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总在想老师的“原生态”生长问题。我认为优秀的老师应该有个性,有生机勃发的“原生态”。具备独立从教育土壤中吸收养分,并有旺盛的生命活力。自由自在,又仪态优美。他喜欢像小草,就做一棵小草,他喜欢大树,就做一株大树。
但我们缺乏“原生态”,我们的制度只有一个模式,我们的课堂也只有一个模式,我们的常规检查还是只有一个模式。对学生的教育基本上也是一个模子。
常听老师们说“忙”,忙得找不着北。为什么会那么忙?在忙什么?如果忙的事情都是有益成长的事情。为什么最有益的读书、写作、思考的事却没时间做?为什么忙了这么多年,还不会原创写作,不会原创命题,不会独立解读文本,不会独立设计课堂?是谁束缚了老师成长?是不是因为老师被格式化,被模型化?是不是因为缺失了原生态?
我一直寻找一个会读书、常思考、有碰撞的群体,一直没有寻见。
我也常想自己是否是陶行知所批判的三种人之一。陶行知在文章《第一流的教育家》中指出: “我们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家,他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办……办……办。”
我当然不是教育家,但在学生面前,在语文老师面前,我说话会有一些影响力,我必须时时注意,我的说法、做法,是否会引起不良反应。
我时常反思:我是不是仅凭经验盲行盲动;我是不是书呆子一个,只会读书、读书,教书、教书。曾经有一位校长鄙视我:书呆子一个,不近人情;我发起一次次活动,是不是只图一个宣传,一份虚荣。
比如,在深耕书社,我们约定读书打卡,我们的出发点是什么?大家读同一本书,利大还是弊大?把没有完成任务的群员请出群,对还是不对? 这两个问题表面看是制度的问题,深度看也是“个性与共性”的问题,是培育“原生态”土壤还是培育“模式化”土壤的问题。
如何“原生态” 生长?继续寻找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