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Step
旧式家庭里开出的一朵奇葩
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志趣相投
林徽因的桃色绯闻:徐志摩和金岳霖
林徽因的主旋律:一位专业大师
生命中的艰难时光
林徽因的多彩成就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传》封面上有一行话,“全面呈现林徽因,为了爱和信仰无与伦比的一生”.
林徽因一直被过度讨论了,当我们在说起林徽因的时候,到底在说些什么呢?
是她的感情生活,她的人间四月天,还是她的太太客厅?如果对她的认知到这里就为止了,那对林徽因先生太不公平了。
我也常常在网上看到大量的文章,会打着“民国三角恋”和“小资代言人”的调调,把林徽因“口水化”。这种误会要么是没读书,要么是不正直。但要坦白地承认,我也曾经这样轻浮粗暴地对待过林徽因,我对她的认识转变也有一个过程。
起初听说林徽因是因为她长得美,是民国著名的女作家,但我对她并没有足够的了解。都是听到八卦说徐志摩因她而死,金岳霖因她终身不娶。那就有了好奇心。
所以我到图书馆里找到一本《林徽因诗集》,书里有她的黑白照片。哇,真的很美,那是一个没有图像处理软件、没有浮华到过度包装的时代,也没有美颜。她是自然和典雅的,而且完全是东方感的美人,就是像珍珠一样莹润,她不是那种艳光四射的人。
那么她的作品怎么样呢?比如那首:“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读了以后很失望,心里想,这怎么能算写得好呢?果然是因为她长得好看吧?就给她定了一个标签:这是个风情万种的民国女子。现在看来,这就是我的年少无知。
我是怎么样开始了解她的呢?有两个契机。
第一,我曾经跟一个建筑师谈过恋爱,和他那些骄傲、严谨、才华横溢的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我突然发现,站在“门外”的很多人对林徽因的刻板印象,是停留在文艺女青年上的。这绝对是天大的误会,她关于建筑学的才华,以及对中国建筑的卓越贡献,被我们大部分人忽视了。
第二就是我见到了两个人。一位是建筑大师张锦秋老师,她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图书馆和大唐不夜城的总设计师。张锦秋老师是梁思成先生的关门弟子,林徽因就是她的师母。张锦秋老师说所有的人都称她为林先生,不管比她大的、比她小的或者是长一辈的人,都这么尊称她。
第二个改变我的人就是梁从诫先生,他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孩子。我采访到他,是因为梁从诫先生一直在推动环保事业。那时候,我已经对林徽因先生有了真正的好奇心。我真的进入到她所处的那个时代,在离乱、烽火连天中,包括不一样的道德中,感受林徽因的人生经历和她所面临的困境,去体会当时的世道艰。那个时候我就大量地读书,发现她这么美,这么柔软;但是又一身的傲骨,一身的灵气。说实话,在跟她同时代的民国女子里,我竟然找不出第二个。
那一天,我就盯着梁从诫先生的脸看,他皮肤很好,温和自然,很真诚地倾听别人说话,教养非常好。我就一直想辨认出,他脸上哪部分是属于林徽因的,哪部分是属于梁思成的。但是很遗憾,那次见面,梁先生并没有多谈自己的父母和家庭,但是梁从诫先生写了一篇长文《我的母亲林徽因》。如果耐着性子把它读一下,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官体验。
它开头就讲,今天的读书界,记得林徽因的人已经不多了。老一辈谈起总说,那是三十年代一位多才多艺、美丽的女诗人。但是对于我来说,她却是一个面目清瘦、非常消瘦的病人,一个忘我的学者;一个用成年人的平等友谊来代替对孩子的抚爱,有时候也脾气急躁的母亲。
梁从诫先生说:三十年代那位女诗人当然是有过的,可惜我并不认识,不记得。那个时代的母亲,我只可能在后来有逐步地了解当年的生活和往事,她在我的姐姐梁再冰长大后,曾经同我谈起过,但也不常讲。母亲的后半生虽然饱受病痛的折磨,但在精神和事业上,她总有新的追求,极少以伤感的情绪单纯地缅怀过去。
至今仍有一些文章,提到半个多世纪之前的某些文坛。从诫先生说:我没有资格评论,但我有责任把母亲当年亲口讲过的、和我自己直接了解的一些情况,告诉关心这段文学史的人们,或许它们会比那些传闻和臆测更有意义。
梁从诫先生的这篇文章,写得非常老实,也很客观。读完他的文章,我又找了好多本传记来看,包括西南联大的一些历史资料,这才真正爱上了林徽因。这个词一点都不夸张,就是爱,这种感情是尊敬,是亲近,甚至是为她热泪盈眶。她和那种矫揉造作的、风情万种的表述是毫不相关的。我看到的是这样一个女人,她坚韧,独立,在智力上和心灵上都非常出众,林徽因最重要的身份不是女作家、女诗人,也不是一个美貌女子,而是一位女性建筑师。但非常可惜,她的这个身份几乎被丈夫梁思成的光芒所掩盖。
在我看来,和她的丈夫、她的朋友们、她的对手们相比,林徽因的过人之处在于,她更能吃苦。为什么这么说?最近有一个学者叫上野千鹤子,非常火,她讲过一段话:“男性的苦和女性的苦,并不是对应的。”为什么呢?
