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阅读量都有较好的保持,实际还挺喜欢阅读,不用太费事且也很容易进入心流,时间过得快,阅读完最后一页书合上时还很有满足感。有些书觉得特有意义还会写个简短的书评记录归档,打上评分以备未来再次翻阅。书读得多了,还知道怎么挑选合适的专项本,或者通过豆瓣、左岸进行书籍挑选过滤。但所有的这些,仅仅只是“阅读”,如果把这当成是学习,那也只能叫做“阅读式学习”。
今天我想要表达的是——“阅读式学习”不算真学习,在阅读中能拿到的成长、收获十分有限,更大头的部分是需要“消化、吸收”。相信小时候老师都这么说过,知识需要变成自己的(消化、吸收)才行,这很容易让学渣们遗忘此重要提醒。
“阅读式学习”也并不只是存在阅读的时候。生活里多次交流,都有听到“鸡汤”一词,自己按“践行每日三件事”模板写日志后,越来越能体会那些带有贬义说“鸡汤”、“成功学”一类的看法,实际他们是根本不明白“践行”和“坚持做到”的意义。因为他们的理解普遍是:“阅读了、知道了”然后还不成功那这碗就是“毒鸡汤”是“伪成功学”,但事实这只是一些成功体验的总结和分享,是需要自我教育、终身学习乐观憧憬相信后去践行的,需要去坚持做的!再退一步说没有谁能保证一定做了就有结果,可能太过于在乎“结果”是这些当成毒鸡汤、坐等成功的共性。
如果没有长期的总结和回顾,没有按日周月及年的复盘,很难想到自己其实把“阅读式学习”来的知识转化成属于自己的部分少之又少。也正是这样的思考后,才以此多提醒自己:“知道”并不等于“做到”,做到更需要坚持做到,语言与行动区别巨大。举一反三的,这也正是“阅读式学习”的特征,特别是以为“阅读”就等于“学到”的认知误解,其实自己好些年来都在犯这个认知误解的错误。
上面提到过,我每年有一定阅读量,觉得有意义的书籍会做记录写成书评,一部分特别的工具书还会制作成思维导图,那些普通读过就不打算再翻的书就放下从此吃灰。一度把这当成是“学习”,我用来做“消化、吸收”的时间远远不够,也会像那些“鸡汤无用论们”一样犯误会的,把许多珍贵知识当成个例或者伪方法论。
前年,参与公司组织“教练技术课程”学习,直到现在挺多内容我都还在消化吸收,因为点滴实践慢慢转换。而这一年来加入课堂看到挺多买课的小伙伴,他们都在不停地“学习或阅读”,没考虑通过践行或深入思考来转换知识,只有不停地买课、上课、再买课、再上课,最后可想而知收获十分有限。
结合写了近四年的践行总结,还有自己曾经的阅读方式,要对这一类只阅读的学习做法再做迭代,阅读和上课只是学习的开始,必需要加入自己后期的实践和总结,通过身体力行的经历来转换这些知识。也必须要明白,这个转换的过程不仅只是尝试过就截止,不妨放慢阅读式学习的进度,给更多时间来思考和实操,即使学得慢但如果转换得够多,效率也是值得的。
又一次通过写作的方式梳理思考过程,有缘的小伙伴读到这,如果也有“不停地阅读,不停地上课,为什么效果并不好”的疑问,可以尝试对号入座品一 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