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峪印象

作者: 田地主 | 来源:发表于2018-10-24 21:52 被阅读0次
郭峪印象

        我家乡有俚语曰:人是活不过物的!可既便是一件物件又能存在多久呢!这世上就没有长生不灭的东西,生死大道,长生不灭太过无情。 人虽活不过物,人却可以把人精神气质赋之于物,让这种包含人文精神气质的物在岁月风雨中穿梭磨砺-------无论多么斑驳陈旧,始终持有微光。

    我相信苏进一就是那个被郭峪古城微光照耀的人。国学组的郭峪之行始于卢老师在群里发了一份关于《郭峪古城匾额》的资料,资料是一个叫苏进一的人整理的,卢师点名是叫李泽军看的。国学组有国学组的脾气,你点名叫别人看的,我遇见了我偏点开看看,你点名叫所有人看的,也许我真的是没有功夫。这点卢师是深知的,结果就可想了。国学组先定了郭峪之行,又牵三挂四了英语组和获泽书院的部分友友。人一多,又适逢市里最近有个什么太行古堡行的活动,听闻届时又会有好多记者到来,靳霞便一再谨慎提醒是不是人太多了!人太多了!苏进一在微信群里大手一挥:没事,没事,来吧! 来吧!后来才知,人家苏进一非官非商怕个球!

      几年前我曾到过皇城相府,在游览完毕时小导游纤纤玉手向南一指说那里有个什么‘相府爷爷’,彼时导游具体讲了什么我实在都不记得了,只记的那远远的一段古城墙上有着灰红的飞檐。说郭峪是相府爷爷,实际上也确是如此,皇城相府本就是郭峪古城的北翼城,郭峪古城内至今完好保留着陈廷敬祖上的老宅,而皇城相府是由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于明崇祯六年建内城和清康熙四十二年陈廷敬建外城所共同组成。

    当我们一行九车二十多人到达‘相府爷爷’的地界时,苏进一已经在到高大的‘景阳’楼门口等待我们了。我在之前单单凭着‘苏进一’这三个字,就想着苏进一么苏进一,定然是个带着眼镜说话稳稳的地方学者抑或是某个文化部门的官员。真实的情况是除了‘说话稳稳的’,苏进一是个普普通通.地地道道的当地农民,身材消瘦,衣着普通,一说话眉眼一弯倒有那么一点点羞涩。也不知怎么的?一眼看上去我倒觉得苏进一比我们显的年轻些许,尽管我早就知道他是卢老师的同学,和我们是同龄人。阳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数量和质量在晋城乃至全省地区都是屈指可数。据苏进一介绍,郭峪村规模宏大,形制完备。村落古建面积达18万平方米,有城垣城楼、官宦府邸、宅第民居、庙宇祠堂等等。我们行在其中常常会有一种时空错乱之感,怎么才抬脚出了明朝的院落,又举头见了清朝的门楼?刚刚还在抗战,转角就又到了新社会。大狮院、小狮院、棋盘院等近四十座院子光听名子都听不过来,更不要说其中的匾额、影壁、砖雕等等细节之处。苏进一虽非专业导游,但多年以来他一直在王小圣老师引领下,默默访古迹、拓碑文梳理着郭峪古城的点点滴滴,所以他讲的更多的不是台词是情怀。特别是其中一个故事引我入胜。

