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倡导自主学习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
广义的学习泛指人类的学习,狭义的学习专指在教育情境下的学习。
学习是学习者为适应环境发生的变化。人在应对环境时,学习就发生了,不接触环境的学习是没有的,试图隔离学习者与环境的关系,学习是不会有效性的。
学习是因经验而起的变化。学习必须经历一个变化的过程,原有的经验是继续学习的基础。学习是学习者在行为、能力、心理倾向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狭义的学习是指教育情境中的学习。教育情境中的学习具有间接性、目的性和系统性。
学习行为的本源是激活内需。假如,你吃完饭后,又有人请你赴宴,你的反映是什么?“自主学习”学习方式的第一问题,就是需要问题。需要是学习的发源地,学习的起点是需要。
动机是学习的直接原因,当需要转化成动机时才能“美梦成真”。
学习动机的产生依赖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条件,内在条件即一定强度的学习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的刺激。
好的学习习惯是自主学习的最好保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的最好保证。养成习惯是终身学习的保证。
习惯是动力定型。认真的学习态度,以学习为乐趣,自觉地看书、写字,积极动耳、动眼、动手、动口、自觉地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等,都是比较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好的习惯,需要做到:明确训练的方向、制定训练的规范、施加必要的约束、调动内在的驱动力、坚持一定的时间,抓住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