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
《渴望生活·梵高传》:生命最后的自拍照

《渴望生活·梵高传》:生命最后的自拍照

作者: 爱吃面条的面条公主 | 来源:发表于2018-12-03 23:52 被阅读66次

你一定听过这么两句话,一句是“画家几乎都是死后才出名的。”还一句是“画画是很费钱的事,没钱慎重。”听到这里是不是马上打消自己脑子里想要画画的冲动了?

梵高就是这样一位生前默默无闻死后才出名成为伟大画家,在他37年的人生中,最后7年时间基本上是在画油画。而一年里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画自画像,喜欢画自画像的画家不少,梵高是其中之一。

就好比我们的手机里有很多的自拍照,现在的自拍照没有经过修图美颜,就感觉像是在裸奔,基本不会晒出来。有心理学家解释说,修过的照片,能更深层次地反映出我们内心真实的自我,或者说表现出那个想要成为的自我。

梵高一生画了90多幅的自画像,每一幅都是他心情的写照。通过画自画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困惑和折磨,了解梵高,必然要了解他的自画像。其实画自画像属于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需要与照片里的自己不同,要更深层次的表现。要想知道梵高一生的绘画演变和成长变化,可以把这90多幅画连起来看。

在他生命中最后的一幅画就是自画像,名字叫《没胡子的自画像》。这是梵高自杀前最后的一幅画,是关于梵高和他母亲的故事。那段时间里,梵高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母亲了,他想在母亲生日的时候,把这幅《没胡子的自画像》送给母亲。

《没有胡子的自画像》1889

现实生活里的梵高是有胡子的,在这幅画里他把自己想象成没有胡子的样子。脸看起来有一点肉感,脸色红润头发也利落整洁。嘴角微微地上扬,有种想笑又装着严肃的感觉。想象一下你内心有点难受,但是又想微笑的感觉就是如此。

画面里他穿着一件浅蓝色的外衣,双肩看起来有点不太自然,侧向了一边,像是在掩饰着什么。那他要掩饰什么呢?对,就是他自己割掉的耳朵。

远游的孩子都有这样的心思,想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给父母和家人。梵高也不例外,所以他才在画上去掉胡子、给自己好一点的脸色、展现一丝微笑、把残缺的耳朵遮掉,微微侧身,把完整的自己呈现出来,想给母亲一个好的印象。

然而在完成这幅自画像后,他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1890年7月28日,梵高从旅馆老板那里借来一把手枪,像往常一样带着画架到户外写生。在他喜欢的金色麦田里,放下了陪伴多年的画架,一声枪声,一群乌鸦受了惊吓而飞向上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离开了人世间。

梵高的死,受到很多人的热议,也有人认为梵高是他杀。然而逝者已矣, 梵高在短暂的一生,创作的2000多幅作品,给无数以鼓励和借鉴。这简短的绘画生涯,就像留声机一样,把珍贵的艺术作品留在人世。

每一幅画作通过画面和色彩深切地表达着他内心的狂和热。

相关文章

  • 《渴望生活·梵高传》:生命最后的自拍照

    你一定听过这么两句话,一句是“画家几乎都是死后才出名的。”还一句是“画画是很费钱的事,没钱慎重。”听到这里是不是马...

  • 渴望生活—《梵高传》

    1. 记不清楚到底花了多少天才读完欧文斯通的《梵高传》,合上书,打开笔记本,在标题为“我所读过的世界上最震撼人心的...

  • 渴望生活---梵高传

    读完这篇文章时,热血沸腾,有一种立马买张机票杀到荷兰的冲动,去亲眼看一看梵高生活的地方和在那个地方曾经的一群飞蛾扑...

  • 梵高传——渴望生活

    梵高传——渴望生活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k2Mzk5MQ=...

  • 《渴望生活·梵高传》

    梵高说:“我不是一个城市画家。我不是属于这儿的。我是一个农民画家。我要回到我的田野里去。我要寻找一个太阳,它热得把...

  • 《渴望生活》梵高传

    渴望生活——梵高传》是美国传记作家欧文·斯通的成名作,是其年仅26岁时的作品。欧文·斯通认为,最能打动读者的不是名...

  • 渴望生活*梵高传

    欧文·斯通(Irving Stone,1903-1989),美国传记作家,生于加利福尼亚。像他的同乡杰克·伦敦一样...

  • 好书推荐

    《渴望生活:梵高传》是一部描写梵高生前的职业、情感生活的回忆录。在职业线上写了梵高从画商到传教士,最后走向绘画道路...

  • 《渴望生活——梵高传》读后

    《渴望生活——梵高传》这本书,终于读完。 读到最后梵高去世的章节,潸然泪下。这本书是女儿买的,她早已读过,听见我哭...

  • 一家三口的日常———梵高?饭糕?

    最近在读渴望生活——梵高传 然后出现的一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渴望生活·梵高传》:生命最后的自拍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jp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