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即我们对自我的全面评价。
大多数人都会维持自己的自尊。当我们的自尊受到威胁时会怎样?高自尊的人通常会做出补偿反应,如责怪他人或下次更努力,这些反应有助于他们保护积极的自我感觉。而低自尊的人则更容易自责或放弃努力,进而被击垮。
高自尊如果掺杂了自恋,或者掺杂了膨胀的自我感,就会变成大问题。事实证明,高自尊且自恋的学生具有攻击性。鲍迈斯特指出,高自尊的人常常令人讨厌,而且常常喜欢插嘴打断别人,他们喜欢对人品头论足,而不是与人交谈,(与那些害羞,谦虚,不爱出风头的人比),所以“自律远比自尊更具有价值。”
那么那些自我膨胀的人,是否是在掩饰他们内心的不安全感?是不是内心深处厌恶自己,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可能从心里就觉得自己好。
研究发现那些低自尊的人很容易面临各种临床问题:焦虑,孤独,饮食障碍,当感觉很糟糕或受到威胁时,他们更倾向于透过有色眼镜来看待一切———注意并记住别人的坏行为,并认为伴侣不爱自己。他们总是认为伴侣在批评或指责他们,这可能会导致低自尊的人更不满意于他们的人际关系,也更有可能脱离这些人际关系,低自尊的大学生不会选择以积极的眼光评价自己的室友。
安全型自尊的人———不是因为外在,而是因为自己的内在特质而感觉良好的人———一直处于健康状态。研究证实,自尊主要依赖于外部因素的人自我价值感更脆弱,他们会经历更多的压力,愤怒,人际关系问题,吸毒酗酒以及饮食障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试图通过变漂亮,富有或受人欢迎来寻求自尊的人,对真正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东西却视而不见。进一步讲,如果良好的自我感觉成为我们的目标,我们就不易敞开心扉去接受别人的批评,而是更加倾向于去抱怨别人而不是与别人产生共鸣,更加强迫自己追求成功,而不是在行动过程中享受快乐,如此寻求自尊并不能满足我们对能力人际关系和自主性的深层需求。对自我形象少关注一些,多注意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发展人际关系,才会为你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很多研究表明了自我效能感和控制感的好处。相信自己有能力和效率的人以及那些内控的人,会应对的更好,并取得更大的成就。
当人们尝试去改变一种状态但毫无收获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习得性无助,相比之下,自我决定是靠成功的控制和改善自我的经验来支撑的。
为人们提供较小的选择范围可能比为他们提供较大的选择范围更能给他们带来满足感。
学业上的乐观既需要足够的乐观精神以支撑希望,同时也需要足够的悲观心态以激起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