      故事说;也不知大清朝的哪年哪月,一姓谭的老头在郭峪购置了房屋一院,本来这是件喜事,但没过几天老头就有点不大开心了。原来此房的原主人姓陈,多少年来街坊领居口口相传都称此院为陈家大院。老头起先还能笑着提醒邻里是不是该换口称谭家大院了,可人家一转身就又习惯喊陈家大院了,积习难改啊!再说老头一张嘴哪里能改得了村里那么多人的口!老头心里那个堵啊,想着自己穷其一身买了这宅子却换不了别人口中的招牌。老头咬着烟袋在炕上思谋几日便得一法。隔天便早早起床喊了老婆到厨房做了一碗糖棍儿,惹的老婆埋怨一早上,这都是小孩家家喜欢吃的东西,你一老头吃了不怕把老牙粘丢了!老头也不搭话拿上那碗糖棍儿坐到自家门口的石凳上,见一村中小孩便唤来分一支糖棍儿,嘱咐小孩若有人问糖是谁给的,一定要说是‘谭家大院’给的。小孩子蹦的快,领了糖吃,自然一传好几个小孩,满街都喊;谭家大院给糖了!谭家大院给糖了!不大一会儿老头的碗就见了底。此后老头又常常做了糖棍儿往门口一坐,却什么也不说,满街就喊谭家大院了!说来也怪,后来世事多变,这所宅子任换姓什么张王李赵,任谁住,都叫谭家大院了。想来那院子定是沾了谭老头的‘精’了。

      都说阳城人精,但若覃谭老头式的‘精’倒精的可爱。其实阳城人不仅有着可爱式的“小精”,更有大开大阖的大‘精”,郭峪人自然也是。关于古堡式建筑群我是粗粗去过几个,砥洎城因水绕而显清秀俊逸,皇城相府因官家而显雍容庄重,而郭峪古城却更多显现的是浑厚质朴。郭峪自唐初建村,一路栉风沐雨,经至明清能够文风鼎盛,商贸发达,凭的就是那种战乱时勇于保家、和平时耕读传家的大“精”。现存豫楼第五层西墙的《焕宇变中自记》中就详细记录了在明末的动乱岁月中郭峪人的几番惨遭洗劫,几番奋起自救。碑中曰:“贼于十六日至十七日夜间,将人百法苦拷,刀砍斧劈...碑中曰:“贫寒者为农事所羁,宿山卧岭,闻风惊走”碑中曰:“劝谕有财者输财,有力者出力。 不出十月,一城即筑,四方毕固”。游览一座古城,见证一部史诗。我一向不喜欢什么碑文石刻的东西,总觉得太多为文人浮夸,然看此碑甚是动容。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赤城热爱它的人:巡抚张鹏云、侍郎张尔素、富商王重新、以及那么多无法提及姓名的古人和今人,当然也包含着陪伴我们游览一整天的苏进一。                               

          谨以此文感谢被郭峪古城微光照耀的一天!

     

     

   

相关文章

  • 郭峪印象

    我家乡有俚语曰:人是活不过物的!可既便是一件物件又能存在多久呢!这世上就没有长生不灭的东西,生死大道,长生...

  • 郭峪古城

  • 郭峪 访友

    两年前我们去找苏进一是为了游览郭峪古城,两年后我们再去郭峪古城却是为寻访苏进一。两年时间其实不算太长,反观苏...

  • 今日楹联

    东峪诗韵助推印象放异彩; 故乡儿郎合力愿望变硕果。 东峪诗韵助推印象放异彩; 旅游产业带动红色是品牌。 ...

  • 今日楹联

    东峪诗韵助推印象放异彩; 故乡儿郎合力愿望变硕果。 东峪诗韵助推印象放异彩; 旅游产业带动红色是品牌。 ...

  • 散文:印象汤峪

    印象汤峪 文/王渭锋 听说汤峪已经是很多年前的往事了,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汤峪”与“温泉疗养”两个词汇总是息息相关。...

  • 印象冰峪沟

    冰峪沟没有什么特别好玩的物事。只四面环山,峰峦叠抱,典型的盆地结构。而冰峪人家就住在“盆底”。 这里的空气很好,使...

  • 文游天下(483)郭峪古城

    文/石岩磊 山西的郭峪古城实际上是个村寨,因其四周建有高墙,像一个坚不可摧的城堡而得名。郭峪村在晋城市区以西...

  • 2019-04-07

    郭武 郭武,字辽科,绰号郭大汉,宜阳郡昌洛县人,居昌涧河陶峪沟之源宅延村。 一 所赐神力 话说郭武,年幼父...

  • 天官王府、郭峪古城

    2月28号,我们一行4人开车前往山西阳城。上午8:30左右出发。不到200公里的路程,高速上跑了差不多三个钟头。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郭峪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lf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