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部戏磨好几年,在中国能想起的好像还是87版《红楼》呢。整个故事的叙事节奏、起承转合、人物矛盾、细节刻画都诚意满满,更别说演员演技了。现在都爱说谁谁谁一瞬间演技“炸裂”,其实角色就是角色,一瞬间让你觉得演技爆棚或许就出戏了,这个人物就是剧里的人物,和剧情完美的融合才是好演员。明星太多,好演太少。
可即便这是一部好电影,但我还是没办法认同它的价值导向。不否认以印度的国情,狼爸在完成自己梦想改变了女儿人生轨迹的同时,也为印度女性做出了贡献,但在电影院听到的小朋友家长趁机教育孩子的情景不得不让我担忧,这种绑架子女人生去完成自己梦想,为父母、为家族、为国家争得荣誉的主流价值观啥时候能破碎?
现实中和电影中吉塔都拿到了世界冠军,倘若他没拿到呢?故事结尾还会这么拔高么?好像大家都忘了一个父亲是这么十几年如一日的“训练”女儿成为一个运动员,而不是一个人的,她的生活只有摔跤,虽然撂倒别人这很酷。不能再吃辣的、油炸的、腌制食品。。。一言不合就推河里,早上5点就得起床,稍有反抗头发剃成毛寸,那可是封建的印度呀!吃肉都是玷污灵魂的(此处不议论宗教,提倡有信仰,但一切的标准用来约束自己不是别人)!想起幼儿班时我爸为了省事儿骗我剪短发好不早上早起给我梳小辫,骗我剪完带我去北京玩,结果他没带我去,因为这事儿我气了好多年,自卑到颜值越来越跌到谷底,二十年过去了一提起来还是耿耿于怀,好吧是我太小气,但也可见剪头发这件事对于更加传统的那个社会里的女中是多大伤害,崩溃大哭就可见一斑。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除了片子里精彩的体育竞技场面外,别装作没看到之前残酷到变态的训练。微博上看过有记者采访李娜,她比赛输了,记者委婉要她说说感受,李娜很不悦,输了就输了,比赛而已么,输了又不欠谁的,但电影里的爸爸最后激励吉塔说的很现实“你得了第二没人会记得你,得了冠军你就是励志榜样”。一个人身上背了太多期望和责任,可能是精神动力,更有可能被压垮。抑郁的永远比得世界冠军人多。讲真,如果最后没有那个倒霉催的sb教练人设所产生的人物矛盾故事冲突,我们还能产生那么多父女情的共情吗?
离开社会环境谈现象是耍流氓,离开社会环境谈现象是耍流氓,离开社会环境谈现象是耍流氓。重要的事情先说三遍。别让好片的晕轮效应影响到一个两个孩子的人生,我们国家现在的开放程度不用去做战士来改变命运,但强行灌输价值观和安排一生所谓比较顺畅的道路,不是五十步笑百步么。
生活中,比起励志故事,我更喜欢有人跟我说说他不起眼的生活,活的不那么“在意”的生活,可能不热血、可能不安逸、可能不普世价值观。。。日子不就是要自己走一遍么,至少我活着不想证明啥,就是想体验,用旁观者的态度。倘若这个价值观有错的话我承认,但还是坚决也不改。最后执中式结尾~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