今天给小学生上品德课,说到爱的表现方式,有家人的鼓励、关爱、叮咛、、、、、,孩子们对叮咛无感,我们就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比方说:天冷了,家人让人穿暖,出门提醒你注意安全,在校嘱咐你专心听课等,有的孩子大声说:这不就是唠叨吗?我妈每天说,我都烦死了。三年级的孩子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他们不再像从前那样对父母唯命是从,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但作为老师,可不能由着他们把这种思想根植于心。我郑重地告诉他们:每一句唠叨都是爱意的表达。
试想一下,假设你是一个孤儿,你听得到这些唠叨吗?我们的文化不善于把“我爱你”放在嘴边,可能在孩子小的时候,大人会很轻松地说出口,但当孩子背着书包,进了小学,那三个字便很少听到了,替换成了,吃饱穿暖,好好学习之类的通俗语言,几乎每个家长都一样。当我们唠叨,一方面是对天天环绕身边的小屁孩终于要离开家里在外独自生活一整天甚至更长时间的担忧牵挂,另一方面就是把我们的爱意表达出来,即使言语多次重复,让小孩子耳朵生茧,还是照旧,因为能让我们自然表达出口的就是这些期许。
唠叨一般来自女性,妈妈尤其多。从婴儿时期开始,女人生完孩子自然就过度到了母亲的角色,不用学习,天生就会,她们对着小婴儿说话,唱歌,聊天,时时刻刻都在和另一个只会伊伊呀呀的小生命交流,才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作为母亲她必须要说,因为要表达自己对新生命无限的爱意,即使是换尿布时也不例外,闻着臭味也不知臭,手上小心翼翼地擦洗,嘴巴里念念有词,脸上笑意盈盈。这要不是母亲,奶奶,外婆,换成一个不是亲人的其他人,手脚麻利地处理完了事,所以孤儿院里长大的孩子,工作人员很尽职也享受不到这份血脉相连的爱意。
心理学领域很早就发现这个问题,最早在二次大战之后。有很多的孤儿被送到孤儿院,他们长大以后有很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学家发现这样的现象以后他们开始调查,他们当时调查想会不会是养育院有虐待行为,但是调查结果发现没有。问题在哪呢?养育院是一个上下班制度,他们照顾孩子是轮班的,因此孩子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一对一的关系。母亲就不一样了,她就是一对一,心理上谓之”依恋“,这意味着人在早年的时候,完全不能自己独立生存前,信赖和依靠都联系在一起,孩子就有了足够的安全感,心理发展更健康。
所以不要排斥每一句唠叨,它们是爱你的人为你量身打造的私人订制,独你专享,要懂得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