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三年前的清明节,我带着父亲走在去医院的路上,三年后,只能手捧菊花寄托哀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们常说“来日方长”,许多的事情来日并不方长,而是转眼即逝。

2017年春节刚过,正月初九,父亲感觉不舒服,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小声对我说:“不太好。”我脑袋嗡的一下,天旋地转,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转脸笑着对父亲说:“没事,小毛病,胃炎,需要长时间调理。”把父亲送回家,我对父母说单位有事,开车出来了,坐在车里哭了两个小时。
一直觉得父亲身体是那么的健硕,从没想到“癌”这个字会来到自己身边,从来没好好待在他身边孝顺他,总感觉“来日方长”,等自己有时间了再去孝顺他,谁知“来日并不方长”。
专家说不能手术,保守治疗,也不能放疗,只能化疗。为了不让父亲有负担,没告诉他实情,每个月住一次医院,输液六天。治疗期间,父亲说:“这医生治的不好,输完液就不能吃饭,头发、眉毛都没啦。”我说这是药物反应,出院了在家的饭菜比在医院可口,就没事了,再让中医开点药调理一下。
为了减轻父亲的思想负担,只要不在医院我就正常上班,他去菜市场买菜,与他们聊种菜的经验,我和母亲负责做饭。虽然在医生和我们的努力下,半年后,父亲还是离我们而去,而那天我出差了,并没守在父亲的身边,肠子都悔青啦,我要是不出差,父亲也许能多活一天,我也就能多陪他一天。我总感觉,那天我出差,他跟着我走啦,可是没跟我回来。父亲的去世,是我永远的痛。
哪怕与父亲阴阳相隔,思念的线,从不曾断。在这个思念的季节,追忆成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