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前几节课已经学习了如何知仁。现在,就要将仁行出来,推出去,也就是从政。那么,仁政的本质是什么样的呢?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仁政的本质,就是仁,是德。如果以德治国,那么就会像北斗星那样,被众星围绕。正是因为,以德治国的君,自身是有德的,这样的君王,自然会拥有很多人环绕。这就是仁政的本质,那么,仁政要如何推行呢?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在这一则中,孔子说明了“之国三部曲”也就是:庶之、富之、教之。治理一个国家,需要先让这个国家人民多起来,再让这个国家的人民富有,最后,教化这些人民。这其实就是根据人的欲望层级制定的。首先人需要满足本能的欲望,这就是庶之。接下来,人民吃饱了,就要吃好,也就是富之。最后,需要抵达德行层面,也就是教之。这也就是仁政的本质了。
那么,为什么如此完美的仁政在推行的时候会处处受阻呢?有很多的因素
1,需要基于庶之、富之的基础上教化,推行仁政
再看上一则中,教之是在庶之、富之之后。但是在春秋战国这样的混乱时期,绝大部分国家都做不到庶之、富之。在这个时候,推行仁政,告诉人民要以德服人,自然是办不到的。因为国家的所有人民,都知识在为了吃饱穿暖而努力,管不到道什么道德。
2.没有时效性,见效的时间太长
孔子的仁政,是需要用时间去教化的,但是面对很多仁心已经麻木的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再次唤醒这些人的仁心,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并没有这样的时间。很可能下个月就要被别的国家吞并,所以需要一种很实效的治国方策,然而孔子的仁政,需要时间。这也是仁政不能推行的原因。
3.对君王的要求很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两则,都是仁政应该遵循的,也是社会应该达到的目的。但是这样的目的,需要有一位能够做到仁的君王。需要让君王做到有德行,敬事而信,在合适的时候用合适的人。但是这些,对于君王的要求很高。因为这样会损失很多君王的利益,君王本身是高高在上,可以所任何事情,但是现在却有了这么多约束,并且是需要君王自己对于自己的约束,这是君王很难做到的。这也就是德行层面的困难之处。
这里强调一下,上一则的两个“道”,都读做三生的dao。也就是指导的意思。
其实道和德本来意思就是相近的,都是由一个字演化而来的。只不过道是指现实的道路,而德,是指心中德道路,心中德方向。
那么为什么现实和理想有如此大德差距呢?这是因为有应然和实然之区分。每个人在吃饱穿暖之后,有可能朝向德行层次,只是应然,也就是应该是这样的。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在满足了笨呢个之后向上超越,因为这是在现实中,是实然。
这也就造成了孔子推行仁政德道路处处受阻。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第一则中,齐景公问孔子关于从政。孔子回答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也就是保持一种对等德人伦关系,也就是礼。当然,这样德礼需要有背后德仁来支撑。而齐景公在开始的时候,也是非常认可的。但是后来,齐景公对于孔子态度有所转变。开始齐景公认为孔子很有道理,但是第二次,齐景公开始由于了,把孔子的地位降低了一点,位于“季、孟之间”。然而再后来,齐景公完全不在打算重用孔子了,以自己老了,不能再重用孔子的借口,打发走了孔子。这背后,肯定有着大臣的参与。
总之,虽然孔子的仁政很好,但是在推行的时候却处处受阻。但是孔子并没有用强制的手段将自己的仁政推给别人。而是在世道太乱的时候,采用了儒家达人的消极维度,也就是恕。因为,道德永远只能强加于自己,而不是强加于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