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下没有塔,甚至不算个景点,这里就是个让人放松发呆的小村子,塔下村有一条小河贯穿全村,什么景只要有了水,就觉得活了,灵了。
塔下村就是这样,一座蜿蜒而来的大山,被劈开一道宽阔的峡谷,一支弯弯曲曲的山溪,精灵般从峡谷中泻出。山中古木参天,碧绿如黛。这里竹林茂密,翠接云天托出村落恍若蜃楼的起伏檐角。清澈闪亮的溪水,像银链一样把山脚下、溪岸边形态各异的土楼,串成一个美妙绝伦的客家村寨。
南靖塔下村建于1426年,是一个中国典型客家村落,屹立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西部,往南靖田螺坑土楼群方向近七公里的地方。既然叫塔下,为什么没有塔呢?查阅资料得知,明代宣德元年(1426年),华一娘携次子光绍迁回张屋坪,肇基塔下。因为客家话里,“踏下”与“塔下”谐音,因此多年后,张氏子孙为了纪念先人,把该地叫做“塔下”。
一个长期在城市奔波的人,往往会对苍凉和安静的原野、对古老而神秘的乡村充满神往的心情。
在导游反复抓紧时间的提示声中,飞步跨入了四面环山的南靖书洋镇塔下村,一个如诗如画、生气盎然的古村落,飞速地看一看塔下,扫一扫那一川的风情。
土楼沿河而建,并非常均匀地分布在两岸,土楼形态丰富,有常见的方形、圆形土楼,还有围裙形、曲尺形土楼,最独特的是还有浙杭水乡模式单院式土木、砖木结构的吊角楼,形成大楼带小楼、高低错落布局的奇妙景观。其中,裕德楼和顺昌楼位于溪流两侧,结合溪流形似太极,塔下村因此被誉为“太极水乡”。
这里并没有想象中斑驳的城墙,垂垂的葛藤,坍塌的亭台。入村的路是宽敞的,平坦的,一色的青石板。
一弯清澈闪亮的溪水从村落中穿过,从土楼门前流淌而过,给古老的土楼平添了一分生机。小溪上有多座形态各异的石桥横跨桥,使两岸村庄衣带相连,行人悠闲地来往,让人有世外桃源的感觉。
溪的两岸,是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土楼,依山而建,雄浑古朴,黑瓦片黃土墙。间或有几幢新建楼房,青砖平顶,卓然挺立点缀着。
塔下村山环水抱,田可耕、山可构、水可渔。地势平坦,左右群山环抱,村中清水环流。整个村落前有溪水,后有高山,四周群山环抱,又有“铁扇关门”,阴阳相合,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天人相合的融洽之境。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竟在这闽南风俗与客家文化相间兼而有之的地方,呈出这么一道人间美景。
房前屋后,种瓜点豆,一帘帘的瓜蔓秋阳下依然润绿浸心。沿街住户有的门口放着锄头、钉耙,挂着棕衣、竹筐,散养着鸡鸭;更多的是利用地理优势、土楼资源,开起了客栈旅馆、茶坊酒吧,卖起了杂货土特产。
不用担心土楼改成旅店会不伦不类,这里依然保持了土楼的原始风情,更有江南水乡的幽静,甚至有点凤凰水边的味道。
河两岸自驾车来这里住的很多,我瞬间相当羡慕他们,恨不得今晚就在这住上一晚。
塔下山青水秀,地灵人杰,竟显奇彰,小桥流水,水上人家,沿街店铺,闽南风俗,客家文化,尽情渲染,还有这古老的文化传承。塔下村以德远堂、石龙旗等为代表的历史遗存,烙记了客家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固守与承袭,为研究中原文化嬗变和汉族南迁史提供了佐证素材。
德远堂坐落在村庄东面山坡下,坐北朝南,背靠青山,是中国现存的较完整的古代姓氏祠堂建筑之一,修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现建筑形制基本保留清代风格。德远堂属于“二进建筑”,大门两边各摆着一个大石鼓,石鼓屏风穿凿雕刻着二十四孝传统人物塑像。屋脊上的各色瓷片剪黏的浮雕,有三国志、八仙、封神榜等历史流传人物,有龙、虎、狮、麒麟、凤凰、雉鸡等珍禽名兽;有牡丹花、山茶花、兰花、菊花等花草。
德远堂前一口半月形的池塘,池塘前边两侧石坪上耸立24支高过10米的石龙旗杆,这24根石龙旗杆,是中国现存最多的石龙旗,是罕见的石龙旗杆。
石龙旗杆是客家人特有的建筑形式,若是族中有人取得了科举功名,村中都会在家庙的半月池周围竖立石质的旗杆以示庆祝。根据功名的级别高低和文武区别,石龙旗杆的长度、底座的样式和杆身的雕刻都有区分。石龙旗杆最初的意义是激励子弟用功读书,考取功名。石旗杆底座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柱身中段镌刻立杆的年代,旗杆主人的身份、辈序、姓名;顶端多有雕饰,若是旗杆主人做了文官,旗杆顶端便雕上“毛笔”,若是做了武官,便镌刻坐狮。
快速穿过塔下村,小桥流水人家的奇妙风光是一目了然的,但比较遗憾的是没有时间去深入地了解这里的历史和人文。
把散漫的思绪收回,这时蓦然感到塔下那浓浓的乡村情调令人难以忘怀,留在我心中更多的慰藉。
今天的塔下,已经不再唱过去的歌谣。我在塔下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感受了一川风情,于是纷纷把相片、把感慨发给了远方的亲人、还有更远地方的朋友……
有人把周庄比喻成江南旗袍,我想塔下古村是一块客家乡土上的璞玉,她的雅,她的韵,她的静,她的幽,她的别致,她的神奇,值得品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