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害怕宦官黄浩,当然不是这样简单的。森林中的百兽害怕的是狐狸背后的老虎而不是走在老虎前边的狐狸,姜维害怕的正是黄浩背后的刘禅。从一个人的心理来说刘禅在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大权独揽,刘禅嘴上不说但是心里一直都是不满意的。在刘禅的角度考虑他并不希望姜维的权势过大,我想这才是深层次的原因。离开了刘禅黄浩啥也不是,关键是皇帝就信任这种人你有时候真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东汉末年宦官也是一种可怕的力量,有时候甚至具有巨大的毁灭性。
避祸其实是一种高明的选择也是无奈的选择,身在朝阙你做好十件事没人说好,可你一旦做不好一件事那麻烦可就来了。很明显领导宠信的人你是一点办法都没有,领导可以包容一切的缺点或许还认为这是很大的过人之处。作为臣子直面黄浩其实就是直面刘禅,所以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选择。在长期的斗争中可以说姜维是一个特别有思想的人,他懂得不能因小失大,因为和小人的恩怨而影响北伐的战略。在姜维心中个人的荣辱得失于国家利益相比显然是微不足道的。
一个人一生中遇到自己的伯乐是非常难得的,诸葛亮发现了姜维并提拔重用了他这是对恩师的报答。姜维是蜀汉政权中最坚定的北伐者,这是自己存在的价值也是毕生夙愿。一个人都愿意将毕生所学施展出来实现理想,我想收回拳头是为了更有力的打出去。退步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当时最重要的军权只要军队还在自己手中奸邪小人也不能把你怎么样。远离是非之地,一旦有恰当的时机条件成熟为完成的事业还有希望。
能明白厉害关系知进退,为了国家利益。我想最主要的还是老师诸葛亮给予他的精神力量,长远考虑为成大业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