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们为自己贴上一个认知标签时,我们的某部分就会变成标签中的那个样子。换句话说,我们是自己观念的产物。
比如一个人总觉得自己好欺负,那么他可能经常有意无意会在很多时候没有原则没有界限没有底线的去讨好别人,而当别人没有按照他的期待而反应时就成了对他的欺负。
这种求仁得仁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就叫做行为确证或行为确认。这种确认会使我们从他人身上诱导出他们对我们的标签认知,从而使他们确认我们的标签后,就能创造出一个公共现实。
也就是说:如果我用某种行为对待某人,便会用表现出我内心里期望得到的标签,来引发他产生我所期望方向的反应行为,继而便得出一些简单粗暴的结论:没错,你看吧,他就是那样的人。
一旦将事物贴上标签,先入为主的观念就会让你失去最起码的探索更多和追求真相的能力。人就是这样,一旦给自己贴上了某个标签,很多时候就真的会活成了那个标签。
这其实真的是一种封闭性的思维,标签化的思维方式常常会把别人的差异看着不可饶恕的愚昧和错误,并因此常常会愤愤不平,甚至觉得他人不可理喻。这既造成人际矛盾,也会给自己的生活增加无端的痛苦,因为标签会让我们执着的认为生活应该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我们喜欢的那种可能,也常常是会让我们苦不堪言又强迫式喜欢沉浸其中的那种可能。
撕掉你身上的那些标签吧,你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不过是过去的你自己让你变成这个样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