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洛是一个私人侦探,能够遵照自己的内心做事,自己认定的事情就会全力以赴,毫不退缩。如果不是他的坚持,后续就不会有那么多跌宕的故事。正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特里一眼,就把他卷入复杂的猎杀时刻。
这是一本非常标准的侦探小说,大量的人物对话,情节跌宕婉转,悬疑的面纱缓缓揭开,引人入胜。更是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你以为你看到了真相,实际那只是表象。整体没有槽点,故事流畅,扣人心弦,高潮迭起。人物关系相对简单(主要涉及三对夫妻的情爱相杀),但又盘根错节,始终迷雾重重。最终在马洛坚持不懈追求真相的努力下,故事也最终形成闭环。故事虽然结束了,但是疑点仍旧存在,留有悬念,惹人遐想。通篇看下来,始终被作者吊着走,不过很顺畅,也很舒服。
虽然是小说,看完既已剧透,通常没多大兴趣看第二遍,但是没想到70年前的小说,在如此缜密推理的情节之下,还能坚持如此优美的文字。这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小说,同样也是一本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对人物心理、景观物体、五官感受,都有精致至极的刻画,非常唯美。
不禁在想,抛开故事情节不说,如何才能写出这种优秀的文学作品,或者说优秀的文学作品,通常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我不会写作,我只能从我有限的认知里,表达一下粗陋的想法。首先就是细节的刻画,之前读过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通常都有这个特征。这些作者似乎都是带着显微镜在观察世界,总是能看到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地方,并且还是用非常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出来,或许这是优秀作品的共性。对于我们俗人来说,缺少细致入微的观察,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对我们俗人来说是一大憾事,倒不是说不能写出优美的文章,而是我们无法发现生活的美好,心灵世界的色彩也不够丰富,似乎我们是没有感情的人。似乎我现在更加读懂了三毛和林徽因。
再粗浅的理解一下,要想写好文学作品,还有另一个要点就是,必须懂得要多。懂得少,思想就会匮乏,自然写不出东西来,也更难获得读者共鸣。比如各种描写的形容词,动植物名字和特性,衣服饰品材质款式,家具陈列建筑风格,生老病死,地理环境,诸如此类等等等等,简直要成为百科小能手,再叠加文字的驾驭能力,用精确的表达方式翻译内心世界,让其能够以舒适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或许这才是优秀,至少是具备了优秀的垫脚石。
回到这本小说,按照惯例,通常都要猜下书名的含义,为什么叫漫长的告别?特里出场的时间并不长(为了避免剧透,我尽量规避小说内容,人物方面我也只提到特里和马洛两个人),但是特里的死,让身为侦探的马洛,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其实作者对我们早有暗示,那些小动作、小对话,初看有些多余,事后觉得都是暗喻。特里死了,但是马洛的调查并没有停止,一系列看似机缘巧合事件的背后,实际上都是注定的安排。最终随着谜底慢慢的揭晓,在故事的末尾,马洛总算能跟特里说一声再见,这声再见经历了太多的曲折。或许这就是书名的字面含义。
不愧是村上春树百看不厌的小说,不愧是传世经典。这本小说非常值得一读,体会文学艺术的同时,又兼顾情节的跌宕起伏。吊着读者的胃口,但又不至于落后情节。故事圆满收尾,但似乎又留有悬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