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比较认可这句话:不按你想的方式去活,就迟早要按你活的方式去想。
今天说说我的理解。
一.
由于对该话的持续忌惮,我在20-30岁这十年,基本上使出了最大的体力和能量在折腾。
并非因为青春就该折腾这种政治正确,仅仅是实现了内心深处的声音罢了。
内心有这种声音,无非崇尚“生命就是精神流浪。”
从大处讲,在语言学领域不断换,在工作领域不断换专业,实习在上市公司做管培,后来开公司,然后做人事,最后销售,殊途同归都到了管理层。
当经理,当老板,当模特,做过合同招过人,打过官司办过证,跟小商贩交朋友,甲乙方来回做,学问时进时退,生意有挣有赔,在顶级学府的教室听过课,也在天寒地冻的陌生城市挨家挨户陌拜过。
现在看来,都不精专,在有些人眼里是满满的弯路,但给我往后30+的人生如何精专,广开思路。
从小处讲,我不愿每天吃一样的食物,写东西要移步换景,看书要几本书不断切换。
形式上的稳定对我没价值,尝试够了内心的笃定才是长久。而人和人又为何要活成一样?
没办法,我就这德性。
但盲目的自信显然无法长期支持这种厚脸皮。只能说,给我撑腰的势力,是多年来不为人知的收获。外人只看见我的四处奔波,换身份次次归零的狼狈,只有我自己背过身去,看见两只手满满当当拿不下的积累。
二.
不过这一切不可能上来就有脚本。我生活中很多时候也是不敢冒险的怂人。
多个事例告诉我们,人的胆儿越肥,才能胆儿越肥。多数冒险者只不过是决心和别人不一样了头一回,后面,是环境推着他越走越野,逐渐自己模糊的个性被发现、被印证、被强化。
三.
生活过得比较丰富、自定义程度高的人,思维也灵活,往往是身边人的脑力担当。生活长期单调被动的人,容易钻牛角尖,比较轴。
大家都希望自己脑子里有新意,羡慕别人怎么老能剑走偏峰,不落俗套,若生活方式缺乏个性,思想、语言上的个性怎么守得住呢?
余秋雨曾这么形容活法:尴尬的中年人天天节衣缩食,不苟言笑,忍气吞声,都是为了争取一个有资产,有自由的老年。可我们无数次看到了一个窝囊的中年,抵达不到一个欢快的老年,正像一道江流,一个浑浊的中游,不可能带来一个清澈的下游。
青年到中年也是如此。因为最终是我们的个性,被浑浊的活法彻头彻尾地改变了。
多年来我体会到,凡加持我们的,都容易奴役我们。
人生活是为了拿有限性命搏个充实快乐,获得存留于世的独家记忆与思考,而不是为表演生活而遭受罪责。我从小被要求保持书桌、抽屉整洁有序,定期检省直到现在,不是为了过上别人眼里的精致生活,而无非是因为不这么做,工作上也难以逻辑严谨;
一众“优秀人士”保持运动方式,并非因为私教、半马是精英标配,他们的运动早就超越了减肥和健康的层面,不过是运动激发人进取心,是身体层面最快的正向反馈,这反倒使人更有耐心做个长期主义者。
愿我们时刻记得,食物、旅行都能拍照发朋友圈,唯独自由不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