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好吗?”这是一位书友今年来,第一次问候语。我有些惊喜和感叹,虽然我们认识的很早了,并且相处多年,但是联系却是淡淡之交,有时一个月才有一次问候或者简短的交流。我只有读她经常推出的一篇篇作品后,点评一两句而已。
但是,这种书友相处多年来一直长情陪伴我的生活,特别是我在心情有些寂寞的时候,因为是知心朋友,她总会适时的问候或者简短说上一会儿话。
这样的书友联系,也许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吧。我们没有经常在一起聚会,一年多了,也未曾见面小聚。
交往不累心的感觉就是好,那还是在去年疫情影响后的好转期,记得是五月份的时候,因为读书活动相见,当时是五月艳阳天,“槐花香”主题读书活动日。
畅谈主题读书主持人,邀请在京的十多位读书会成员,谈谈大剧《觉醒年代》的感受和当代青年人的使命。
座谈会在主持人的单位附近的咖啡厅举办的。
当今的读书不仅仅是书籍,还有电影、戏剧,正逢建党百年之际,当时好作品琳琅满目,其中的《觉醒年代》是一部厚重感和历史的天空具有划时代性的作品。
该剧作,尊重历史,尊重不同的学术观点,以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等刊物为主线,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成为中国真正觉醒的开端,在民主与科学,爱国与寻求道路青年人,从接受新思潮和传统文化冲突和交锋,从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到寻路建党的的过程中,看到奉行不同主义者的分野。
研讨会上,主持人妙语连珠把剧作的国家命运和文学作品反映时代的情怀,追求理想的群体的探索精神按照时间和历史脉络,梳理出来。
历史性贡献的主要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与辜鸿铭、黄侃等从保守与激进,复古与创新,针锋相对的辩论体现北大学术观点“兼容并包”的宗旨。
座谈会上每个人围绕各自对历史上这些人物各自当时的作品反映时代的意义展开了讨论。
我谈感受,是以胡适1918年4月,创作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一篇力作谈感受,其中胡适更明确地标示出要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文学革命的宗旨,他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有了国语的文学,我们的国语才可算得真正国语。”
这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旗帜鲜明的主张,胡适身体力行,在众多的场合推崇白话文,说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入大众化,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起来起到先锋和开拓者的作用。
书友参加了讨论,她的观点是北大学术兼容并包的风格,一方面认同辜鸿铭、黄侃的复古的倾向,也赞成胡适、钱玄同等白话文的主张,对激进的观点认为还是有些分歧。
我感觉她是有些中庸之道,或者说是有些缺乏文化自信。座谈会后,我和她私下交流一下,她让我抽时间看看《中国人的精神》原作。
她举出其中的文章句子,“实际上,中国人的毛笔或许可以视为中国人精神的象征。用毛笔书写绘画非常困难,好像也难以准确,但是一旦掌握了它,你就能够得心应手,创造出美妙优雅的书画来,而用西方坚硬的钢笔是无法获得这种效果的。”
我很惭愧,看过电视剧后,更多的是沉浸在剧中的天空范围内,没有读过相关人物的代表作品的原作,自以为对新文化运动历史有些深度了解了,而冒冒失失和坚持白话文的主张完全是正确的选择。显然我是偏颇和不求甚解了。
交流后,她建议我尽可能多了解辜鸿铭、黄侃等的作品,传统文化的自信在他们身上是带有骄傲的自信,在他们的情怀追求保守与反对白话文的坚持到底的固执和深层次的初衷所在。
书友的一番话,确实出乎我的意料。但是让我看到自己的缺点就是浅尝辄止,读书不仅仅是爱好和兴趣,还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和道理。
书友的交流就是这样的简单和平静,话不在多而在于启发和让我有所改变,得道新的领悟和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