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宣纸为何寿千年?世界上最长寿的纸,制作过程全揭秘

宣纸为何寿千年?世界上最长寿的纸,制作过程全揭秘

作者: 传承碑 | 来源:发表于2019-05-08 10:53 被阅读0次

遂初堂印笺宣纸,清乾隆,宣纸为棕黄色,上面印有白色山水图案

人们常用八个字形容宣纸的魅力——“墨韵万变,纸寿千年”。宣纸不蛀不腐,有“千年寿纸”之称。它白而无光,久藏不变色,质地柔韧,耐折耐磨,不皱不损,有很好的韵墨性和吸墨性。

《五牛图》是1200年前唐朝韩滉创作的黄麻纸本设色画,至今保存完好。《五牛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的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

宣纸源于唐代。

在唐代,安徽泾县属宣州管辖。宣纸由宣州府作为贡品进贡朝廷,因而得名。“宣纸”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学者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

《临流赋琴图》宋 夏圭 纸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制造宣纸最早的文献记载是胡侍《珍珠船》云:“永徽中,宣州僧欲写《华严经》,先以沉香种楮树,取以造纸,当是制造宣纸之始。”

宣纸看起来“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寿命却是所有纸中最长的。

《泼墨仙人图》宋 梁楷 纸本水墨 高48.7厘米宽27.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据说,美国国会图书馆早已产生了“图书自毁”危机,而我国许多珍贵资料和书画真迹,因用的是宣纸而安然无恙,如清代的《四库全书》至今保存完好,安徽省博物馆珍藏的南宋张即之写经册距今已有约800年历史,细观纸面仍是光滑洁白,完好如初。

《槐荫消夏图》宋 佚名 小品册页 纸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安徽泾县是宣纸之乡,宣纸用料与普通纸不一样,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以沙田稻草为重要配料,并配用泾县独有的山涧泉水手工生产,工艺非常复杂,其生产的宣纸薄如蝉翼,润如青云,被誉为纸中之王。

清康熙《二楼志》有记载:“泾地工作纸,楮树丛生。割皮取膚,杵捣成汁,审水火之剂,均其捞摝,熨诸埏植,既干而落之,最明洁,厚重者似玉板。”

“择材必精,考工必良,苦身齐作,不惜劳费”,所产纸方能“内坚而外柔,文理细腻,颜色洁白”。

皮、草、水、技”这四个字概括了泾县宣纸的制作。

“皮”是泾县青檀树皮,其特点是纤维坚韧细长、粗细均匀,吸附墨粒性能好;“草”是泾县沙田稻草,高杆节少、灰分杂质少、木质素含量低、纤维素含量高,能够增强宣纸的绵软性;“水”指泾县的山泉水;“技”指千年来心口相传的宣纸制作技艺。

宣纸的制作过程如下:

一、宣纸择料,青檀皮、沙田稻草等

要制作出优良之宣纸,首先在于选料。胡朴安在其《宣纸说》中强调“纸之制造,首在用料,料用楮皮或檀皮,必生于山石崎岖倾仄之间者,方为佳料。”

泾县的青檀树林

图中青檀树的树皮是制作宣纸的主要原材料

青檀皮是泾县周边喀斯特山地丘陵生长的青檀树,经过砍伐枝条、浸泡、剥皮得来的。与其他皮料相比,檀皮纤维细长,润墨性更好。

青檀树的生长环境

伐条多在霜降后至次年一二月———青檀进入休眠期后进行,每三年砍伐一次。

砍青檀也是有诀窍的,砍青檀要砍元宝口,这样到了下一个年度,长出来的嫩苗就比较壮

图中被砍了枝条的青檀树

把砍下来的青檀树枝下锅水煮,煮透后容易剥皮。

水煮青檀树枝

砍下来的树枝打捆之后要密封起来,用蒸汽高温蒸煮20个小时,如此树皮才容易剥离

煮好的青檀皮一捆捆放入溪水中浸泡,需浸泡一天,蒸煮后冷水泡冷热交替更容易剥皮

然后把青檀树枝的树皮剥下来。

剥下来的青檀树皮露天日晒雨淋,完成自然漂白,滩晒后成“燎皮”。

沙田稻草也是制作宣纸的原材料之一(青檀皮为宣纸骨干,沙田稻草为骨肉),沙田稻草是取自河谷平原沙土上生长的水稻秸秆。

泾县在地质变化过程中,形成了河流冲积和冰川冲积的河谷平原:主要由砂砾岩、砾石、砂砾石、细粉砂、中细砂、泥砾、粘土、砂质粘土、淤泥质淤泥等。厚度一般为100-150米,这是宣纸原材料中沙田稻草的原料土壤基础

