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有大小两位老板,在我们心中大小老板不是按年龄的大小区分的,而是按股份的大小区分的。
虽然我和公司小老板面对面交谈过多次,但对我们公司的大老板却不怎么熟悉,更谈不上面对面交谈,因为他大部分时间在广东老厂那边,在新厂这边的日子屈指可数。
其实,去年年会时,大老板在舞台上作了长篇发言并抽了奖票,可是由于我的眼睛近视,又没有戴眼镜,所以他究竟长的什么样子,我没看清,只知道他身高将近一米八,比较建硕,带着一副眼镜。
昨天下午刚过一点半,阳阳在我的来了检验室打印资料,我正在和她谈论如何应对这两天客户审厂的事情。一位身材像大老板模样的人来到了来料检验室门口,向里观望,我无意中一眼瞟见了。
我当时有些尴尬,也略微有点紧张,我和阳阳的谈话便戛然而止。但我又不能肯定他是我们大老板某总,就没有冒昧地与他打招呼。我想阳阳应该认识公司大老板,应该会和他打招呼。可是阳阳不知出于何种心理,也没和他打招呼。
为了缓和尴尬的气氛,我就拿着茶杯到隔壁仓库办公室倒开水。他又向仓库办公室瞄了瞄。然后他转身便向大门口走去。
我想,他肯定看到我们两个这么木讷的人理都不理他,觉得我们枯燥无趣才走的。假如换了别人,应该早就热情地抢着和他打招呼了。
我拿着水杯,看着他往外走的背影,感觉他十有八九是我们大老板某总。谁知,他又像不甘心似的,掉头向来料检验室走去。我拿着水杯,尾随他进来了。
他在来料检验室进门口的墙壁上看到了我填写的IQC每日检验清单看板,便伫立在那块白板前面,审视了几分钟。
后来他又来到我写报表的台面前,随手拿起两张我写好了的隔膜报表。突然,他好像看到了一个疑惑点。就偏头望着正在打资料的阳阳说:“这是……”
我知道他应该是误会了,以为阳阳是IQC。当时我正在写报表,我连忙接他的话说:“这里是我。”我感觉我没有资格要他凑到我这边来,于是连忙边说边起身来到了某总身边。
他指着我的隔膜报表上的针刺强度那一项,问我在结果、判定两处为什么不像另一张报表一样填写合格、OK,而是打两条横线?
我说打横线的那个规格的隔膜宽度太窄,只有15.5毫米,我们检测针刺强度的那个器皿圆孔直径有二十几毫米,宽度小于24毫米的隔膜都测不了针刺强度。而我们之前的经理说如果检测不了的项目,就画横线,宁可表明我们没检测,也不能写假报表。
某总便说,既然这样,我们的检测指导书上就要注明多少毫米以下免检,不然审厂的客户看见写法不一致,就会疑惑不解,就会因为我们擅自不检测而审核不通过。
某总又亲切地对我说,其实我们不安排IQC检测,我们也照样生产,但这样显得我们公司不正规,也无法通过审核。他问我明白他的意思啵?我点头说明白。
我知道他的意思是说,来料检验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是个可有可无的工序,但之所以现在安排了IQC,主要是要做好表面工作,让我们厂显得正规上档次,又容易通过客户审厂和Z@F部门检查。
某总又认真仔细地看了看我的报表,然后说报表上那些固定的检验标准和检测工具等固定的文字可以打印,不必每一份都手写。只是检验数据和判定合格与否用手填写就可以了。
我非常赞同他的建议,并说我去年为这个问题申请了一年,都没得到解决。而我认为我们质检人员,主要还是要多检验、多观察、多思考,不能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写报表上。像这样白纸一样的报表,每张都要密密麻麻地写满,很费时间。
接着我又跟他讲述了我去年申请一年,要求像他建议的那样重新打印报表没通过的原因。因为办公室打印报表的文员说,我们公司的报表是有文件编号的。我们IQC的报表编号只有1401和1402两个编号。
1402是极耳的专用报表,该打印的文字都打印在报表上了,我只需填写结果就可以了,所以写起来最快。而1401是除了极耳以外的各种材料的公用报表,由于没有细分,基本上就是空白报表,每张报表就得用手密密麻麻地写满,很浪费时间。
某总不愧是大老板,他反应神速,立马想了一个办法,说1401下面可以有很多子报表。他一边说一边拿起我写报表的那支笔写给我看。例如1401–1代表隔膜,1401–2代表钴酸锂,1401–3代表石墨……依此类推,那些文字描述多的原材料报表都打印成专用的子报表,那些检测项不多,要写的文字不多,就用原来的1401总报表,不就解决了吗?只是那些子报表横杠后面的1、2、3、4……比前面的数字写小一点就可以了。
我听了他的指示,很高兴!说这样很好,以后我有空了就按他的指示向领导反馈,要求重新打印报表。
接着,某总又对我说以后来料检验会不断地完善,越来越系统化,所有的数据都要输入电脑。
我听他这样说,便说现在我这里基本上已经系统化了,该入电脑的数据,我都输入了电脑。例如每天的来料批次及数据记录表、环保测试记录表及供应商是否提供规格书的清单表,及已提供的规格书都以文件的形式输入了电脑后的规格书总汇表,电脑里面都有。
我边说边点开电脑里的相关记录表。某总一面看,一面点头。然后某总又移步到我放报表的柜子前。我打开柜子,指着那些文件夹说,这些都是我今天上午挑选出来的合格供应商的各种来料报表,准备应对这两天的客户审厂。
某总看到那些文件夹,虽然颜色差不多都是蓝色,却深浅不一,而且厚薄也不一致。他便要我今后申请把这些文件夹都换成一致的文件夹。他说这种状态只能应付一般的客户审核,如果是小米或者华为这些要求严格的客户来了,就很难通过审核。因为这些客户,非常重视来料检验,对这方面要求很严格。
某总夸奖我说,他觉得我肯定能将这些事办好,他认为我很胜任IQC这项工作。
得到某总的肯定,我有些不好意思,谦虚地含笑说:“也没有……”某总也感觉到了我的羞涩,接着鼓励说主要是因为我工作认真努力,有责任心……
最后我将某总送至门口,说我会抽空向上级领导反馈,并向他们寻求协助,按他的指示,改进我的工作。他点头说好!
以前,我一直以为某总高高在上、遥不可及,通过这次和他面对面地交谈,完全改变了我对他的印象。感觉他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我和他一二十分钟的交流过程中,他没有对我说一句批评指责的话语,只有善意的提醒和真诚的鼓励与夸奖。
整个下午,我的心情如沐春风般感觉十分愉悦。我想,公司有这样谦虚友善的好老板,有这种和谐的气氛,谁不愿意为公司鞠躬尽瘁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