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复盘

作者: 学者天涯 | 来源:发表于2020-05-24 16:13 被阅读0次

1、管理学:

这周有些轻微掉队,比如开始两天做一次作业。有一天是5:30就早起了,读书作业,但是这个势头没有坚持下去。

拖延的原因是,觉得自己写的不完整,引用书上的点很少(我感觉没什么可以打动我的)。于是最后要提交,就写真实感受和故事。不知道大群里的头衔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含义,看着别人名字有挣扎或者稳,我是相声演员。这个头衔也不知道是怎么得来的。

复盘想做但是好困难。我上周就没做,想拖到下周,但是这周也没做。所以我下周一定要把复盘给出来。

听了S老师的大课:

(1)S老师喜欢根据知识点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的经历和体会,这是一个读者去读好书的基本素养。但是我觉得一千人能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一个知识理论的时候,可以激发出人们不同的记忆联想,我觉得这种多样性还是挺可贵的。结合实际的例子,能分享出来,就是多倍的增值。

(2)说白了自己对于读书的感知输出是最值钱也是最重要的。别人的输出可以借鉴,但是自己的痛苦输出这关不能少。

(3)今天早上,中途说IT什么的,有人提到我的名字,S说我是个不成熟的大学生还是挺伤心的吧。可能从我的文字看出我是有些个性和不成熟的心态。但是我想能写出来就是好的吧,至少让大家看看,我是如何做到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虽然我很菜,但时间会做到一切。

以教为学:

虽然脑子里有很多重点的吸收,但整个人把逻辑说顺,把话给人说清楚是很难的。这说明听课和讲课真不是一回事。我昨天开始给我妈讲我在看什么书,是怎样的思想,越讲,我就发觉我词穷,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练讲课的机会。虽然她有点不耐烦,但我还是决定每天主动跟她讲我学到了什么,让她和我一起思考一起实践。反正只要见面就开始输出,就是不能刷手机。

看来我还是外力激励我要好些。还能再折腾自己两下。

2、千字组:

周三写了1篇,周四写了2篇。比较情绪和日常。

(1)写的比较随性和匆忙。感觉写了完成本周任务以后,自己整个人就空了,没事做一样。还有很多好事情想要分享出来。

(2)我是为了完成任务还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要么就是仅仅及格凑合,要么就是不计较损失和成本,把心愿最大化。

(3)我决定多把我的日常感知往平台上发,让更多的人看见,同时激励我更好地发展。

3、功课:

完成了一些作业,但是没有做熟,知识点也没有整理。

下载了一个录屏的软件,前期测试过,声音和视频都可以录制进去,但是一到qq就变成了静音。后来发现对qq语音通话录屏是没有声音的。可能我的麦没开,或者其他的。我还要再好好测试一下。

这个问题导致:

(1)我课下没有办法及时根据老师讲的点整理,于是因为这个阻碍就把这节课的内容给搁浅掉了。

(2)最保险的就是用相机功能,一个设备在播,一个设备在录。但是设备有限,老师问问题时,搜索引擎就可能用不到了。

单片机的小组作业要带起头负责了。

4、整理以前的方格手稿:

这周我的习惯不好:

一切回到老样子。早上不反思,不写作,开始大量刷手机。我情绪不好就会这么干,就是只能完成凑合底线任务,把自己尽力缩进被窝里。精神状态也不好,越睡越困。所以这导致,我干的活就很少。不良的生活习惯会让人出很多问题:多度消耗自己,损害自己的健康。越懒惰越不想干活,越不想干活,状态越差。

习惯很重要:

(1)为什么我写字比较容易输送出来,我看了19年我的时间花费,发现我一天至少有3-4h都在写作,时间段都是早晚写作。在我高二就接触到了《刻意学习》这本书,所以我把写作当成我的目标,我唯一做的很持续行动的事,所以对于事物的一些点就很敏感。我希望把它用起来。

(2)写作就像写字数学英语,不写就要退化,一天不行动也不行。写字就是一天不碰纸,这手就开始变生。计算就是,越计算,速度越快。背诵就是,越复习,背的越熟。写作就是,越写,自己挖掘的就越深,能保持自己独有的敏感度,敢和别人不同。按照我以前的写作时间的累积,这周是不及格的。

(3)所有时间方格的组合都是:短时的新+长期的旧。无论是任何性质的时间。考试,上课,比赛,自习等等。时间反应,任务模式是固定的。

(4)人做某一事是有上限的。如果要锻练自己,就要保证自己的底线任务,就是一天使出90%的力去做事的那个状态,从这个底线出发再不断往上加难度。

5、连续4天没有去健身房

周一约的老师带我去私教检查我的身体:有一些上班族、学生党的毛病:盆骨前倾、高低肩、左足外翻等。要不是增高,我也不会去健身房,也不会了解这么多事。健身教练说,我如果不在他那里训练,我个人训练去用器械我会遭。早发现早治疗。但当场我妈委婉地拒绝了他的套餐。我很疑惑,健身房只能跑步,那我费什么劲?于是我就不敢一个人去健身房。就开始自我怀疑。直到我在B站开始搜索体态这方面的训练视频,找到了粉丝关注高的博主,我自己开始跟着练习之后我才发现,也没有这么难。

