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常被咨询关于育儿的问题,只听一个妈妈问的问题,就能大概判断出她的孩子有多大了。
“宝宝最近不吃我一边的奶了怎么办啊?”
“辅食应该几点喂呢?现在能不能给吃肉了?”
“我家宝宝怎么还不长牙呢?”
问这类有关吃喝拉撒身体发育问题的妈妈,她们的孩子大多在一岁以内,还被称为“婴儿”的阶段。
“我家孩子最近老打人怎么回事?”
“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他老抢别人的玩具,可是自己的玩具死活都不肯分享,这是不是有点自私啊?”
“别人家孩子出门都在一起玩,我们这个出去就自己玩,让她和小朋友一起玩她就不愿意,这么小就不合群,长大了交不到朋友怎么办啊?”
问题更多的集中在孩子的道德品质与关系建立方面的妈妈,她们的孩子则多处在2到3岁的“幼儿”阶段。
尽管大多数妈妈都在怀孕生产初期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只希望孩子健康就好,但是随着宝宝的成长,她们不可避免的要求越来越高。就像温尼科特所说:大家所关心的其实是如何训练孩子的问题,就是如何让你的孩子变得乖巧又爱干净、听话又孝顺、友善合群、品德高尚,等等。
如果你的孩子如上所述,你高兴吗?
我肯定有很多父母是高兴的,不然像豫章书院那样的存在也不会受到如此多家长的追捧。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孩子,他从小就非常乖巧,品学兼优,是令父母骄傲的好儿子,是别人父母眼中天使一般的孩子。但是他时常悄悄的伤害自己,在他被衣物覆盖的外人看不到的身体上,是一个又一个伤疤,而他经历的内心痛苦,远重于这些身体上的伤。
也许通过训练,能让一个孩子像调教好的狗狗那样看起来懂事明理,但你永远无法通过训练,让一个人快乐又幸福。
有没有看起来懂事明理的孩子,内心也快乐幸福呢?回答自然是肯定的。但这样的孩子不是靠父母说教训练出来的,而是在促进性的环境中自发的成长起来的。
在前面一起共读的文章中,温尼科特曾数次强调,对于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婴儿来说,满足他本能的需要,满足他自以为全能的幻想,是奠定他人格发展的基石。
我想要吃,奶就来了,我想要安慰,就有人来抱我了——这种全能的控制感会让小婴儿对自己充满信心,我相信我是有力量的,这是一个人自信心的最初来源。
我饿了就有奶吃,我拉了就有干尿布换,我一哭就有温暖的怀抱——这个被世界温柔以待的婴儿才会觉得外部世界是善意而美好的,他才会愿意在遭遇一些不好的事件时,来调整自己去适应。而他与那个让他感受到这一切的人——妈妈——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才是一个孩子将来发展出合作能力与社会合群感的开端。
我很喜欢用恋爱中的感觉来描述母婴关系。试想你现在在热恋中,你对你的恋人恨不得奉献一切,但有时,你也会因对他的不满而恨他恨的咬牙切齿。如果这时你真的冲上去咬了他一口,他却反过来拥抱安抚了你,你会不会一方面觉得更爱他,一方面也觉得有些惭愧,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对他更好?
前文中讲过,人类最亲密的关系莫过于母婴关系,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大多是童年母婴关系的重演。所以对于小婴儿来说,如果妈妈能够提供一个充满爱意的关系,用来包容他的活跃与攻击,那么当他能够将环境中的好与不好整合在一起时,他就会对他曾攻击过的妈妈充满愧疚,继而饱含感情的想要回馈给他的妈妈一些什么。内疚、责任、分享等等为人父母重视的道德品质皆由此而来。
我常被问到的另一个问题是:我家孩子已经是这样了,照你说的,那就是早年没养育好,母婴关系没有建立好。那他现在已经过了婴幼儿阶段了,是不是没得救了?
当然不是。
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你不可能越过某个阶段直接成熟。由于不存在完美的妈妈,因此养育过程中的诸多因素导致的早期失败必然会出现,但日后也会有很多的办法来修正走错的方向,或弥补失去的东西。
换句话说,那些因为早期环境失败而导致心理的发展卡在某个位置的人们,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他们也会不断的回到那个阶段,去寻求促进性的环境与人,来完成自己的心理成长。这也正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点。
其实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被别人治愈的经历,除去主动寻求的心理治疗师,还有亲人、朋友、恋人、孩子等等,相信你一定体会过。
就像母婴关系一样,关系越亲密,伤害就越大,但相应的,治愈的效果也会越好,我常能看到因为遇到人格健全的爱人,自己也获得巨大成长的案例。
这一点对为人父母者特别有启发,因为从这个角度去看,你会更理解你的孩子出现的一些症状和问题,尤其是不应该属于他这个年龄的问题。
所有的症状都是在提示,孩子的成长过程遇到了一点小障碍,而一切退行行为的出现,也不过是在表达他无法用言语说出的“我需要帮助”的信息。
就算你完全不懂心理治疗,相信你也明白,刚出现的问题比固着很久的问题好处理,而论起关系的亲密程度,又有谁会比你跟你的孩子更近呢?
面对孩子的问题,如果你愿意换个角度去看,你将会是他最好的心理治疗师。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