“女性的苦往往来源于她是女性这个事实本身,而男性的苦往往来源于我是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所以在男性群体中,上演着一场谁比谁更阳刚的竞争游戏,这个游戏的背后是要有大量的人默默地付出的,而那些人往往是被遮蔽的。可是男人一旦跳出这个游戏,那就不用受那么多的苦了。”
但林徽因不同。作为一个女性,在她的时代,想要通过跟男人们付出同样的努力,拥有同样的成就,这个难度显然非常大,即便到今天都是这样。所以,现在我们重新再来认识林徽因。尤其是女性书友们,一定会从她的真实人生里收获到经验和启发,怎么样做好选择,过好属于自己的人生,一个人可以怎么样创造价值。
旧式家庭里开出的一朵奇葩
我们来看看林徽因的成长,说说她的成长经历。其实她是典型的旧式家庭里开出的一朵奇葩。
在1904年,林徽因出生在浙江杭州的一个官宦世家,她的祖父叫林孝恂,是个进士,当年的学霸,一直在浙江做官,曾经创办了养正书塾还有蚕桑职业学堂。这就是积了福的人家。他是清朝末年创办新学的先驱之一。
林徽因的父亲叫林长民,是家里的长男,你想那个时候作为老大,男孩子一定是要肩负家里头的责任,而且要耕读传家的。所以呢,林长民在学业上面是非常地努力,他曾经留学日本,英文也很好,是当年一个新派人物了,担任过北洋政府的司法总长。他们家中的几个姊妹也都能诗文、善书法,书香满门。
但林徽因的母亲比较特别,在这个家庭氛围里有点格格不入。她叫何雪媛,是林长民的第二位夫人,他们俩是包办婚姻。何雪媛容貌端正,但是她没有受过教育,不识字,是个典型的旧式妇女,家里面是很有钱的商人家庭,所以她也不善女工,也不会持家,所以嫁过来之后,其实丈夫并不太喜欢她,婆婆也不怎么喜欢她。
直到结婚后八年,何雪媛才生下了第一个孩子,这个美丽聪颖的女儿就是林徽因。她是林长民的长女,一出生立即受到全家的珍爱,但是何雪媛的处境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林长民不久之后又娶了一房夫人,何雪媛从此就更受冷遇了,实际上她过着跟丈夫分居的孤单生活,就慢慢地变成了一个怨妇。林徽因就是在这样一个旧伦理家庭中长大的。
所以后来她的儿子梁从诫先生回忆,这一段童年的境遇对林徽因后来的性格是有很大影响的。她爱自己的父亲,又恨他对自己的母亲无情;她爱自己的母亲,又恨她不争气。她以长子真挚的感情爱着几个同父异母的弟妹,但是在那个半封建的家庭中,人际关系是扭曲的,在精神上也深深地伤害过她。有没有立即脑补到张爱玲笔下的那种旧式大家庭,人的精神其实是非常压抑的,而且很容易变态。
经历了这一切,她后来的一生中,很少表现出三从四德式的温顺,但也没有成为什么宫斗戏里面充满心机的戏精,她是在不断地追求人格的独立和自由。
林徽因两岁那年,她的父亲到日本留学,在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法律,林徽因和自己的母亲就跟着祖父母生活。所以在她幼年的记忆里,父亲是那个常年不在家的人,只是一封封从日本寄回来的信。信都是写给祖父母的,信中抨击时弊、谈论政治、抒发抱负,但它跟家庭没什么关系,林徽因和自己的母亲就在父亲信的末尾一笔带过,只有一句问候。
在林徽因长到12岁的时候,由于父亲林长民不断地升迁,他们一家从杭州搬到了上海,又迁居到了北京。所以你看她是见过世面的,生活很优裕,教育又很良好,林家的孩子们个个都美丽大方、文雅出众。她们常常穿着校服出现在别人的眼中,是典型的五四时代女学生,那种中式的偏襟立领琵琶扣,圆摆的上衣,西式的及膝的百褶裙,深色丝袜,黑色带盘的皮鞋,我们在那种老照片上常常看到。这些女孩子们典雅秀丽,又显得很洋气,走在大街上别人也都纷纷地回头看。
林徽因在其中更加出色,她小的时候身体不好,多病,看上去就很瘦弱;但是非常聪明,姿容秀丽,梳着两条细细长长的辫子,笑起来有两个深深的酒窝。林徽因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父亲不喜欢母亲,母亲的心里很苦,常常背着人哭,她本来还有一个同母的妹妹,但是不幸地夭亡了。
后来,父亲在上海迎娶了年轻貌美的三夫人,叫程桂林。从此,林徽因年仅31岁的母亲,就彻底地被遗忘在大宅门里的后院。林徽因只要一去前面的院子,返回来就听到母亲的数落,母亲边数落边哭,哭自己命苦,然后说你怎么不体贴我,怨自己的丈夫冷漠无情。这当然让天生敏感的林徽因倍感痛苦,就是左右都不对,在夹缝里,这肯定是原生家庭阴影吧。
可是林徽因完全没有按照通俗小说的路数,活成了一个不健康的人,她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么生机勃勃。她用写作来治愈自己,她用读书来治愈自己,努力学习,坚持走出家庭的阴影,走向辽阔的新世界。
在少女时期,林徽因就和几位表姊妹一道,在上海和北京的教会女子学校中读过书,并且她非常地努力,憋着一股劲儿,跟随那个时候的外国教员学了一口相当流利的英语。学英语为什么?就是为了够得着更大的世界。
1920年发生了一件事。林长民在北洋官场中受到排挤,他被迫要出国“考察”,那这个时候他就决定要带着16岁的林徽因同行。他们住在伦敦,同时到一些国家去游历,林徽因还考入了一所伦敦女子学校去暂时读书。那你说,家里头孩子其实挺多的,怎么会带着林徽因出门呢?