沙田稻草灰杂质少,木质素含量低,纤维素含量高,因此韧性强、制成的宣纸色泽洁白不易腐烂。

用铁耙子将沙田稻草秆上枯叶勒去,割去稻穗头,再扎成小草把。

根据檀皮和稻草的配比,宣纸可分为特净、净皮和面料三大类。

二、制青皮,取青檀木、沙田稻草等原料,捣碎,加入草木灰等腌制

将晒干的青檀皮放在石灰水中浸泡。

加入石灰与纯碱再蒸,去其杂质

浸泡后还要放在蒸锅里用烧碱蒸煮,直到黑皮变成白皮。

碱用于高温蒸煮檀皮、稻草,作用和石灰一样也是溶解果胶和木质素

扎好的沙田稻草把放入河水浸泡,并用石头压住,不让草把露头,以防草把变色、腐烂。夏季需浸泡约十天,冬天需一个月。

浸泡以后用石灰水腌制,腌制稻草的时间、温度、水质,都是十分讲究的。

草料用石灰浸湿,石灰与水结合,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溶液温度增高,起到溶解果胶和木质素的作用

三、将腌制过的青檀皮、沙田稻草等原材料放于朝阳的山坡,日晒雨淋,自然炼白

日光摊晒主要目的是对纸料天然漂白,与化学漂白相比具有不变色、更耐久的特点,这是机器短时间漂白无法取代的。

此外,位于山腰的晒摊是用石头沿倾斜山体铺成,石头间有缝隙。雨季可迅速排水以防浸烂燎草;夜间山体水分又会透过缝隙湿润燎草。

“日晒雨淋”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完成自然漂白,檀皮的制作与燎草制作大体相当。

“浸沤”这种造纸工艺劳动强度大,耗时长,但对纤维的损伤小,天然漂白法更是需要校达一年左右的时间。

这已成为在宣纸故乡的一道独特景观一一绿色葱茏的山坡上奇异地出现了一块块巨大的白黄色补丁再定睛远眺,工匠们正如辛動的蚂蚁般穹腰负重,沿着陡峭小道向上攀爬,将皮胚草料背到倾斜的晒滩上翻晒。

宣纸的长寿之谜正隐藏在看似原始的浸沤、自然漂白与踏碓舂捣等工艺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宣纸制造也曾引入化学漂白和机械制浆加工等工艺,部分工序生产周期缩短为几天。特別改用化学漂白剂后只需百十小时即可得到“白皮”。

然而人们很快就发现化学漂白使纸张呈酸性,极易早衰,而机械打浆对纤维的损伤更大,有的研究者认为化学漂白和机械制浆可能会使“千年纸”只能'健康存活几十年,润墨性也差了许多。

撕成细条的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经过日晒雨淋后变白的样子。

自然漂白的青檀树皮

自然漂白的沙田稻草

四、配料,将青檀皮等原料碾碎、浸泡、发酵、打浆、加入树糊后调和成纸浆,宣纸配料按顺序分别为择料、碓皮、切皮、踏料、袋料。

择料

选拣燎皮燎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成功经过选捡的皮草料才能送去臼草。

碓皮

打研、舂草的作用是植物纤维经物理作用,使分散的纤维素靠氢键缔合而交结成的薄膜状物质。而氢氧基被一层外壳包在里面,所以必须用捶打、舂捣或其他方法把这层外壳打破,使纤维细化让氢氧基露出来,才能形成氢键,制成纸浆

切皮

青檀树皮被机器反复捶打后,变成了一张张的薄饼。多张薄饼压制成片状,把锤打成片的碓皮叠在一起,再把它们切成小斜三角形状的碎片。

这种切法也是有讲究的,让檀皮纤维具有了长短不一的特点,从而符合造纸的要求。

踏料

踏料工序即是在缸里把漂洗后加入植物胶(如杨桃藤汁)的纸浆用脚踩踏(穿长统套鞋踩),使之成为类似粥状的稠稠的纸浆泥。

加入的植物胶质,可以增加纸浆的粘度,使浆液更为均匀,捞出的湿纸便于叠放,提高出纸率。杨桃藤,又名猕猴桃,也是宣纸生产不可缺少的原料。

用脚踩将皮料揉烂为的是进一步均匀纤维

袋料

皮料与草料按比例混和好后,将原料装在布袋里,送到专门的池子里漂洗。

纱布袋在水池里来回搅动,原料的精华部分“浆”,会从纱布袋里流出,至此,燎草与燎皮的浆状会合,称为“制浆”过程。

制作纸浆

混合稻草青檀以及其他原料的纸浆

五、手工捞纸,捞纸的水,取自泾县的山泉水

宣纸的制作除原料、工艺外,水质的好坏也决定了宣纸的质量。

泾县的水

郑相如在《泾县志》里也强调了水对制作宣纸的重要性:“按置槽处取得水色,水色佳,漂皮洁白,纸燄发最有光,厚者似玉版,譬锦江之水以濯锦得名矣!”

