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困难”背后是什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学习困难”门诊因号源紧张登上热搜。除此之外,北京、武汉、厦门等地的此类专科门诊均处于“超负荷”状态。据门诊负责医生介绍,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除了家庭教育的原因外,还可能存在神经发育问题、情绪和精神心理障碍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部分网友认为开设此类门诊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是家长群体放弃对孩子学习困难进行主观归因的体现,支持专业人士对症下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此外,由于多数就诊学生均被诊断为多动症并需伴随后续精神药物治疗,也有部分网友对诊断效果提出质疑,担忧副作用过大且诊断过于草率。(华西都市报)
看到这则报道,心中冒出了几个问题:一是,学习困难生是如何界定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家长对于学习困难是有着不同的标准。有的班级的学生考生九十分是班级的倒数一二名,是老师眼中的学困生。有的班级考上十几分,是班级的学困生。学困生是一个标准模糊的概念。学困生背后隐藏的统一的教育模式,忽略了人的多元能力的发展,也隐含着老师对于学生成绩的焦虑,隐藏着家长对于孩子的不了解。不是所有的学困生都需要在医院进行医学的治疗。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发展特质。不要用成绩作为衡量孩子智力发展的唯一标准。成绩只能怪说明孩子对于某一份试卷的掌握程度不够好,而不是孩子的智力存在问题。各级各类的成绩评比,把压力传导给教育者,然后依次传递,学生成为了最后的受害者。二是,家长问一问自己教育孩子的目标是什么?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有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还是跟着社会的大流人云亦云呢?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是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作为家长,应该就是培养孩子能够在未来幸福生活的能力。而幸福生活的能力的建构不止是好学校、好工作,而是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的能力。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教育潜质,教育者和家长的责任就是通过不断地教育,发现孩子的教育潜质,让孩子的教育潜质得到最大化的发展。生活生活中,能够让幸福生活的应该是孩子的长处,而不是孩子的短处。三是,家长和教师可以回顾一下,自己是不是心目中最优秀的自己呢?可以回顾一下周围的环境,是不是曾今班级最好的学生生活的最好呢?我们可以看到影响一个人未来生活的能力与成绩的关系不是很大。很多不是世俗眼中的好学生的成功人士,我们又会发现什么呢?每一个孩子都有过好自己未来生活的能力,只是需要我们的呵护和理解。家长和教师要淡化对于成绩的关注度,认识到孩子的优秀品质和正确的三观比孩子的成绩更重要。家长花更多的时间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比如是吃苦耐劳、毅力、自律和自信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