首先在异国,林徽因能够照顾自己,她不是父亲的拖累,你看,这就是生存能力。第二,林徽因英语好,所以能够迅速融入当地的环境,还能给父亲做小助手,这你就能看出林徽因的格局。小小的年纪,她用学习、用游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和她同时代的女性中,其实也会出现“娜拉”式的叛逆。之前我们讲过鲁迅先生的作品,提到过鲁迅先生有一个演讲——《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先生作品中的女学生子君也是新女性,她跟涓生恋爱,恋爱失败了,为什么呢?这就是子君们的悲剧,她只有新思想,但是没有生存能力,就没有办法实现经济和精神真正的独立。所以一旦出现问题就爱情垮了,所有的一切都崩塌了。
这就提醒大家,即使能够暂时地逃脱旧的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企图开辟新的生活,但最终如果不能靠自己的能力走出来,其实还是会面临严峻的考验。
林徽因就不同了,所以说她是旧家庭开出来的奇葩。她没有陷落在父母的爱恨纠缠中牺牲自己的人生,她也不抗拒父辈们对自己人生的安排,跟从父亲远游欧洲,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接受长辈的安排,但是又保持了对于东方传统和文化的信念。
她和梁思成相识、相恋、相爱,最终相伴终生,好多人说哎呀,林徽因似乎在人生的岔路口一直是听从安排,但这些安排又成就了她,命太好了。其实哪有白白来的好命,深层原因在于什么呢?
首先,林徽因始终有坚定的个人意志,她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干扰。其次呢,她的性格非常地知好歹,懂感恩。所以在她面前,光明大道始终只有一条,她就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路走。无论身边有多少著名的男人们包围着她,但林徽因始终能够保持自己的价值,思想独立、经济独立;而且她诚实果断,并不纠缠于小情小爱,不算小账,最后能够承担代价。这让我在读完她的传记之后非常地佩服。
在和父亲游历欧洲的时候,林徽因阅读了大量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这也唤醒了她对生活的种种体验,也为她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
在伦敦的时候,林徽因赞助的房子的主人是一位女建筑师。她和这个女建筑师成了好朋友,她们一起出去写生、作画、大量地交谈。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林徽因知道了什么叫作建筑师,他和盖房子的人有什么区别;然后她也懂得了建筑跟艺术的密不可分,这就激发了她对建筑的兴趣。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大家根本不知道建筑师是干什么的,在整个中国都没有这个专业,所以林徽因是率先睁开眼睛来看这个行业的人。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志趣相投
林徽因和梁思成认识得非常早。梁思成当年在清华学堂时代就表现出相当出众的美术才能,他致力于雕塑艺术,后来决定出国学建筑。林徽因呢,她早就喜欢这门专业了。所以有没有发现,命运的伏笔就是志趣相投呀,所以两个人相遇以后就很谈得来。
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珍爱,对造型艺术也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又非常不同。比如说梁思成喜欢动手,擅长绘画,擅长木工,酷爱音乐和体育。他生性幽默,但是做事情是非常理性的,有条不紊,按部就班。林徽因是有文学家式的热情,灵感一来,兴之所至,常常可以不顾其他。所以他们又有互补的那一面。
从英国回来之后,这两个年轻人来往就更多了。梁思成的父亲就是梁启超先生,他和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也是好朋友,他们两个看在眼里,就认为:哎呀,要能结个亲家,那真是太好了,非常相当。
读到这里,有没有想起我在讲《红楼梦》的时候提到一点:贾母那个老太太,她在看才子佳人戏的时候非常不高兴,说这都胡编乱造,真正的大家闺秀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跟一个男人私定终身呢?她身边有那么多人看着,白受了教育了。
在林徽因、李清照这些人的身上,我们都能看到,大家闺秀的内核是什么?她不是守规矩,而是有见识。这意味着她不会随随便便地动心,也不会随随便便地承诺,只要承诺了就风雨同舟,绝不退缩。
对照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感情,我们会发现,这两个年轻人也根本不是简单地顺从父辈的意愿,那是真的彼此有感情,建立了亲密的联系,然后才能会自然而然地发展成为终身的伴侣。
在1923年的5月,正在梁思成准备到美国留学的前夕,他出了一次车祸,非常严重。他的左腿骨折,而且脊椎受了严重的伤害,给他留下了终身的痛苦,这就让他的出国推迟了一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林徽因是对他不离不弃的。不久,林徽因也考取了半官费的留学。
你发现了吗?她并不是跟随别人出去,她自己就有能力,还承担自己的一部分学费,然后两个人结伴到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去留学。梁思成进入了建筑系,林徽因也想进这个系,但是当时这个系根本不收女生,所以她就改入了美术学院,但是进修的都是建筑系的课程,后来还被建筑系聘为辅导员。所以你看人的命运,有的时候都是靠自己搏来的。也可以看出林徽因的性格是柔中带刚,重要的事情她绝不妥协的。
