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作者: 玉莲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1-24 18:11 被阅读0次

近日受李笑来老师定义七宗罪概念之启发使很多似是而非的观念清晰可见了,在此梳理体会记录心得,根据李老师的定义,所谓贪婪就是想要原本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七宗罪中其它六宗都与此有关。分别是:

傲慢~即假装自己拥有某种其实原本并不属于自己的高高在上的特殊权利;

愤怒:想要解决并不属于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问题,有时候根本就是别人的问题却误以为是自己的(越俎代庖分不清边界),更多情况是高估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设定了不切实际的目标虽十分努力付出终徒劳无益,世界失控了,这个结局是难以接受的,需要有个某人或某物对此承担责任,你要攻击TA惩罚TA,有时向外寻找攻击对象(迁怒),也有向内进行自我攻击的(愧疚)。

嫉妒:想要原本并不属于自己的所以得不到,却发现有些人得到了;

懒惰:幻想偶遇仙翁念念咒画画符就能获得那些别人需要经年累月付出体力智力才有可能积累的财富和功名;

淫欲:想要原本并不属于你的发生关系(因为她不愿意),两情相悦的不算淫;

暴食:吃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里的不属于包含但不仅限于产权层面,砒霜之所以为毒是因为身体消化不了它,它不属于身体所需要的,同样当食量大到超过身体消化承受能力之外的那部分,虽然是你辛辛苦苦的合法所得,对于身体来说又能比砒霜好多少呢?过犹不及吃不消了不比忍饥挨饿好受到哪去,机器超负荷运行会提前报废,如果把身体看作一台机器呢?能意识到暴食的伤害了吗?吃了原本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要遭罪了。

老话讲“人要知道自己是吃几碗干饭的”

遭罪的人基本上都是因为贪婪即想要原本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是表现出来的形式略有不同而已。

如果你问别人“你想受罪吗?”相信十之八九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为什么还有人自己找罪受呢?那是因为他们和以前的我一样根本没意识到有些罪是可以避免的,前提是

避免贪婪即不再想要那些原本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因此,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恪守本分找到和自己能力相衬的责任承担起来,不贪功恋名,不贵难得之物,

有幸在此迷茫时刻,遇到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

自此努力修习元认知力,坦诚剖析原有认知架构,努力弥合超我和本我之间的沟壑,修补性格缺陷,早日建立牢固的核心自我。

千里之行,基于跬步。这篇习作虽是一本正经的胡数八道,然字字发于肺腑,相信若干年后的我会感谢今天的我,不论关于书写技法还是成长心得亦或是人生感悟望不吝赐教。

  近安

                                                  玉莲子

                                                2017.1.24.

相关文章

  • 2019-09-05

    明 智 明智即自知者智,知人者明。人能自...

  • 跟《道德经》学生活(33)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原文: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1]。 知足者富, 强行者...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春秋时...

  • 道德经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1]。 知足者富, 强行者[2]有...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 道德经摘抄~33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1]。 知足者富, 强行者[2]有...

  • 道德经(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

  • 2019-10-2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DAY41-自我激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人贵有自知之明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胜人者力, 自胜者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poz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