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结构化思维运用到沟通中,会让你的表达更加简洁高效。今天分享4个结构化思维的表达原则,并总结6个沟通小窍门。
要点如下:
- 自上而下
- 层次清晰
- 结构简单
- 重点突出
自上而下
先从结论讲起,说明问题全貌。直接说明中心思想(你的目的)
开门见山先说结论,对方就会心中有数。繁杂的铺垫陈述,往往只会让对方摸不到头脑,听得云里雾里。
层次清晰
分清楚议题的层次,把相关性议题在一个章节内说清楚
如果讲话的时候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听者的思路也会跟着你绕来绕去,混乱逻辑会把对方逼疯。把相关的内容在本章节说清楚,不要与其他章节“纠缠不清”。
结构简单
结构越简单越好
要做到惜字如金,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事儿就不要啰嗦。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没人愿意在你的身上多浪费一分钟。
重点突出
不要试图传递过多的信息,把自己最想传递的信息,突出出来。
重点内容应该占较大的篇幅来说。其他内容一笔带过就好。记忆力和专注度都是有限的,太贪心想要传递过多的信息,对方可能最后什么都没有记住。
来个例子做个对比
没有运用结构化思维梳理的表述:
“小林来电话说他3点钟不能参加会议。老王说他不介意晚一点开会,把会放在明天开也可以,但10﹕30以前不行,唐总的秘书说,唐总明天较晚时间才能从广州回来。会议室明天已经有人预订了,但星期四还没有人预订。会议时间定在星期四11点似乎比较合适。您看行吗?”
运用结构化思维梳理后的内容:
“我们可以将今天的会议改在星期四11点开吗?因为这样对小林和老王都会更方便,唐总也可以参加,并且本周只有这一天会议室还没有被预订。”
如果你是领导也会喜欢第二种方式吧。
第一种给我的感觉:
- 如果不拿只笔做记录的话就会被他的话带蒙圈。差评!(2元以下的好评返现,也改变我差评的决心!)
第二种结合结构化思维的原则分析:
- 自上而下,这样听者就先确定了开会时间。(如果对方周四11点出差,就会直接拒绝,可以节省了后面的说明。)
- 层次清晰,能参加会议的人和会议室的占用情况分开来说,逻辑清楚。
- 结构简单,总-分结构,先结论后原因,对方容易理解和接受。
- 重点突出,结论占了整段话的1/3,后面的原因尽量压缩。
总结
了解到结构化思维的好处之后,再概括几个小窍门:
- 不要用自己想问题的顺序,而是用对方能理解的顺序,也就是结论先行
- 清楚自己的目的,以终为始,说的话都要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 讲之前先画逻辑树,梳理自己的逻辑,将同一内容的论据整理到一起避免交叉
- 控制自己的发言长度,结构和内容越简单越好,时间越短越好
- 重点突出,其他一笔带过
- 多思考,多总结,将每一次对话都当作教材,反复体会
练习
假设你有30秒的时间与BOSS乘同一部电梯,在这段时间里你如何向他介绍项目进程与情况?
![](https://img.haomeiwen.com/i2171326/5dca4959d0bca77c.png)
“别说话,吻我!”——结论先行,层次清晰,结构简单,重点突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