在1925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就是一场军阀混战中,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死于非命,林徽因此时正在留学,精神受到很大的打击,但是她也并没有因此中断学业。
在1927年,梁思成获得了宾州大学建筑系的硕士学位,林徽因获得了美术学院的学士学位。然后他们一道在一个著名的美国建筑师的事务所里工作过一段时间。你看,这是同事的友情。
不久,梁思成又转入哈佛大学研究美术史,林徽因到了耶鲁大学戏剧学院,随贝克教授学舞台美术,始终两个人是势均力敌的。据说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位在国外学习舞台美术的学生,后来这也没有成为她的专业,是她的一项业余爱好,但她始终是一个戏剧爱好者。
这个期间就发生了一件事,能看出业余爱好也会给人带来非常大的快乐。
1924年,印度著名的诗翁泰戈尔到中国来访问,是应了梁启超和林长民的邀请,林徽因是全程陪同的唯一女性。我们还看得到泰戈尔和林徽因的照片,你会说,为什么是她站在白胡子的泰戈尔的身边?因为林徽因曾经用英语串演过泰戈尔的名作《齐德拉》。在30年代的时候,林徽因还写过很多话剧,所以她跟这些人有话说,她又英语流利,有见识,这就叫作志同道合。所以真正伟大的相遇,一定是发生在高度相同的灵魂之间的。
泰戈尔在北京的这段时间日程安排得很满,出席了很多欢迎会、座谈会,到北大、清华、燕京几所大学里面做演讲,他还跟末代皇帝溥仪见了面。林徽因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伴随在泰戈尔的身边,参加了所有这些活动。当时的报纸上面刊登照片,然后就有这样的记录,说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并肩而行,再加上还有一个人长袍白面,就是徐志摩。这三个人站在一起,就像松竹梅三友图,所以当年林徽因的魅力就征服了很多人。
在1928年的3月,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加拿大举行了婚礼,林徽因不愿意穿那种西式的白纱礼服,她觉得这个不是我应该穿的,但是又没有中式的礼服可以穿,她就自己设计了一套婚纱,是东方式的戴着头饰的结婚服装。这张照片很著名,我们现在去看也觉得好美。所以你穿什么样的衣服,你就是什么样的人,衣服打扮是能够看见一个人的审美和个性的。
林徽因的桃色绯闻:徐志摩和金岳霖
说到这儿你就说:哎呀,他们两个人终成眷属了。那林徽因跟徐志摩,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一段八卦流传太广,不能回避,我们就来认真地讲一讲。
梁从诫先生的回忆里面说得很详细。1920年,林徽因16岁,在伦敦就认识了徐志摩。徐志摩当时24岁,已经结婚了,他是林徽因父亲林长民的忘年交。当时徐志摩在美国学过两年的经济,然后转到剑桥去学文学,那首著名的《再别康桥》就是这个时期写的——“轻轻的我来了”。
当年和徐志摩一同去林长民家拜访的先生叫作张奚若,多年以后曾经对梁从诫先生说:“你们的妈妈当时梳着两条小辫子,差一点把我和志摩叫叔叔。”所以就能看出,其实徐志摩在林徽因的印象中是一个长辈。因此当他以那种西方式的热情,突然对林徽因表示爱慕的时候,林徽因在精神上、思想上其实都没有做好准备。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所谓的爱情迸发。
林徽因后来提到过,说当时她是一个旧伦理教育熏陶下长大的姑娘。有人传说她去跟一个比自己大八九岁的已婚男子谈恋爱,在她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她当时清楚徐志摩追求自己,她也很喜欢和敬佩这个诗人,尊重他表露出的爱情,但林徽因自己有一个很清醒的分析。她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个人。
不久之后,林徽因回到中国,徐志摩还在英国,他们就没有什么密切的交往了。等到1922年,徐志摩也回到中国。那个时候,林徽因已经跟梁思成的关系非常亲密,后来这两个年轻人又双双地出国留学,那和徐志摩就更加没有了直接联系。在林徽因和梁思成留学的期间,徐志摩离婚再娶陆小曼,这就成了当时的中国文化圈子里头几乎人人皆知的事情。
直到1929年,林徽因和徐志摩在北京重新相聚。那这个时候,林徽因已经不再是梳着两条小辫的小姑娘了,她在各个方面都已经非常成熟,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感情显然也超越了那种浪漫的幻想,它变得沉着而且深化了。应该说,徐志摩还是非常地喜爱和欣赏林徽因的,他是一个真挚奔放的人,他所有的老朋友都喜欢徐志摩。林徽因也很珍重徐志摩对自己的这份感情。她后来也公开地回应过,说徐志摩的情绪中有时候也露出某种俗气,她并不欣赏,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彼此成为知音。而且徐志摩也一直是梁思成的挚友。
好多人会以为,徐志摩的那首《再别康桥》是写给林徽因的情诗,但这没有证据,基本上是流言。林徽因曾经说过,徐志摩有一首著名的小诗《偶然》,的确是写给她的。而另一首叫《你去》,徐志摩也曾经说明这是为林徽因而作。这是在徐志摩飞机失事前不久的事。这两首有代表性的小诗,如果你去读一读,就能体会出他们之间感情的脉络,其实比外面那种八卦和传说要崇高很多。所以读过这本《林徽因传记》,你就知道,林徽因身上的种种桃色绯闻大部分是捏造的。
还有一个人也不得不提,就是金岳霖。大家在说起林徽因的时候,就常常提到金岳霖先生,说他为了林徽因终身不娶,还把家搬到了梁思成和林徽因家的旁边,常常三人行。事实果真如此吗?
金岳霖和林徽因之间确实彼此都萌生过好感,林徽因也从来没有掩饰过,她非常坦诚地告诉自己的丈夫梁思成说:我好像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该怎么办。梁思成怎么反应呢?