宣纸的薄厚、纹理,全凭两人手捞的感觉。纸一经捞起,一遍成型。轻荡则薄,重荡则厚

当地生长着一种叫杨桃藤的植物,用它榨出的汁液(分张剂)可以让纸浆均匀,让捞起来的宣纸不至于彼此粘连

“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说的便是由于冬季水好,纸工们在寒冷的溪水中洗料甚至敲碎冰层抄纸。

捞纸师傅是冬天受罪,纸浆池水冰冷,捞纸每天要浸泡上千次,所以很多捞纸师傅都有关节炎。

捞纸在十几秒时间即可完成一张宣纸,但其中却有着复杂的门道。纸浆浓度不同时,捞出的纸张依然要保证厚薄均匀及分量相同,误差需控制在1克之内。捞纸的手法,下水的深度、力度,靠的是日积月累的经验,以及两个人的良好配合

抄纸是手工纸制造中最为精妙的环节之一,纸张的薄厚均匀,全在抄纸工匠的手上功夫,绝非短时间内就能掌握,抄造大幅纸张时,更是需要多人的默契合作。

捞纸是纯手工的,在放满纸浆的捞槽前,两端的师傅端着长方形的细密、工整的竹帘床,配合着侧着往纸浆槽中浸下,反方向再浸一次,抬起帘子,水从竹帘缝中渗出,做纸的纤维则平铺在竹帘上,形成薄薄的、棉絮状的一张湿润的宣纸。

捞纸师傅的手,常年泡在纸浆中。纸浆的均匀悬浮和纸张之间的分离是靠掺入纸浆中的猕猴桃藤汁液,如果温度高,猕猴桃藤汁液产生挥发,直接影响纸浆悬浮和纸张的分离,因而师傅们即使在冬天也只能在零下几度的水温中赤手工作

日本经过改良,做出一个人即可操作的捞纸模式,但这种单人捞纸的质量比不上双人捞纸的

宣纸薄厚好坏全在这一浸一挑的特殊手法之间,抬帘的角度、速度、高度都要拿捏得当,多一分嫌厚,少一分嫌薄。这活技术含量很高,据说一个工人要炼上好几年才可以炼就。

分站纸浆槽两头的掌帘师傅与抬帘师傅,抬着竹制的帘子,在纸浆槽里左荡一下,右荡一下,纸浆便沉淀到帘上,形成薄薄的一层,宣纸由无形变为有形

周师傅说“捞纸太苦了,”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手就这么一直泡在水里,特别是冬天,“冬天的水是真的冷啊!”

捞起的湿纸,要一张张平放在“纸贴板”上,然后经过重力挤压以除去多余的水分。

由于在纸浆里添加一种猕猴桃枝条或杨桃藤的浆汁,所以这些纸不会互相粘在一起,而是可以一张张的揭开

通过挤压把纸张中的水分挤掉

六、点纸,并将抄好的纸贴在火墙上烘干

晒纸需要火墙,火墙也叫纸焙,是用土和砖砌成的“夹火墙”。墙内砌有烟道,通过烟道口点燃柴火或煤炭,使热气钻进烟道,让火墙发热。

将润湿后的纸用刷子上下一挥,左右一抹放在“火墙”之上。火墙让宣纸迅速烘干,同时也将捞纸过程中的猕猴桃藤汁蒸发掉,以免纸张日后发黄

把纸一张张贴到火墙上,刷平烘干

晒制师傅先“点角”(即揭纸),捞出来的纸像豆腐一样很厚,需要先从一角揭起,再顺势将整张纸揭开。

着白T的师傅在点纸,看起来很简单的晒纸,实际上每一步都是技术活。仅点纸一项,手指就能点肿;将宣纸分离时,也很容易将纸张撕破

晒纸即焙纸,将揭起的湿纸贴到火墙上烘干,用棕毛刷在湿纸上“画八字”,从上往下刷。

在将纸张刷到烘干墙上时,手里的松针刷要刷得平整、严实,并且每一刷的力道都不会相同。“每一刷都很自然,但实际上手腕的用力并不一样。如果力道都一样,那纸张会晒出皱褶,纸也就废了。同时,每一刷的力道要拿捏得当,既要让纸张有平整,又不能让刷痕太重”

