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结构化思维:如何高效的沟通和思考》-孙圈圈

《结构化思维:如何高效的沟通和思考》-孙圈圈

作者: 韩渊墨 | 来源:发表于2019-06-11 07:39 被阅读0次

一、具备结构化思维,会有什么不同?

具备结构化思维会有以下好处:

1. 思考问题更有逻辑;

2. 与人沟通更加清晰;

3. 解决问题更有效率;

作者在这里提到了几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说你对男友的标准,第二个例子是在说如何提升网络运营的转化,从回答问题的几个方面来看,重点是在能知道有哪些层次,也就是结构化思维所谓的结构是什么。

二、结构化思维的概念:

结构化思维:是以事物的结构为思考对象,来引导思维和表达过程的一种思考方法。

关键词是:“结构”。

三、结构化思维的三大要素:

1. 主题分明:有清晰的中心思想,统领所有的信息;

在这个片段中,作者给了一个例子,把主题放在开头还是放在末尾,在谈话这个环境中,放在开头比较合适。这样,你一开始就可以引导听众的思路。也就是总分式结构

2. 归类分组:同类信息归为一组;

原则1:每层次的思想属于同一范畴;

原则2:每层次的思想之间相互独立,不要重复(MECE)

3. 逻辑递进:纵向层次有逻辑关系,横向层次(可以)有递进关系;

四、结构化口头表达

1. 先有主题:第一句话抛出观点,决定了听众会不会继续听你说下去;

2. 后搭架子:把信息放到架子里,有逻辑的表达出去

时间/步骤架:信息按照时间顺序组织在一起,有先后以及因果关系;

空间/要素架:整体被划分成不同的组成部分,支撑主题的信息全是组成部分;

程度架:挑选出最重要的几点;

五、结构化写作

1. 观点先行:最开始亮出观点,给别人最想看到的;

2. 先有提纲:先建结构,再写内容;

3. 承上启下:每个结构、段落之间,有恰当的过渡;

4. 结尾升华:阐明建议或下一步的计划,展望未来;

(通常:口头表达是先有架子后有观点的---自上而下;而写作是先有零散的观点,又形成架子的---自下而上),

六、如何搭建知识体系

1. 找到初始体系,进行搭建:

靠谱且高质的信息源(找到一个靠谱的高质量的已有的知识体系):专家、专业网站、经典书籍;

2. 填充知识体系:

补充新的:每次接受到新的知识,纳入已有体系

1)同个领域的知识建构:

2)不同领域的知识建构:

拓展应用:将知识与问题之间进行关联

1)知识向问题靠:每当看到一个知识,就去想这个知识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2)问题向知识靠:遇到任何问题时,不要抛开过去的知识苦想,回到知识体系,查到哪个能帮助你解决问题;

七、结构化思维与解决问题

1. 澄清问题:澄清现状与目标的差距

发生了什么:

想要什么:

差距是什么:

待解决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2. 分析问题:分析差距形成的所有潜在原因(问题树)

可能存在的风险:

风险1:想法零散,会遗漏可能的解决方案

风险2:利润未达预期的原因未知,解决方案可能是错的;

因此,在我们分析问题时:

注意点1:先知道原因,再想解决方案;

注意点2:要一个分析问题原因的框架;(问题树:分析问题的框架)

注意点3:在按此框架分析原因时,需要一一验证可能的原因;

3. 提出假设:假设其中的部分原因

在通过问题树分析后,需要找到主要的假设原因,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把所有原因都列出,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需要列出;

4. 验证假设:收集数据以验证所假设的原因

5. 提出解决方案:根据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提出解决方案后,可能会有几种,这时,可以分项打分,来进行选择。

举例来说,就“我早上不能6点起床"这一问题来分析,用结构化思维中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解析,这个问题可以拆解:

1. 澄清问题:我早上不能6点起床

2. 分析问题:

3. 提出假设:对于我而言,我认为我不能早起是两方面的原因

假设1:精力不足:太累了;

假设2:动机不足:

4. 验证假设:

假设1:精力不足:太累了; 根据我的印象,如果我晚上睡觉时间晚于12点,我从未能在早上6点起来过。(为什么我必须要12点以后睡觉,这也可以再做一次原因分析)

假设2:动机不足:1)早上起来我要做什么,我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之前我想早起看书,看什么书?每天看多少?根据SMART原则,我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拆解;

                               2)之前我也提过早起要写复盘日记,要看工作技能视频,但是我想到这个就有抵触感。这里面深层次其实可以再做一次分析,我在这个部分其实有无意识阻碍,我能感受到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焦虑,我想,因为现在的工作给我带来的是挫败感,是对自我的否定感,所以,当这两个部分提上日程的时候,我会再一次体会到这种对自我否定的羞耻和焦虑。另外,在无意识信念方面:我觉得自己即使看了后,也无法将其实践到工作中,我对自己能做成这件事情不报期望。

5. 提出解决方案:

1. 保证自己每天在11点半之前入睡。

2. 搞清楚自己早起到底要做什么,是为了什么。将阻碍的情绪和错误信念重新调整。

3. 根据SMART原则,写出目标,并具体落实。

体会:

写完一个解决问题的五步骤案例之后,我对结构化思维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1. 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而分析问题就是需要结构化思维。

分析问题是在对我过往知识体系中相关内容的重新梳理,如果我的知识体系是混乱的,那么我根本没法做出一个全面的问题分析。

2. 验证假设时,会发现新的问题,需要再一次套用结构化思维进行问题分析。

3. 结构化思维并非只是应用在表达、解决问题方面,它是一种底层的思维方式,学会这种思维方式,它可以影响我们以后该如何学习、该如何思考问题。

我需要在日常不断储备自己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这样在遇到问题时,就可以快速的套用其中的某些结构。这在我看书时,影响我以何种方式看书,以前看书,没有想过如何把书中的内容梳理出结构以应用在实际中。现在我发现,我需要不断的储备这些思维结构模型,以帮助我分析问题。

4. 就解决早起的问题,我可以进一步去梳理我的知识体系框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结构化思维:如何高效的沟通和思考》-孙圈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ax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