首先他非常感谢林徽因,没有把自己蒙在鼓里,而是很坦率地一起来面对这件事,这个才叫命运共同体。那第二,他从林徽因的角度出发,考虑她和谁在一起更幸福,表明一个态度,无论你怎么选择我都尊重你。看到这里,我还挺感动的,我觉得林徽因眼光真好,她选伴侣首先看的是这个人的品质。
金岳霖知道了梁思成的态度,然后金岳霖就主动提出来:我要退出,因为感受到了你们之间感情的那种深切、不可分割。
那金岳霖是不是就此为了林徽因终身不娶呢?如果你读一读书就会发现,他本来就是不婚主义者,他终身未娶,但是他始终有同居的女朋友,所以林徽因是不能够背这口锅的。最终林徽因跟梁思成是白头到老的,但她在婚姻中始终保持着成长,也保持了自我,也确实经过了很多的历练,她还是一个完整的人,并不是某某人的妻子。
在事业上,林徽因给了梁思成很多的帮助,而且她自己成就就非常高。如果我们来讲林徽因,只看她的婚姻和爱情,只看她的文学创作,那就都片面了,它不是林徽因生活的主旋律。
林徽因的主旋律:一位专业大师
林徽因的主旋律是什么呢?一位专业的大师。
在1928年的8月,梁启超在国内为梁思成联系好了,到沈阳东北大学去创办建筑系,担任建筑系的教授。本来梁思成还有一个选择,也是梁启超联系好的,就是到清华大学去工作。但后来梁启超就告诉他,你应该去沈阳。他写了一封信,说东北那边建筑事业将来有大发展的机会,比温柔乡的清华园强多了;但是待在东北,肯定不比在北京舒服,我想有志气的孩子,总应该往吃苦的路上走。
就这样,梁思成和林徽因都决定了吃苦。他们中断了在欧洲的蜜月,一道经过西伯利亚来到了东北大学。到了这里,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建筑学在中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根本没有合适的教材,他们又不愿意照搬欧美的教科书,要在教学中把建筑学、美学、历史、绘画史这些相关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讲授给自己的学生,所以备课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当时在东北大学的学生们都爱上林徽因先生的课,上林先生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他们就跟着林徽因穿行在古今中外艺术的历史长廊中,书画、雕塑、音乐、语言、佛教、哲学、工程、技术,无所不讲。与其说这些学生们接受到的是历史和学问,不如说他们接受到的是文化艺术的感染和熏陶,那这就是林徽因的魅力。她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点点滴滴,为那些年轻的、易感的、向上的心灵推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工作进行得很顺利,但是东北的气候非常严寒,林徽因本来就体弱,这严重地损害了她的健康。到了1929年的1月,梁启超先生在北京不幸病逝,这一年的8月,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第一个孩子在沈阳出生,是个漂亮的女孩。女儿的名字叫梁再冰,这个“再冰”就是为了纪念祖父梁启超先生,他有一个号叫“饮冰室老人”。
你看,身体柔弱、工作劳累还要生育孩子,想一想,林徽因真是挺不容易的。再加上当时的医疗条件、生活条件肯定不像我们现在这么好,所以林徽因的肺病复发,很严重,她不得不回到北京,在香山疗养。从这以后,林徽因的身体就一直不大好了。
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件对林徽因后来一生的道路有着重大影响的事情。
那就是1931年的4月,梁思成看到日本的侵略势力在东北越来越猖獗,他就愤然辞去了东北大学建筑系的职务。他回到了北京,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专门研究中国古建筑;他还担任了法事部的主任,那林徽因也就在这个学社中担任校理。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从此开始了他们两个人的学术生涯。
在当时,这个领域在中国的学术界几乎是荒原,没有人开拓,从他们两个人加入之后,营造学社就注入了鲜活的现代血液,后来成为中国建筑学界有重大影响的学术研究团体。
林徽因也在这个时候一边做学术研究,一边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她写了很多的诗和散文。但是梁从诫先生讲得很明白,说母亲爱文学,但只是一种业余爱好,往往是灵感来的时候才欣然命笔,更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
对于古建筑,母亲却和父亲一样,一开始就是当作一种近乎神圣的事业来献身的,所以我们评价林徽因不能把她放错了维度,应该把她放在建筑学领域里面去看。但是很遗憾,恰恰在这一方面,由于林徽因先生是女性,她在建筑学方面的成就就常常被淹没在梁思成的光芒中。
在1932年,林徽因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这是一个健康和漂亮的男孩,就是梁从诫先生。起这个名字“从诫”,是为了纪念宋代的建筑学家《营造法式》的作者,他叫李诫,那更是希望这个孩子将来能够子承父业,成为一个出色的建筑学家。那当然,父母所设计的并不是孩子将来要走的路。
从1931年到1937年,梁思成和林徽因一直是学术上密切的合作者,他们的关系更像是同事。林徽因曾经多次跟梁思成以及其他的同事们一起,在河北、山西、山东、浙江这些地区进行古建筑的野外调查和实测,这个就叫作田野调查,是非常苦的。
中国很多有价值的古代建筑,如果没有毁于战火,往往隐没在人迹罕至的荒郊野谷之中,所以才能够得以保存。那当年,你可以想象,林徽因跟着这些男人们去实地考察,他们的交通工具是很原始的,能够有驴子骑就已经非常好了,经常是徒步。而且风餐露宿,不知道下一次饭能在哪里吃、能够住在哪儿,条件特别艰苦。而且要翻很多的山,才能到一个地方去。这种体验,当然对林徽因的思想和感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也能看出她格外地能吃苦、能忍耐。
一个柔弱的女子,她在干一个什么样的事呢?
