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篇文章纯粹就是用一个现代的眼光来看一个古代的故事,当不得细琢磨。
具体的文章起源,请参考西游记。
2
龙王托梦来请李世民帮忙,帮忙拖住魏征。
一个帝王当得时间太久了,自然有种天下为我的膨胀感。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帝王太了不得了,龙王都搞不定的事情,一个凡间的帝王都可以解决。
从另外的角度来说,稍微有点惊醒能力,就知道,一个神仙搞不定的事情,那得有多大?
由此可知,当一个特别有能力的人来请你帮忙的时候,请留神,大概率解决不了,请可能引火烧身。
做好事不留名是美德,做好事牺牲自己是信仰,帮比你还厉害的人做好事还不问缘由是傻缺。
3
一个龙王是不是只能通过托梦的方式来传递消息,托梦这种方式是不是隐含着某种威胁与暗示?
梦是一个人的私人领域,比房屋更私人,想来就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是不是说如果你不帮忙,我也有能力随时在梦里搅和你。
更何况,我可能有着比入梦更为激烈的手段在等着你,当然,也可能是由更好的方式来奖励你。
但不管怎样,这个忙,你帮了有好处,虽然我不说(大概率可能之后会忘记,这样的强人,本身就是丛林法则的崇拜者),不帮后果很严重哦。
李世民承不承认不要紧,作为帝王,要是说连这点城府都没有,也不像话,毕竟是经历了残酷的宫廷斗争上位的。
4
下属乃至臣子的职责在君王、在上级的眼中,到底是什么?
法治社会不仅尊重法律,也尊重权利,而古代帝王社会(人治社会)只看重权力。
魏征是什么身份,魏征能够决定一个龙王的生死的事李世民刚刚知道,那么还有什么是李世民不知道的。
一概不用考虑,李世民只考虑一件事,你魏征是有个身份叫做臣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既然生死我可以控制你,那么让你做任何事,自然也更是可以。
所以,龙王生死事大,魏征生死事小,李世民人情事大,魏征职责事小,两大两小一比较,自然答应的轻飘飘。
5
求人和被要求的人,到底该怎么沟通?
龙王为了遮羞,不说为什么,只说帮我一个忙,拖住魏征就好。
李世民不求甚解,拖住还不简单。
两个人用一个模糊的语言,把一件事情搞砸了,这简直是教科书式的沟通现场负面教材。
先思考一个问题,你打车,上车交代了一句话,把我送到王府井。
请问,在这简单的一句话中,隐含着什么样的假设?
第一,我的时间紧迫性和其他的乘客一样,不用特别着急,对送我过去的重要性没有特殊要求;
第二,我认为司机很清楚的知道到王府井怎么走,我认可司机行驶的能力;
第三,我认为送我去的路上大部分的紧急情况我都能处理,不管是车坏了还是绕路了,我对自己应急处理的能力有信心。
请问,以上三点,在泾河龙王的交代中,哪个能够得到满足?
第一,这件事多么重要,你是否让李世民知道了,不成功就成仁了;
第二,李世民的能力是否能够达成拖住这么模糊又重要的任务,是否考虑过历史经验,看李世民是怎么拖人的;
第三,如果李世民不成功,我还能做些什么?
都孤注一掷了,还不做好功课,奋力一搏。
拜托者的轻描淡写,让受托者可能也只是抱着随缘的态度。
不死,对不起你的轻描淡写。
6
不寻求反馈的行为,很容易被错误的感觉带往歧路。
李世民拖住魏征了么?在李世民看来,拖住了,在午时三刻这个时候,魏征好端端的肉身就坐在棋盘的对面,这不叫拖住,啥叫拖住?
李世民真的拖住魏征了么?从结果看,并没有。
但李世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失败了。
如果你答应了一个很有权力的人要去做一件事情,失败了,一般来说有两种选择。
第一,主动承认错误,接受来自他的惩罚;
第二,如果你并不想接受这个惩罚,那么就开始做准备进行防御或者找中间人撮合。
而李世民因为不求反馈,他连一点防御心都没有。
龙王变龙鬼,夜夜索命,梦梦惊魂。
7
告刁状这件事,在任何时候都存在。
龙王被玉帝下旨斩了,事实清楚明了,适用法律得当,你还有什么好告的?
有,我想捣鬼来着,本来捣鬼是有希望成功的,但有个家伙不配合我捣鬼,于是我受到了天条的严惩,我本不该死,他才该死。
刁状的背后一定有个糊涂官或者假装糊涂的官。
如果被告方是个穷光蛋,阎罗王一定不会拘来审讯,浪费天庭俸禄。
但对方是个帝王又不一样了。
李世民很有钱,李世民也很有权,但他的领域和阎王不搭边,相对阎王而言很弱小,帝王是天子,估计平常是要上天庭受审的,能有机会审一方帝王,何乐而不为?
让我想起在《潜规则》一书中,古代某个朝代的县官,特别喜欢别人告状,哪怕是告强盗抢劫,也要把富人关押起来,先诬陷后收钱,等放人之时,富户尚不如穷户,穷户起码还有个相对健全的身体。
又让我想起来,李嘉诚在长子被绑架后说,我们这么有钱,但是开车在大马路上,竟然连个保镖都没有,这是我们的错。
谨小慎微这件事,就是说给有产阶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