动作看似不经意,实际有规律和节奏,包括幅度都有规定,如一张四尺宣,手工十八刷。一名晒纸师傅一天要烘1400张宣纸。

俗语称赞别人“有俩把刷子”就是从晒宣纸工艺中传播开的

过去讲晒纸技术好的师傅“四五六一把抓,棉连带扎花”。“四五六”是指纸的规格,分为四尺、五尺、六尺:“棉连带扎花”就是说纸非常薄,操作难度很大。

夹火墙很热,纸几秒内就能变干,晒纸师傅们常年呆在40多摄氏度的室内晒纸,整日汗流浃背,都比较瘦

最薄的纸一动就破,晒纸行业很多老师傅,晒一辈子退休了,也不一定能晒六尺的纸。尺寸越大越薄难度越大,因为纸是湿的,加上步骤多。

七、检纸、裁纸

检纸(又称:剪纸)是宣纸的最后一道工序,所有晒好的纸张打成捆,送到检纸车间,由检纸工逐张检验。

匠人逐张检验纸,将有瑕庇的纸张挑出来

仔细观察纸面,如平整细匀,无颗粒状,逆光透视无杂质,色白纯正者为佳品

每一张宣纸都要经过质检员挑剔和细致的检查。纹理均匀、质地紧密的上品会被保留,而稍有结节和残缺会被无情淘汰。

图中纸条标记的是有问题的纸张,需要更换成好的,淘汰的纸张会回到纸浆中溶解再次被生产

好的纸张需要裁减掉边角不规整的部分,将成垛的纸进行齐边,齐边时用一把斧头一样的特大号菌刀,略一瞄准剪下去,张张宣纸就齐崭崭的了。

未齐边前的宣纸

裁宣纸专用的剪刀

用专用的剪刀一刀推过去进行齐边,一剪下去一般剪一百张宣纸

因为一剪刀下去是一百张,所以每一百张宣纸称为“一刀”,而“一刀”也成了宣纸基本的交易单位。

工匠们为宣纸剪边后包装起来盖上印,便可以“出阁”了。

宣纸从原料制作到成纸需经100多道传统手工工序,历时3年左右

我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老先生曾经说过:“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画家吴作人在泾县定制宣纸留下的竹簾

八十年代初,李可染先生为求得优质宣纸,曾先后数次致信泾县宣纸厂,提出采用传统生产工艺,为其特制优质宣纸。信中谈到:“我年逾七十,长年不得应手佳纸所苦。为此,浪费了许多精力,求得特制应手佳纸,为我今后创作第一大事,也是国画提高第一大事”。并声称:“价值问题以工料核算为准,不必计较,制成后需款多少,我当如数汇寄”。诚恳真挚的态度表达了一位老艺术家对中国宣纸的厚爱。李可染先生对其特制宣纸的生产提出六点具体要求:“一、使用最佳原料,皮料保证不少于百分之八十,不用化学漂白;二、生熟适当,湿笔不雍肿泡松,干笔不生硬板刻,笔墨微妙变化,能含蓄保留;三、纸质云纹充足密满,细白,棉软,不脆,摇摆不响;四、能层层加墨,画过一遍两遍,仍能见笔,能用积墨法;五、画后纸不收缩,保持平整;六、厚薄适中,六尺纸可略厚些。”

李可染先生的画

泾县宣纸厂根据老画家的要求,组织专门班子,采用最佳原料,选用最好操作能力,精心制作,并注有“师牛堂”水印字样。李可染先生得到宣纸厂特制的宣纸后,惊喜若狂,欣然提笔到:“泾县宣纸厂特制纸,配料精良,用日光漂白,质地白细柔软,墨色鲜润,乾湿浓淡皆宜,着色后平不皱缩,实为近多年来难得佳纸。如再精益求精,为国画发展提高作出最大贡献”。

邢春荣:宣纸制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个人不可能精通所有工序,能熟练掌握一、两门已经很了不起。

宣纸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邢春荣

作为首批国家级宣纸制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大家可能觉得我应该掌握所有技艺,但与紫砂壶、雕版印刷不同,我一个传承人不可能造出哪怕一张宣纸。单说晒纸,没有五年,不可能成为一名成熟的晒纸技工。我们每次出去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至少要去四五名师傅才能展示相对完整的宣纸制作过程。

记者:宣纸制作技艺的传承有哪些途径?

邢春荣:宣纸传承的途径只有一个———“言传身教”。每道工序由师傅一边讲一边示范给你看。再有就是通过学徒实践,师傅在一旁手把手纠正,用肢体接触让你体会每个动作的轻重、幅度、节奏等等。

比如捞纸车间,通常是由师傅“掌帘”,徒弟“抬帘”,两人配合共同将纸帘斜插入制浆,荡帘幅度深浅都需要徒弟悉心体会。所以每道工序都应有一个传承人才对,所有传承人组在一起,就是一个宣纸厂。

寻找最有价值的传承!请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传承ROOT”!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宣纸为何寿千年?世界上最长寿的纸,制作过程全揭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ptm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