有点类似于当年玄奘大师决定要去取经,他就是要承受很多路途上的不确定,承受很多的凶险,承受很多身体上面的压力。但林徽因都没有退缩。而且作为一个古建筑学家,林徽因的作风是很独特的,她和其他的人都不一样,她把科学家的缜密、史学家的哲思、文艺家的激情能够融为一体,她就是这么一个不一样的人。
在她眼里,古建筑不仅仅是技术和美的结合,而且是历史和人情的凝聚。所以林徽因所写的关于古建筑的文章,是用奔放的文学语言完成的,甚至嬉笑怒骂,她别具一格。
有人把林徽因跟梁思成做过对比,梁从诫先生就很中肯地讲:“母亲在测量、绘图和系统资料的整理方面,基本功不如父亲,但在融会材料方面却充满了灵感,常常会从别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抓住一个细节,发表极为高明的议论。”
所以那个时期,梁思成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很多都是经过林徽因加工和润色的。那到底谁是谁的枪手呢?梁思成后来常常对孩子们说,他自己文章的点睛之笔,大部分都来自林徽因。
现在回头来看,整个30年代是林徽因最好的年华,也是她一生中物质生活最为优裕的时期,这让她有条件充分地表达出自己多才多艺的爱好和兴趣。
除了古建筑和文学之外,她设计服装,还单独设计了北京大学地质馆。《雷雨》的作者曹禺曾经告诉梁从诫先生,林徽因到南开大学帮助曹禺先生设计过话剧的布景,那时候曹禺还是个年轻的学生。
林徽因特别喜欢交朋友,她热心、健谈,但是从来都是保护年轻人、成全年轻人的,所以她有很多的忘年交。我有时候看到这一段就在想,如果我到了七八十岁的时候,有很多年轻人愿意来跟我交朋友,那得说明我有多有魅力。
林徽因就是这样。她活泼好动,和亲戚朋友们一起骑着毛驴去游香山、西山,然后到古寺中去野餐。她是不爱做家务的,她给别人写信就抱怨说这么多的家务琐事,让她觉得浪费了宝贵的生命,耽误了她本应该做的对于他人、对于读者更有价值的事情。这也说明,其实女性在家务上面确实承担得更多,在学术上面就会分心。
但在梁从诫先生的眼睛里面,实际上,他的母亲依然是一位热心的主妇,一个温柔的妈妈。他在有一段描写中讲:“30年代,我们的家坐落在北平东城的北总部胡同,现在还有。那是一座有方砖铺地的四合院,里面有一个美丽的垂花门、一株海棠、两株马缨花,中式的平房,几件从旧货店里买来的老式家具,一两尊在野外考察中捡到的残破石雕,还有无数的书。”这就是他的父母的生活。
在当年,很多著名的人还有很多青年的学生,都喜欢到林徽因家里面来聚会。每到有空的时候,包括节假日,这个四合院里充满着高谈阔论,笑声喧声,热闹非常。大家讨论诗歌、艺术、中国的未来,林徽因她就用体弱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日常事务。
你看看一个女人,她在当时要相夫教子,要奉养老人,要担心时局的动荡,关心物价的涨跌,要打理家庭中亲戚的往来关系,还要做学术。林徽因从来不把自己的心灵沉溺在家务事中,不管有多么忙乱,林徽因从来不会让自己的心灵沉溺在一个家庭主妇的生活中,她还是尽量地留出自己的价值,然后把时间留给朋友,留给诗歌、艺术、建筑、音乐、绘画。所以当她的眼睛亮闪闪的时候,一定是她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就是要跟朋友们分享自己情绪的时候,这也是林徽因最动人的时刻。
梁从诫先生回忆说:“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整个人都会焕发出奇异的神采,产生一种无法言喻的魅力。”
这个时期,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是非常著名的。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议论,比如说冰心就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讽刺太太的客厅。后来林徽因怎么回应呢?她不发一言,给冰心寄去了两壶醋。你在吃醋吗?很幽默,但我是非常赞同一个女人要把自己的兴趣扩大的。不要困在客厅和厨房,这需要很强大的意志力,包括时间管理的能力,这样才不会被生活的琐碎淹没,能够散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这么优秀的一个林徽因,其实也让梁思成产生过危机感。据说梁思成曾经问过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么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你怎么会选择了我呢?你看,好不安。林徽因说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你准备好了吗?这是什么呀,这其实是决心,我决心要跟你共度一生的。
婚后梁思成就跟朋友们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这不是调侃,这其实是事实,但我也依然觉得很佩服,梁思成那么大的一个学者,在那个年代他是充分肯定林徽因、欣赏自己妻子的价值的,这个就是珍惜。
在1937年的6月,林徽因跟梁思成做了一件事:到五台山考察。他们骑着骡子,在荒凉的山道上颠簸,要去寻访一个寺庙,这个寺庙的名字叫佛光寺。之前敦煌的壁画里面是出现过的,但是大家都不知道这个寺庙现在还在不在,所以梁思成跟林徽因就决定要找到这个纯木质建构的寺庙,来证明中国的建筑史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是很重大的事情,他们就吃了很多的苦。7月初的时候,他们在一个非常偏僻的山村外面,竟然真的找到了佛光寺,并且确证了这个寺庙的大殿就是建于唐代后期的,一直保留到现在。这是当时所知的我国尚存的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物了,这个发现在中国建筑史上非常重要,是爆炸性的,在他们个人的学术生活中那当然也是一个里程碑,非同小可。
