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758664/e4b68c9655de4e51.jpg)
《蛙》以写信和剧本的形式,描写了以计划生育为背景的一系列荒谬故事。故事看似荒谬,但却是当年社会上的普遍现实。在回忆中,可以记起墙上的那些标语“只生一个好”、“生男生女都一样”……想必这些标语都是在宣传计划生育吧。
中国的计划生育实行三十年来,的确减缓了人口增长的速度,但在执行这“基本国策”的过程中,确也发生了许多触目惊心的事件。中国的问题非常复杂,中国的计划生育问题尤其复杂,它涉及到了政治、经济、人伦、道德等诸多方面。但那是历史,历史是只看结果而忽略手段的,就像人们只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许多伟大建筑,而看不到这些建筑下面的累累白骨。
莫言写的这部小说《蛙》,让我看到了长城和金字塔下面的白骨。读完这本书,我想说说两处让我落泪的地方。首先是“王仁美”之死。王仁美是“我”的妻子,她性格豪爽,是个敢爱敢恨的女人。生完女儿后,她很想再要个儿子,于是偷偷找人摘了环,然后她如愿怀孕了。但是“我”是吃公家饭的人,如果一旦发现妻子怀孕,那是要丢饭碗的,那一刻,我怯懦了,劝她流掉孩子。但是,女人对孩子的爱,是男人不能体会的。她躲到娘家,但是当时负责计划生育的姑姑便追到她娘家,想尽办法逼她现身。拔邻居的树,拆邻居家的门,告诉邻居他们是受了王仁美的牵连。邻居哭天喊地,敲门让她出来。这么一折腾,王仁美不想牵连邻居,走了出来。行医几十年的姑姑说亲自做手术,让她放心。手术前,王仁美和“我”聊天,她没有哭,还说挺感谢我的。她进手术室的那一刻,我鼻子一阵酸,心中空空荡荡。坐在走廊里那条落满尘土的长椅上,听到手术室里传出金属碰撞的声音。我想象着那些器械的形状,似乎看到了它们刺眼的光芒,似乎感觉到了它们冰凉的温度。王仁美死了,尽管姑姑从自己生上抽了600毫升的血输给王仁美,但是她还是离开了。姑姑的双手沾满了王仁美的血和那未出生的孩子的血。
我看到王仁美的死,心疼地哭了,生命就这样结束了。那个还未见到这个世界的婴儿也随着母亲一起离去了。计划生育政策下,计划之外怀孕的,掘地三尺也要给她找出来,然后拉上冰冷的手术台。那可是一个即将与这个世界见面的生命呀!其次让我落泪的是姑姑的忏悔。姑姑是妇科医生,以前是村里的活菩萨,为产妇接生无数。后来是活阎王,负责计划生育后,又亲手葬送掉了几千个没有来得及和世界见面的婴儿。姑姑怕青蛙,蛙和娃音相近,青蛙的叫声也像刚出生的婴儿一般。那些青蛙的叫声似乎就是婴儿在讨债。虽说当时的她生不由己,为了国家为了党,来执行这些任务,但是她一直活在愧疚和忏悔之中。后来,她嫁给了郝大手,郝大手帮她一起捏那些逝去生命的泥娃娃,姑姑把他们供奉在自己的家中,作为一种自我的救赎。
世事变化,沧海桑田,许多当年神圣得要掉脑袋的事物,如今都成为笑谈。也有些人,犹如电光一闪,没留下任何痕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