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的阿富汗,十二岁的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有着一段特殊的友谊。在阿米尔看来,哈桑只是一个玩伴。然而在仆人哈桑的心里,他和少爷的友谊纯粹珍贵,值得他在风筝竞赛里在风里真诚的对着阿米尔喊出:为你,千千万万遍!
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接近尾声时,为了帮助阿米尔找回割断的风筝,哈桑在追逐风筝的途中被阿瑟夫一伙性侵。当时的阿米尔就在巷子的不远去,他目睹了现场的悲惨不堪也体会到了哈桑的绝望和孤独。只是当时的阿米尔懦弱胆怯,他甚至劝服自己哈桑地位低下,安慰自己那就是哈桑的命运。最终,阿米尔没有站出来去为哈桑做半点儿努力。
这件事情横亘在两个少年之间,以往情同手足的他们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终于阿米尔承受不了这自责和痛苦,他自编自演了一部盗窃的戏,逼走了哈桑父子。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的奇怪。心里明明知道是自己错了,偏要粉碎式的摧毁无辜的他人现有的安稳。似乎这样的仪式感就能给自己的内心极大的宽慰:那是他们该有的命运。与我无关。
表面得到了救赎的阿米尔,内心却饶恕不了自己的怯懦和无情。
不久,阿富汗战乱,动荡里阿米尔跟随父亲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与父亲的关系依然做不到亲近。一如当年和哈桑一起的时光里,父亲总是看起来更偏袒爱护哈桑一些。
小说里有一段少年时的阿米尔拿着自己的文章期待爸爸看的细节描写:
爸爸点点头,那丝微笑表明他对此并无多大兴趣,“挺好的,你写得很好吧,是吗?”他说,然后就没有话了,只是穿过缭绕的烟雾望着我。
也许我在那儿站了不到一分钟,但时至今日,那依旧是我生命中最漫长的一分钟。时间一秒一秒过去,而一秒与一秒之间,似乎隔着永恒,空气变得沉闷,潮湿,甚至凝固,我呼吸艰难。爸爸继续盯着我,丝毫没有要看一看的意思。
在我生命的大部分时光,我对爸爸敬若神明。可是那一刻,我恨不得能扯开自己的血管,让他那些该死的血统统流出我的身体…
阿米尔渴望与父亲亲近,然而得不到。他想要的父爱,爸爸没有给他,而是给了仆人的儿子哈桑。至少在年少的阿米尔看来,爸爸对待哈桑是温柔慈爱的,是欣赏认可的,他为哈桑补兔唇,在任何一个外出度假的日子里,爸爸都会带上哈桑。
年少的阿米尔得到了父亲物质上一切满足,而他,更愿意爸爸像对哈桑那样爱自己。没有母爱的阿米尔,也没有他心里想要的父爱。还是孩子的他在内心还是嫉妒着哈桑的。
实诚的哈桑在感恩里珍惜着老爷的关爱,甚至有些傻傻的一厢情愿的在内心维护着他与阿米尔的友谊。
有些情谊的维护,我们总是在失去很久后才懂得对方为你的付出。大多数人已习惯轻视那些没有心机的人,将那称为傻气,总觉得世故才是智慧。却不知真正的智慧可能是对单纯始终如一的守护。
经历了和父亲在美国的那些年后,阿米尔如愿成了一名作家。一番努力后,阿米尔小有成就。父亲凭着自己的刚毅和自强,沉默地支持守护着阿米尔。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他和儿子阿米尔的关系因为索拉雅的出现,默契地得到了改善和升华。父亲亲自为阿米尔上门提亲,阿米尔和索拉雅因爱缔造婚姻,父亲安心离世。一切看似美满。然而,生活于阿米尔而言,似乎总是缺点儿什么。直到接到父亲朋友拉辛汗的来电,直到病重的拉辛汗告诉他:那里有再度成为好人的路。这时的阿米尔才意识到自己对哈桑的背叛是他心头永恒的伤痛。
也是多年后与拉辛汗的这场见面,阿米尔得知自己与哈桑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还得知哈桑夫妇为了守护他和父亲在阿富汗的房子,已被塔利班组织残忍的杀害。留下一个名叫索拉博的孩子,在战乱的阿富汗颠沛流离。
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找到索拉博,救赎自己的内心,偿还对哈桑所有的亏欠。
在找寻索拉博的路途里,阿米尔几经挫折,冒着生命危险将索拉博带出了伤害之地。在这场争取孩子的战争里,阿米尔再度遇见当年伤害哈桑的阿瑟夫。阿米尔用生命和阿瑟夫搏斗,奄奄一息里,阿米尔获得了内心前所未有的平静和释然。
十几年来,第一次他将自己内心的伤口勇敢的敞开,想要为那怯懦的曾经做点什么。
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亲眼目睹过父母双亲的被杀害,也经历了被当作塔利班组织各色人等强暴的玩物,他孤独,自闭,没有安全感。在签证被拒绝,两人被遗留在阿富汗不知去向时,害怕被再次遗弃的索拉博在浴缸里选择割脉自杀。阿米尔的内心深深的自责,他用他的信仰去向真主祈祷,用他的真诚和懊悔去乞求苍天的原谅和保佑。
索拉博最终被抢救过来了。然而这个孩子似乎只剩下躯体,再也不愿意在现有的世界里相信任何人。当他被阿米尔一番周折接到美国后,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非常淡漠,直到有一天见到飞在天空的风筝。阿米尔注意到了孩子的嘴角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微笑。
阿米尔奋力地为索拉博放飞了风筝。他在内心喊到:为你,千千万万遍!一如当年哈桑在风里真诚地对着阿米尔的呐喊:为你,千千万万遍!
每个灵魂,都有自己无处安放的亏欠。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找到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救赎,每个人都需要。谁能救赎我们的灵魂,不信真主的人自然也得不到所谓的真主的救赎。
故事里的人,最后都能看到春天。现实里的人,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将会发生什么。能写成故事的,都已经历。不能写成故事的,都在经历。
我们不是自己人生的作家,能够给各自的人生一个完满的或者充满希望的结尾。然而活着,不就是对未知的明天的好奇和期待么?错了的已然错了,总有一天我们走着走着,就走上了那条雪花融化的路,春天在雪地里发芽开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