我就觉得:

(1)从小做起真的很重要:哪怕是步调非常小,但就是这么开始会给自己一些信心。

(2)原因:可能是天生的恐惧,觉得自己样样不行,别的事情都很难,而我做不到标准。

从这件事看出,我非常生气。这就是s说的营销套路——贩卖焦虑,割韭菜。那些健身达人不会指导你,因为健身房里有明确的规定说,不能交流,免得他们私教的业绩被抢。他们大街上拉的人,都是平时不怎么运动或者没有足运动知识的普通人,然后让他们先进来办年卡,再套餐。否则普通人连器械都用不了。然后根据他们沉没成本计较损失的心理一步步用营销洗脑。我后来发现,我不运动才是最蠢的选择,至少我动了一下,我有收获,我心里会比较开心,我的精神好了起来,这就够了。我也不管他们说的什么会伤着我自己,我用了那些器械发现,我根本没有受伤,反而我的肉开始变紧实了。唯一遗憾的就是每次去的时候时间太晚,都是接近关门。

(3)不管怎样,一定要先走出去。提前准备,质疑和情绪发作的时间最小化。或者干脆欺骗自己,我就坚持这5分钟,其实走进去1h都有了。我决定,自己中午在家里正体态,下午或晚上就去健身房练肌肉。

(4)意外发现我妈的瑜伽动作也有这些。

说明这些动作是相通的。我不能再鄙视他们简单的动作,而不去学习为什么,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很遗憾我初高中没有意识到体态的问题,就没有找办法解决。其实学生坐久了也会有颈椎和腰椎的问题。我初二有一段时间隔三差五地找师傅给我按摩颈部,因为酸痛和难受。我不能久坐或者久站。而我目前学习到的体态纠正的动作在床上就可以完成,如果我在初高中能做到该多好?所以现在别人给我提出的建议我都会好好考察一下。记得在学校刚开始在健身房的时候也是这个情况,买了一些书也没有认真看,现在就要认真看了是吧。果然还是时间啊,又是一次轮回,好好把握吧。原来在去健身房前有很多无机械的训练法,而健身房的训练又是另外一回事。

(5)做好准备自己运动很久没有用还可能受伤的准备。除了多学别无他法。但我最终还是相信个人努力的,既然我不打算到健身房去请私教,那我就在家里先好好练下,多观察下他们场地的情况,反正就是钱也不能白花,毕竟现在挣钱真的太不容易了。看着每天父母那么辛苦,也不忍心再添乱,虽然最后花了我自己的钱,但要分担还是不要找他们。

(6)不要跷二郎腿,背挺直。现在发现站军姿的妙处很强大。

6、我删了微博:

可能我唯一的一点爱好就是喜欢刷微博。我又不打榜,我又不评论,我只是在追热点新闻。为了防止我再习惯性地刷,我决定先把它们删除一段时间。虽然我可能还是有其他途径可以看微博热搜(浏览器直接搜索),但是至少给我直接去看增加了一些难度。所以我看的频率会减少。

(1)人有自我保护机制:越拖延,自己就越容易陷入舒适圈里。

(2)依然对外界的渴望:可以自主地对外学习一些点,比如我刷短视频的时候:我会学习一些生活实用的小的技能,这些就像意外之喜的奖励机制一样,可以让人上瘾。后来发现,我会因为这个小的奖励花费大量时间在手机浏览上,其实是有长期危害的。而这些小的技能的学习,其实可以自己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直接搜索引擎,信息可以来的更全面一些。

(3)被动学习是会破坏自主学习的深度思考的,说白了就是人会变得像个憨憨一样,变笨了

(4)戒断反应:复吸:又下载

当没什么事做的时候,整个人感觉很空很空,就又开始忍不住找以前能让自己短暂快乐的办法。认为有个好身体就能随意挥霍,透支。没有什么休息控制和养生的理念。但现在要叨叨一万遍:千万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2)贪玩沉迷拔不出来怎么办?想一想自己最悲伤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那是最让人六根清静,心中只有目标的时候。比起高中做作业的状态我差太远了,就我这样,继续按之前的路子走,大概率会重蹈覆辙,所以千万不能让它发生。

7、无缝隙对接任务:

(1)学习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借助音乐的力量,弄个响铃,当它响起,我要做下一件事了。

(2)安排好任务推进,完成并及时反思。让每天做的事情都多一点,难一点,挑战多一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复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pmd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