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做什么菜呢,我在厨房转着圈,四处踅摸。菜筐里有土豆,洋葱,半个大头菜,还有几个去年储藏的干辣椒。
土豆这种可以做成各种美食的食品,即使我天天吃,也不嫌俗气,但我不能太自私,家人的营养问题,是一个家庭主妇常常要考虑到的,何况昨天刚吃了土豆丝,前天吃了土豆炖芸豆。
当然,洋葱炒土豆也是我常做的一道菜,但今天我想把洋葱切条,用味极鲜拌着生吃。听说,生吃洋葱,好处多多,它营养价值高,富含多种维生素,不仅杀菌抗菌,防止骨质疏松和补钙,还能软化血管,尤其对于男性来说,也是一个宝。
那么,还缺一盘热菜,做什么呢?您也许会说,炒个大头菜算了。但是,您这话,我会装作听不见,因为,眼前这半个大头菜,我根本就像没有看见一样。
论说,切点肉丝,用辣椒炒这半个大头菜,也是一盘价值美味的蔬菜,但是,我怎么就是不喜欢吃这大头菜呢。不光我不喜欢,一家三口人,如果投票决定,马上会齐刷刷举起两只手,看!正好三分之二的人,不喜欢这盘大头菜。
不喜欢吃,为什么厨房里还要常备呢?就是因为这是我家女儿最喜欢的一个青菜。
近日,女儿有事不能回家吃饭,这半个大头菜,立时就焉头焉脑,暂时被我屏蔽在这又近又远的菜筐里。
爱人经过厨房,我指指那半个有点奄奄一息的大头菜,他会心地一笑,他当然明白我的意思。
大头菜其实就是卷心菜,包心菜。很久以前,我还发现店里在卖的一种冰饺,它的配料表里,有一种叫圆白菜的食材,后来才知道,它就是学名叫甘蓝的大头菜。
真没想到,甘蓝有好多名字,圆白菜只是其中一个,此外还有卷心菜,洋白菜,莲花白,疙瘩白的,而大头菜是我们本地人的叫法。但洋白菜这个名字却让我想到了它的来处。一查网络,果然和所谓的“洋人”有关。
除芥蓝原产中国外,甘蓝的各个变种都起源于地中海至北海沿岸。
怪不得潜意识中,总觉得有点排斥,是不是基因作对呢?
当然,我这样说未免有点牵强附会,因为好多外来物种,我和别人一样,也很喜欢。但为什么至今不喜欢吃这大头菜呢?
我干脆直接说出原因来算了:没错,就是吃够了。尽管相比其他的菜,对我来说,它是有恩与我的,甚至您可以说我就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家伙。
这是三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和他刚组建的小家庭也才刚启航不久。因为一些大环境的原因,头一年,因为生育,我被迫一次次穿梭在婆家和娘家这条艰难的“回家”路上。平日里能挣到的几个钱财,也不得不全扔在路上。
但是,女儿就要落地,我却越来越需要营养。在娘家,自然并不缺少什么,即使很平常的一日三餐,我也能吃到各种蔬菜。但是,到了婆家,我这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娘家的宝贝,尽管怀着孩子,却要完全担当起一个家庭中女主人的责任。他白天去上班,家中留下我这个即将临产的孕妇,还有一位病重的老人。
婆家那里,本地乡民的蔬菜来源,几乎全是自己家里种的。集市上也有人卖,但家里家外都是路盲的我,是没有胆量去集市的。村里也有一家蔬菜大棚,是不舍得常花钱买的,尽管那里,除了芹菜再没有别的。好在有家里的哥嫂,他们帮着在菜园子里种了许多只要有水就能长的甘蓝(大头菜)。于是,在家待产的一个多月,顿顿才有了菜吃。
原本在我娘家,这种叫大头菜的甘蓝,偶尔才上饭桌一次。但它换了一个名字,就让我在婆家连续吃了一个多月,最后终于到了吐的地步。其实,菜园子里也有西红柿,只不过一直到我带着孩子又一次回娘家,才刚刚熟了几个。
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生出吃大头菜的念头。而他和我一样,也在许多年里远离了大头菜。
我们不喜欢吃,我以为女儿也不喜欢。直到有一天,也许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口感有没有变化,就又炒了一盘。没想到我们依然不喜欢这个味道,我的女儿却如获至宝,一盘菜很快就被她吃光了,并且还说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蔬菜。当时,女儿已经上了大学。
我想,谁家的孩子都是家中一宝,只要他能说出一个自己的需求,做家长的即使再难,也会想法满足孩子的愿望。尤其是作为家庭主妇的母亲,更会时时拷问内心,唯恐做的不好,委屈了孩子,辜负了母亲这个伟大称号。
但是,作为一个爱女心切的母亲,虽然凭着自己的好恶,做了不少自以为是的事情。其中就包括小小的一盘大头菜。但再一想,好像还有一些别的在里边,到底是一些什么呢。
我不由地想起了一句话:我们只不过是裹挟在时代里的一粒小小尘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