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飞的成长书屋
解决问题,用这套方法就够了

解决问题,用这套方法就够了

作者: 小飞学长 | 来源:发表于2020-12-16 14:26 被阅读0次
    image

    1

    有朋友吐槽,一天感觉都没干多少,时间就过去了。时间不够用,怎么办?

    时间不够用,之前已经分享过,新来的朋友请先看这篇(时间管理,看这篇就够了)

    在和他深入沟通之后,才发现,这根本不是时间不够用的问题,而是对解决问题缺乏一定的方法和步骤。

    很多时候,时间不够用只是一个表象。人们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时间不够用的本质是什么呢?

    分不清大小多少,轻重缓急。

    也就是说,时间不够用的背后,是我们不清楚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之前在公众里面分享过(缺少这个底层逻辑,聪明人也会做蠢事),人类的大脑是一个认知吝啬鬼,它总是不喜欢消耗自己的东西,比如不会主动去思考难题,也不愿意主动去消耗大量的ATP(身体活动需要的能量)。

    相反地,大脑倒是不会拒绝和舍弃任何东西。

    因此,大脑不会有意识地减去我们遇到的一切事事物物。尽管有时有些问题本来就不是问题,也不是立马需要处理的杂碎,但大脑总是喜欢把它们都收为己有。

    前面已经分享过,大脑的认知资源包括显性认知和隐性认知。(忘记的朋友记得复习一下哈)当隐性认知异常增多以后,显性认知受到挤压,人就会感到很疲倦,不能集中精力处理问题。

    因此,了解大脑对问题的全盘接受还是很有必要的。

    image

    2

    我们总是在说“问题、问题、问题”,那究竟什么是问题呢?

    问题:是指理想结果(暂用R2表示)与现实状况(R1)之间的差值。

    这就和数学中的最大数(max)与最小数(min)之差,叫极差一样。

    好了,问题的定义有了,也就是“问题”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接下来要看的是什么呢?

    没错,我们还得来弄清楚,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问题是理想结果和现实状况之间的差值,那这个差值是如何产生的呢?

    接着,我们又有了以下两个问题:

    1,我的理想结果是什么?

    2,我的现实状况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image

    举个例子,我对自己公众号的理想人数是至少有1000人,也就是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先去影响这一千人中的500人、200人或者100人,把所看过的好书都分享出去,与更多的人以书为友。

    但我的现实状况是什么呢?后台显示,200人不到。

    这样一分析,那我这方面的问题就已经找到了。

    同样的,在界定我们的问题之前,得明白这样一件事:

    我怎样去定义我的理想结果?

    ,****我的理想结果是什么?

    不同的目的,呈现的结果(问题)就不一样,那解决方案肯定是不一样的。

    请注意区分“快去做”“做快点”之间的区别。

    3

    经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如何找到自己所真正需要面对的“真问题”。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这里提供 一个分析问题的方法,360度审问法:

    上边原因,下边结果

    左边正例,右边反例

    中间填上初始问题。

    image

    在数学计算中,用得比较多的是因式分解,只要得到相同的结果,计算路径可以是不同的。

    例如,2 x 5 =10,2+8=10 ,3+7=10,.......

    同样的,我们可以把问题进行分解,这里就要用到很经典的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方法了。

    MECE :无遗漏,无交叉。

    但问题那么多,我们如何才能尽可能做到MECE呢?

    去寻找那些互斥的概念。如上-下、内-外、有-无、现状-未来、真-假等等。

    有一条需要注意的是,分解不是漫无目的分解,而是以解决的问题为导向。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找到最关键的、最核心的因素。

    那问题又来了,什么是最关键、最核心的因素呢?

    重要和不重要。

    更粗暴一点的说,如果缺少它,这个项目会不会死?

    这样,经过缜密分析,我们就找到了核心要素,接下来就是选择那些我们可控的因素去解决问题。

    什么意思呢?还是拿公众号来说,现在可替代打发时间的产品太多了,像抖音,短视频这些突起大军,公众号越来越难做,读者看的人越来越少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些就是作为自媒体人所不可控的。

    那可以控制的是什么呢?增加产品和读者的交互,更新自己产品线,以及同样做一些有趣有料的短小视频,这样在快节奏的现在也能融入到群体中去。

    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有一条很重要的是,警惕****“启发式加工”

    什么意思呢?大脑这个认知吝啬鬼,默认启发式加工。它是一种自动化思维,偏好那些“软的”,易得性的答案和思考。

    image

    为了应对认知吝啬鬼,人们总结出了5Why提问法。(详情请阅读:“二八”法则道出本质,“四象限法则”干出实效

    what:是什么?

    why:为什么?

    who:谁负责?参与人员?

    when:什么时候?

    where:地点?渠道?

    总之,要按照需要解决的问题去分析。把一切思考,建立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然后做假设检验要是不这么干, 会有什么后果?

    时常问自己、或者对方:真实需求是什么?

    4

    简单地总结一下,问题解决的通用流程是:

    1)定义问题(what)

    2)找出原因(why)

    3)选择对策(how)

    当然了,我们在全面掌握一个概念,一个知识点时,同样可以采用WHAT-WHY-HOW(WYH模型)分析法:

    what,它是如何定义的?

    why,它是如何形成的?

    how,它是如何应用的?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例如,在管理活动中有这样一句很重要的口诀:时、地、人、事、物。

    它们分别对应参加时间(when)、举办地点(where)、参加人员(who)、做什么事(what)、需要什么材料物品(清单)

    这些都是WYH模型以及5W1H模型变种。最重要的是,WYH模型,可以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

    这套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imag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决问题,用这套方法就够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gn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