所以许多年后,林徽因还常常向孩子们谈起当时那种兴奋的心情。她是怎么样爬到大殿的天花板上,那里有无数的蝙蝠,它们被惊动了以后就扑啦啦地飞起来,那个千年的尘埃纷纷落下;还有无孔不入的臭虫一堆一堆地出现,汗毛都竖起来。可是林徽因就在那里摸索着测量,现在还有照片。我在看到这个照片的时候,一下子就哭出来了,那么瘦弱的一个人,爬在大殿上,当时根本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吊威亚你还有一根绳子,什么都没有。一旦摔下来,这个人就没了。
梁思成先生因为自己的脊椎有问题,所以他就站在下面;林徽因就是长手长脚地爬在那儿,在那里找。她的眼睛是远视眼,就在那里,她发现了大梁下面有一行隐隐约约的字迹,那一行小字就证明了这个建筑的年代,铁证如山。现在看着很动人,这是林徽因跟梁思成事业上的一个高潮。
生命中的艰难时光
可是非常可惜,他们的事业在这之后长时间地被中断了。就在这一年7月的中旬,他们从佛光寺、从深山中走出来,等待他们的消息是什么呢?卢沟桥事变。
历史打断了做学问的人,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炮声越来越逼近北平,林徽因跟梁思成安稳的生活走到了尽头,那个世道既危险又艰难,他们必须尽快离开北平,取道天津,向南方迁移。临上车的一瞬,林徽因觉得自己的心里咯噔响了一下,像是什么地方断了一样,她知道自己被连血带骨地从这里揪出去了。她离开了自己在北平的家,晨光熹微中,一家五口踏上了漫长的流亡之路。
一路颠沛,他们来到长沙。那个时候,空袭警报总是在猝不及防的时候响起,所有人的生命安全都无法得到保证,必须继续往南。他们就去了云南。
从长沙到昆明,要路过沈从文的老家,我们讲过《边城》,湘西的那个小村子。沈从文这个时候在武昌,他知道林徽因和梁思成在逃亡,就一直写信邀请他们到自己的老家小住几天。他们就接受了沈从文的邀请,想要去看看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到那里去休息几天。
一家人走到晃县的时候,就是在湘黔交界处的一个小县城,林徽因病倒了。她感冒了很多天,高烧到40度,这场肺炎对一直身体虚弱的林徽因来说几乎是致命的。当时,整个晃县没有一家医院,到处都买不到抗生素,也找不到可以住宿的地方。等车、挤车,日复一日在山路上行进,就这么拖着林徽因的身体,走过湖南,走过贵州,终于在离云南一天一天近的时候,林徽因觉得自己已经不能够翻山越岭了,就是我过不去了。
在1938年的1月,经过39天的跋涉,林徽因受尽磨难,终于和一家人到达了昆明,结果到了这里,好不容易一切都安顿下来,梁思成就病倒了。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林徽因就接受了一份工作,到云南大学为学生补习英语,每周6节课,虽然不多,但是云南大学离他们的住所非常远,每次去上课来回要爬4个山坡,路上要用很多时间。在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林徽因的珍贵之处,她是从小养尊处优的大小姐,一直被人认为貌美如花,可是在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的时候,面对时代无情的考验的时候,这么一个洋气的人,她可以独当一面,她可以承担各种各样命运发来的明刀暗箭。
所以什么叫作大家?这就是大家的气度,享得了福,经得住苦。
当时面临的事实是物价飞涨,梁思成卧病在床,林徽因的收入要维持一家的生计,其实很艰难。她还得做饭,一到吃饭的时候就为难,在厨房里直转转,说这天家里头什么菜都没有,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那在生活稍稍平稳了一些,梁思成身体好一点了,他就开始准备外出考察了。因为在此之前,他们的这个田野调查局限在华北一带,现在已经到了昆明,就有了考察西南建筑的机会,梁思成当然觉得要全力以赴。可是这个时候你就看出,女性怎么办呢?留在家里,还有孩子。
所以1939年的秋天,梁思成就跟他的朋友们一起离开昆明,沿着闽江、嘉陵江和川陕公路,跑了大半个四川,这一次外出有半年之久。林徽因呢,就带着孩子,支撑着艰难的日子。
所有这一切就让林徽因精疲力尽。长时期以来,她都习惯在思想和感情生机蓬勃的交流中体会到快乐,现在生命变得黯淡无光,被很多繁琐的事情压垮了。她就觉得我是在活着,而不是在生活。这对林徽因来讲其实是非常折磨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清贫,她还有来自心灵上的禁锢。
接下来毕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他们一家又被迫到了李庄,这是一个他们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小山村,可能现在很多书友也不怎么知道,就在四川的边上,他们在这儿整整生活了五年。到李庄后不久,林徽因就病倒了。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能够像一个正常人那样健康地生活着,她始终是贫病交加的,始终是承受了非常大的身体上的痛苦,日子非常晦暗。
我曾经到李庄去看过,我都认为我们这一期节目如果能在李庄录就太好了,希望将来有机会我能到李庄去给大家直播,或者给大家拍一些照片。
如果你到那儿去看那个现场,那么小的房子,非常简陋,其实你就能想象,当年的林徽因坐在炕头上,坐在椅子上,她经历了什么样的生活。但即便是在那样的条件下,林徽因所钟爱的古代建筑艺术,她也并没有放弃她耗尽半生心血所从事的事业。
关于建筑史的学术成果,就像是照亮他们生活的星辰,这是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在动乱的时局中,能让他们安放自己灵魂的唯一支撑。
林徽因当时已经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坐卧和行动了,她总是半靠在床上,让梁思成从史语所给她借回来很多书。她就想着,我躺在床上,也可以帮梁思成翻阅那些典籍,查找资料。就在李庄,她读了大量的汉代历史,她想给梁思成研究汉阙和岩墓一些帮助。她还翻译了一批英国建筑学期刊上的学术论文,还准备撰写关于住宅和建筑的论文。
