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一次读起《正面管教》,书上很多地方已经被我画满了横线了。书中有太多地方,在我看来,都是价值连城的。分享一下我的收获。
1、所谓“正面管教”,就是既不“左倾”,也不“右倾”,就是既不批评、苛责,也不妥协、退让,而是采取了“中庸之道”,既尊重对方,也尊重自己,在这个基础上再协商解决办法。具体的话术是:
(1)被老师当众批评,你感觉很不好吧,感觉老师有点小题大做了,是吧?感觉难为情,是吧?我小时候,有一次,也是的......
(2)老师请我过去的时候,我感觉很紧张,担心这件事会影响老师以后对你的看法,我当时非常着急,很焦虑。
(3)咱们商量一下,下一次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好吗?......
2、人们为什么酷爱使用暴力手段来管教孩子?我想有几个原因吧。
(1)简单好操作、容易上手,也许是基因使然吧。佛洛依德说,性、攻击性都是人的本性。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具有攻击性,这种能力不需要后天训练,每个人天生就会。
(2)这种手段效果看得见。绝大多数平凡的人们最愿意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正所谓“眼见为实”。
(3)这种手段起效快。绝大多数平凡的人们是没有很多耐心去解决一个问题的,总是急吼吼的。樊登老师说,耐心是美德背后的美德,我深以为然。还有一句更扎心的话:耐心,说明你把对方这个人当人看。
总结起来就是,一出手就能迅速解决问题。这种手段难道不应该最高频地使用吗?这种手段如果没有副作用,真应该最高频的使用。这种手段的副作用,是家长承受不起的。这种手段会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可能会培养孩子的讨好型人格,会降低孩子的价值感、归属感,疏远亲子关系。后果极其严重。简单粗暴有其代价。
3、正面管教方法的原理
(1)把孩子的行为和孩子分开,家长应该针对的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
(2)人是环境的动物,人是情绪的动物,因此,要解决问题先要塑造环境、先要管理情绪,然后再处理事情。
(3)既不委屈孩子也委屈家长。这一点体现了这套方法的伟大之处,把家长也当成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充分照顾家长的情绪。
(4)在探讨方案阶段,不是平铺直叙地灌输,而是用引导的方式启发孩子思考和参与,双方共同创建解决方案。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孩子有参与感、有掌控感,有利于后续的执行。
4、正面管教的方法为何难以做到?
(1)绝大多数平凡的人们不具备正面管教的一整套能力,没有培养出相应的行为。人们所具有的能力是本能中自带的那种原始的能力。
(2)家长与孩子年龄的差异、身体条件的差异,导致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人们对于短期结果的无条件的渴望、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等特性,让家长们对于简单粗暴的做法蠢蠢欲动,对于复杂的正面管教的正确的做法嗤之以鼻。
(3)平凡的家长们根本无法分清,控制行为和塑造成长之间的关系。家长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管控表面的行为上了,而根本性地忽略了孩子内在属性的培养和塑造。
5、怎么做呢?
(1)树立一个信念: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是宝贵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因此,不需要责怪,只需要支持,使用三步法即可。
(2)当孩子身上出现不符合家长期望的行为时,使用三步法,即理解孩子的感受且分享类似经历;讲出自己的感受;引导并共创解决方案。
(3)记住:孩子无法在压抑、疏远、敌意的情绪中改过自新;孩子需要在尊重友好信任的氛围中矫正自己的行为。
(4)必须谨记:家长无法通过恐吓、羞辱的手段,让孩子获得健康成长,那只能短时间改变孩子的外在行为,对内心的伤害无法估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