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都市,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曾渴望过,远离城市的喧嚣与浮躁,归隐林间山中,寻一处花草充盈、幽幽鸟鸣的秘密田园,一条溪水流过,花开四季,云淡风轻。像陶渊明那样“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有些人为寻求这样的生活“逃离北上广”,最终却又选择“逃回北上广”。逃离一个城市并不难,难的是逃离内心的焦虑。一颗躁动的心,无论幽居于深山,还是隐没在古刹,都无法真正沉静下来。
白居易说:“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喧嚣。”其实,真正的归隐并不一定在山水之间。只要拥有一颗恬淡从容的心,即使身处营营闹市,也能找到内心的宁静。
了如三舍连接古今、人与自然,致力于营造清澈明净的境界。在这里,每一件器物都带着独特的品性,每一处点缀都有自己的故事。闲暇之时,不妨来到这里,远离浮躁,回归本真,让疲惫的心灵重新找到一个安放之所。
摆放珍玩的博古架,容纳的是历史,摆放的是岁月。架左上方置一鱼篓形花器,中层摆着古朴的柴烧茶器,架左侧黑釉罐中置锄头六把,右侧则立着一个灯台,这画面让人不禁想到捕鱼、担柴、耕田和夜读,简单几物便构成了一幅古代的“渔樵耕读图”。
渔樵耕读是农耕社会四个比较重要的职业。四业之中,“渔”居首,常被作为“圣者”和“道”的化身。张志和笔下“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渔父形象,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烦恼,恣意的田园生活和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令人向往。
樵夫,采薪也。头戴竹笠,脚穿芒鞋,肩挑一担柴把,身虽负重,心却轻松。《三国演义》卷首词中写道:“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渔樵形象,一为道,一为禅,于青山绿水之间,怡然自乐。
“耕可以养身、读可以明道,此耕读之本源也”。“半耕半读”是古代文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后来发展为“以耕养读、勤耕立家、苦读荣身”的耕读文化和“耕读传家”的人本精神。
读书人隐于山林之中,埋头书册,了无终日,陶然其中而不旁骛。在追求仕途的过程中,品味“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的隐士情怀。
耕者中最潇洒的当数陶渊明,遭贬谪的他调适心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那种“荷锄带月归”的农耕之乐,使他宠辱皆忘,自耕自乐,不介意所获多少,重在心耕,致使心田不荒。
耕作的锄头,本屈身立于泥土,行素淳朴,倒放于黑釉罐中,竟有天鹅般的高雅姿态。《央崛摩罗经》卷一中说:“尔时,世尊犹如鹅王,痒行七步。”经典中常以鹅王来比喻佛陀,或佛陀行走时,安详徐步的样貌。
昂首挺立的鹅头是一种高贵悠然的风骨,是冲破世俗的出世之心。而低头耕耘则是一种踏实知足,是人活在世上的入世之责。
古人的精神世界中,常纠缠着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一种是儒家主张的“入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另一种是道家倡导的“出世”,远离世俗尘嚣,淡泊名利,清静无为。两者互相制约又互为补充,统一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情怀。
出世不是躲避这个世界,入世也不是陷入这个世界。就如无相禅师所说:“水车全部浸在水里,不但无法转动,甚至会被急流冲走,完全离开水面又车不上水来。水车与水流的关系已说明了个人与世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纵身江湖,难免会被五欲红尘的潮流冲走;假如纯然出世,自命清高,人生必是漂浮无根,空转不前的。”
渔樵耕读的生活方式既保持入世的踏实,又透着出世的洒脱。劳累筋骨,却豁达心宽,自得其乐;偶有烦恼,却澹然若定,悠闲自在。也许与博古架呼应的牌匾上的四个字:敦仁行素,便是这种生活方式的最好注脚。
敦仁,语本《易·系辞上》:“安土敦乎仁,故能爱”。仁心或仁德并非天生完备,而是需要修养,使之日益完善 。人生活于世既要“乐天知命“,也要”“安土敦乎仁”。乐天知命“是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原则,而“安土敦乎仁”则是人本身的生活法则。行素,即保持质朴的品行与生活方式,意在去除一切与生命无关的事物的牵绊,去除一切不必要的东西,寄希望于人对自我和生命的重新发现,体验舍去功利虚妄的自在与真实。
敦仁行素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信仰。它让人拥有超脱的精神追求,不易陷入欲望与烦恼之中,积极安稳地投入世间。正如《佛养心道养性》中所讲: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
更多精彩欢迎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