让她可以绕指柔又百炼钢地坚持下去的是什么呢?就是她的志向和她的爱好。这有多重要!所以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爱好,它可以帮你充实内心,度过很多艰难的时刻,让你忘记外在的一些痛苦和折磨,它就是照亮你内心的那盏灯。
在1946年的7月,时局稍稍好了一点,林徽因和梁思成就回到了北平,梁思成被聘任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主任;林徽因做了那么多的贡献,但是她并无职位,因为她是女性。不过她依然尽心尽力地辅佐梁思成的工作,为清华大学的建筑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个时候,梁思成是非常忙碌的,他要出国参加很多的会议和很多的交流,每一次他出发的时候,都交代系里的年轻教师:我不在的时候,有什么事你就跟林徽因商量。虽然她没有在清华担任教职,但是林徽因把建筑系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而且她的学术成就非常高,所以义不容辞地帮梁思成做了很多的工作。
在建筑系成立和运转的初期,林徽因所做的事情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当时建筑系的年轻教师都喜欢到林先生家里去。在这里,不管是请教教学中的问题,还是谈论生活艺术,都觉得精神上非常饱满、放松、自由。因为林先生是那么有趣,而且她懂得特别多,心里面又纯洁、安静。大家会忽略林徽因当时已经是一个身患重病的人了,他们也根本不知道,一旦他们离开,刚才还双眼放光、滔滔不绝的林徽因,就常常难以支撑,呻吟着倒下,浑身冒虚汗,半天喘不过气来。即便是这样,到下一次家里又来了客人,林徽因依然像没事人一样,兴致勃勃,谈笑风生。
这其实是猛兽的天性,它的伤口是不给人看的,她在别人的面前只展示自己有力量感、有生命力的那一面。
梁从诫先生就说:母亲仿佛是以此作为补偿,为自己无法挽留所剩无多的生命岁月打开一个机会。所以林徽因自己就有一个发光发热的小宇宙,她绝不仅仅是在家里默默地做梁思成背后的女人。
林徽因的多彩成就
我们来看一下她的成就。
1952年的1月到6月,林徽因以《我们的首都》为总题目,写了11篇文章,向人们介绍中山堂、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故宫三大殿、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天宁寺塔、北京近郊的三座金刚宝座塔、鼓楼、钟楼和什刹海、雍和宫、故宫等,这是一系列科普性质的文章,她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启蒙。
在1949年的3月,林徽因被清华大学聘为建筑系一级教授。1949年的5月,梁思成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林徽因被任命为委员会委员。在1949年的9月,林徽因和清华大学的10位教授接受了设计国徽的任务,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是林徽因设计的。在1949年的9月30号,林徽因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梁从诫先生在文章中说:“母亲的一生中有一些神采飞扬的时刻,但总的来说艰辛多于顺利,她那过人的才华施展的机会十分短暂,从而使她的成就和能力好像不相称。”那个原因当然不在于林徽因自己。
在现代中国的文化界里面,林徽因也许可以算上多多少少带有一些文艺复兴色彩的人。她把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文艺的和科学的,人文学科和工程技术的,东方的跟西方的,古代的跟现代的——全部打通,这个就是跨界。而且她的跨界不是在表面上取悦大家,而是在很多领域里面都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她是一个专业的人,梁从诫先生特意提到一点,美国的学者费正清夫妇1979年来到中国访问,曾经专门跟他见过一面,就对他说:“你的母亲的英文,常常让我们这些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都感到羡慕。”她有一本厚厚的书——《图像中国建筑史》,这本书现在是这个专业里面必读的书。前沿的部分,其实一大半都是林徽因的手笔,但署了梁思成的名字。五十年代初的时候,林徽因还试图用英文为汉武帝写一个传,已经开了头,但这后来是她一生中没有能够完成的一件事。
总之,林徽因这样一个人的出现,可以算是现代中国文化界的一种现象。梁思成和林徽因都是代表人物,他们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古文好,洋文也好,又古又洋。所谓的修养,就是既能争论魏晋风度,又会鉴赏抽象立体。
如果了解一下他们所处的时代就会发现,那个时候的中国确实产生了相当一批这样的人,他们是中国文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他们的成就不仅光大了中国的传统文明,也无愧于当时的世界水平。
梁从诫先生回忆说,新中国成立后,母亲只生活了短短的六年时间。对于林徽因这样一个历来处事真诚不欺、执着于自己信念的人,梁从诫就在感慨说:如果让母亲去体验一下,父亲在后来十几年中所经历过的那一切,那简直是不敢想象的。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梁思成先生曾经告诉梁从诫说:《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首诗是林徽因为梁从诫写的。那个时候梁从诫刚刚出生,林徽因非常喜悦,就写了这首诗。但林徽因从来没有对梁从诫说起过这件事。
但无论怎么样,今天我们在这里讲林徽因,讲她灿烂又短暂的一生,讲她无与伦比的追求和成就,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让中国读书人拥有一个共同的财富,那就是:
人间四月天,春风常驻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