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段有点搞笑的生活视频,一个四五岁的萌娃对着货柜跟妈妈较劲,坚持要买绿帽子遭拒最后大哭。妈妈有点尴尬的同时笑着劝说却语出惊人:好娃嘞,绿帽子等你长大了有的戴呐,多的是嘞。
——别说当着女柜员和其它顾客如此“幽默”不合适,即便单独对懵懵懂懂的孩子如此随口也感觉怪怪!仿佛吞咽了说明不该入嘴的琐屑什么的。
“绿帽子”一词,肯定本意原指绿色帽子而已的,别无它意,现在多指伴侣出轨,隐含的意思是伴侣的一方(多指女方)和其他人偷情、相好,另一方就被称做是被戴了绿帽子。如此一来,被人戴绿帽子是件很不光彩、很丢人、丢脸面的事情。《百度》里说:“绿帽子”相传已久,虽然说法不一,但大概意思是一致的。”天,“绿帽子”的“典故”居然《百度》里?可能吗?真有吗?
笔者曾经是个农村孩子,自幼稚到少年,再到二十岁的青年,期间从小学到高中,后来读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坐落于省城的一所专科院校教授语文。拉扯这些并非卖弄只是想说,至少在笔者立刻农村前,在周边广大的乡村里,一顶绿色帽子是并无适才所言的特殊含义的。千真万确,连一丝丝这方面的意思也不曾有。《百度》里所谓“绿帽子”的“相传已久”显然在胡乱推测,瞎忽悠。
其实《百度》在解释“绿帽子”一词时也在不打自招,说明自个儿也实在弄不清坊间的帽子颜色里是究自何时渗进了“偷情”意思。还真是,笔者查阅了好半天,始终没有寻见一个可信的头绪或来历。或者这么说吧,一种代表苍翠的颜色之所以被侮辱,也就是最近三四十年中外文化大冲撞的结果,至多不超过半世纪。
同时笔者中国老粗也在不断琢磨,本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两种物事,怎么麻丝丝一样纠葛缠混于一起呢,期间肯定是有一种原缘在“勾连”着对方,对不?“绿帽子”自外而来也罢,中外文化冲撞的结果也罢,大致与“绿”的更准确表达——“草绿”——有关。嗯,鲜绿色自然很是养眼,随意有了绿篱,绿茵,绿荫,柳绿,萼绿,蔓绿.......这些花花草草,枝枝叶叶,茎茎秆秆,自然也都离不开水的滋养.......于是,“绿帽子”之“绿”在你看不见之时便兀自滋生了出来;其次呢,“绿”在诸多的诱人色泽里,几乎是最接地气也最低廉的那一个.......
以上自然也只能算笔者的一种推测吧。
最后这样吧,你我都稍稍变个欣赏角度,读读古人那些写绿的古诗词,感觉一下:
(一) “春风又绿江南岸”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曰:“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该诗是一首乡愁诗。诗开篇描写出诗人离家如此之近,即京口瓜洲一水之间,而钟山只隔数重山,但正是这顷刻可到的距离,出门在外的人却无法归家。“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岸又绿了,又是一年春天到来,但何时才是归期呢?诗人以此表达了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
(二) “千里莺啼绿映红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绝句》,诗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该诗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的七言绝句。诗开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两句展现了辽阔江南美丽的画面: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丛丛绿树,一簇簇红花,黄莺的叫声更是迷人。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两句,则把诗作由写自然景观转移到写具有人文景观特征的庙宇,这一转巧妙地揉进了历史的沧桑,引发人透过历史的“烟雨”,联想到统治者推崇佛教、大兴佛寺,劳财伤命,但佛寺并不能挽救病入膏盲的政权。
(三)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诗曰:“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这首词是诗人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主要描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江南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而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诗人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诗人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