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525250/1733ba9e37284e08.jpg)
十月下旬,地里所有的粮食全都收拾干净。这一年的收成也颗粒归仓了。
剩下来的农活,就是耕地、平整土地,施肥、种冬小麦了。
杏村的耕地有两种方式,并同时进行,一种是牛耕、一种是机耕,所谓机耕,就是手扶拖拉机。
队长派活,让肖兰跟着牛把式老倔头去干活。
肖兰从夏天来到杏村,转眼到了秋天,说话已经要进入深秋了,时间偷偷的溜得飞快。说话她来杏村已经二个多月了,
肖兰随着牛把式老倔头后面走着,老牛年岁不小了,慢吞吞的迈着牛蹄,啪嗒啪嗒地悠然行进着。
老倔头五十来岁,有名有姓,但大家几乎都不记得他的名字了,因为性子倔,由此老倔头就是他的称呼,他对牛很好,牛也听他的话,有人常见到,老倔头没事就和牛说话。
他手里拿着烟袋锅,也和老牛一样不紧不慢的走着,一会儿吧嗒一口烟袋锅,一会儿吧嗒一口烟袋锅。
他一只手拿烟袋锅,一只手背在后面,时不时拿手还按按烟袋锅,抽烟袋锅间隙,扭头用粗哑的声音问肖兰:“丫头,农活干的惯吗?”肖兰跟上两步:“能行。”一路两人再无话。
路上,肖兰看着周围,杏村被群山环绕,一座山连着一座山,绿色是这里的主旋律。远处地里有几个村里人在干活。
走了没一会儿,就到地头了,还是南边那块熟悉的玉米地,有一个手扶拖拉机在地头停着呢,边上坐着手扶拖拉机手老发。老发和老倔头打招呼,又和肖兰打了声招呼。肖兰微笑着:“你好。”
老发四十岁左右,他有一个最大的特征,红鼻头,个子不高,不笑不说话。
肖兰回身看着山上层层叠叠的的绿色,低头看脚下棕色的土地,想起锄玉米地时的艰辛,想着汗水摔成八瓣的样子,想着果实里面有自己的一份辛劳在里面,她沉浸在自己的思想里。
老发,盘腿坐在地头歇着,抽着烟。老倔头和老发两人说了会儿话,然后弯腰把烟袋锅往地上一块石头上磕了磕,站直身子,再用烟袋绳子卷了卷烟杆,放到腰后面一别。站起来吆喝了声:“丫头,干活喽~”
肖兰听到吆喝声,走了过来。
老发来的早,地已经用手扶拖拉机耕了一部分,老倔头和肖兰再用牛和大耙子把耕过的地平了,老倔头告诉肖兰要站到大耙子上面,身体保持着平衡。
大耙子宽有一米,长二米左右。
肖兰觉得这个活好干,老倔头拉着老牛前面走,大耙子随着牛拖着行走,这样就可以把耕成小沟壑的地填平了。
肖兰站在大耙子上,手里有一根绳子拴在牛身上,大耙子在不平整的土地上硌塄硌塄的歪斜着被牛拖着,一不小心她就跌坐在大耙子上面,牛不停的走,大耙子动来动去,肖兰爬也爬不起来,狼狈不堪。
这时候,老倔头就吆喝牛停下等肖兰站起来再走。
收工了,肖兰走下大耙子。身体有些酸痛,这活没想象的轻松。
连着平了几天地,肖兰站了几天大耙子,后来找出点窍门,比刚开始时好多了。身体随着牛的节奏起伏而控制大耙子,她摔倒的次数少了。老倔头还和老发夸肖兰:“这丫头干活不笨。”
平完地,开始施肥,村里送粪一般都用独轮手推车往田里送粪。
知青们刚开始推独轮车,掌握不好平衡,小车一推就倒,装好的粪全撒了,又得重装。
肖兰也是一样。
再后来,知青们推习惯了,小独轮车推的很稳当。将粪送到地头,再有人用铁锨把粪扬开扬均在地里。
施完肥,就要开始播小麦种子了,播完种后,就开始给小麦浇水了。
小麦一共要浇四次水:齐苗水、越冬水、返青水、灌浆水。
齐苗水:播种一周后浇;越冬水:11月底左右浇;返青水:来年开春三月浇;灌浆水:看土墒情再定。
村里组织了一支小麦队,队长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瘦扁老头,脸尖尖的,眼睛凹的比较深,下巴颏翘翘的,有一撮小山羊胡子。老穿着一身黑色衣服。别人都叫他老栋头。
后来肖兰和女知青:王青、军文、小申、京兰、欧阳静,男知青;刘文、韦伟、华子、刚子十一个人临时被队长派到小麦队干活,主要是负责给小麦浇水。
知青们由王青负责。
肖兰看着这些人,无奈的笑了,这下够王青忙的了。
2020-3-24 周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