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说到的系统视角告诉我们,没有人是完全孤立的个体,每个人都以特定的方式与其他家庭成员相连。
可是,这种联系是怎么样的?我们又如何从琐碎的家庭日常中发现这种联系呢?
这一讲,我们就要讲看待家庭的第二个视角:关系的视角。
事实事件和关系事件
怎样算是用“关系的视角”看待家庭呢?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的一句话。
卢梭曾说:“虽然被屋顶上偶然掉下来的瓦片砸到会很痛,但这不如被一颗向你蓄意丢来的小石子砸到更痛。”
当然了,如果这颗小石子是由你家人砸的,这种痛苦还会加倍。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拆解一下这句话。
在关系里,任何一件事发生,都可以有两个层次的解读。
第一个层次:事实本身是什么,我们可以把它叫作“事实事件”。在卢梭的这个例子里,就是被瓦片砸到或者被小石头砸到。
第二个层次,是这个事实背后所代表的关系。我把它称为“关系事件”。在这个例子里,就是 “蓄意”这两个字。谁砸你的?是不是有意砸你?他想用砸你表达什么?
相比于事实事件,我们对背后隐含的关系信息更加敏感,它带给我们的疼痛当然也更剧烈。
一个家庭,会经历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而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背后,都隐藏着一段隐秘的关系的历史。这些关系有时候你看不见,但它却真真切切地影响着你的想法、感受和行动,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你人格的一部分。
所谓“关系的视角”,就是要看到事实事件背后,人们如何接收和传递语言和行动中的关系信息。只有这样,你才能真的理解家庭,也才会有办法经营好自己的家庭。
那该怎么从关系的视角看家庭呢?有三个重要的原则。
事件背后的关系信息
首先,要看到表面的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关系信息。
让我来举个例子。有一对夫妻在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争论。
妻子说:“我觉得孩子应该去学钢琴。你看他们班的幼儿园小朋友都去学了,她也应该去。不然将来连一个拿得出手的才艺都没有。”
丈夫说:“学钢琴干什么?这么多学钢琴的孩子,真正能坚持下来的有几个?教育又不是赶潮流。她喜欢读书,就应该引导她多读书!”
妻子说:“读书当然重要!可是只会一种怎么行?要不然就变成书呆子了。”
这时候旁边的女儿应声说:“我要学钢琴!”
他们在讨论什么呢?
从事件上,他们当然是在讨论该怎么安排孩子的教育。可是如果从关系上,他们在讨论另外的东西。
父母都在向对方表达:“对于孩子的教育,我比你更有发言权。”而女儿呢,当她说我要学钢琴时,她说的是:“我支持妈妈。”
这是关系视角最特别的地方。我们总说,对事不对人。可是当我们用关系的视角看时,我们要看到“对人不对事”的一面。
为什么妈妈总是反对爸爸?为什么当妈妈反对爸爸时,女儿总是支持妈妈?为什么女儿支持妈妈时,爸爸会那么生气?
当你从人的关系来理解时,很多家庭的沟通就有了另外的含义。而要理解家庭,你就需要学会从关系的视角看家人之间的互动,从“对人不对事”的角度来思考,当他们这么说话或者这么行动的时候,他们在向对方表达什么。
也许你会有疑问:我说这对夫妻在争论“对于孩子的教育,谁比谁更有发言权”时,那我的解读一定对吗?
当然不是。当我们解读表面事件背后的关系信息时,一定会有很多主观臆测。那怎么才能看得更准确一些呢?
要看“怎么说”
那就有了关系视角的第二条原则:在解读关系信息时,不只看“说什么”,而要看“怎么说”。
还是举上面的例子。假如妻子和丈夫在表达观点时面带微笑,语气柔和,那你可以说他们只是在商量该怎么安排孩子教育。
如果他们言辞激烈,表情愤怒,毫不相让,那你就可以判断说,他们是在争论谁比谁更懂孩子、谁比谁更有发言权。
用关系的视角看,“怎么说”远比“说什么”要重要。
当然,“怎么说”并不是只看两个人是沉默还是在对话,他们的对话是平和还是激烈,还要看两个人在对话中是如何相互配合的。
有时候,我在咨询时也会遇到这样的家庭。他们说话言语平和,遇到有争论的地方,一方会很快停止不说。但他们的关系仍然很紧张。
听他们的对话,你有一种非常沉闷和不痛快的感觉,就好像两个人一直在绕圈子。这就是他们的“怎么说”。这种谈话并不是真的沟通,只不过他们学会了把彼此的矛盾隐藏起来。
我就见过一个家庭。孩子脾气很大,总是顶撞父母。我让夫妻谈话。丈夫就说:“无论孩子遇到什么问题,重要的是我们夫妻要齐心协力,积极应对。我们家里,我就是大脑,而你就是四肢,我们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把这个家运作好。”
他讲得饶有兴趣。可是在旁边的妻子,却是一言不发,默不作声。眼睛只是盯着孩子。实在没办法了,就礼貌性地附和几句。我甚至暗暗怀疑,如果有能把耳朵关闭的功能,她一定会把自己的耳朵给关闭起来。
这个丈夫讲得有道理吗?当然有道理。可是再有道理的话,没有人听,也会变得没有道理。
这对夫妻的对话的方式,就是丈夫长篇大论地讲大道理,而妻子无动于衷地关着自己的耳朵。这就是他们的“怎么说”。
我问妻子是不是不同意丈夫的话,妻子很轻蔑地说:“同意啊,他讲得都对。”
反而是他们的孩子在这样的对话中开始变得焦躁不安,最后他忍不住打断了爸爸的讲话,跟爸爸吵了起来。
可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讲话方式呢?
理解家人的“读心术”
这就有了关系视角的第三条原则:要理解长期的相处,如何影响了家人对关系的解读和表达。
家人之间有很长的相处时间。长久的相处和磨合,会让家人之间形成一种特别的“读心术”。
这种读心术是,只要家人稍微说一句话,你就会自动形成对这句话背后意图和关系的解读。
还是举上面的例子,慢慢我才理解,为什么他们家的讲话是丈夫长篇大论讲道理,而妻子默不作声的。
原来妻子和丈夫是一起创业的。后来有了孩子,妻子就退回家做了全职妈妈。
丈夫总觉得,既然妻子已经是全职妈妈了,应该很轻松才对,孩子不听话,就是妻子不用心。有时候他看不惯妻子的某些做法,就会给出很多意见,可是妻子表面答应,实际上并不配合。
以前两人经常为此争吵。后来丈夫也不想吵了,就改变了说法,把“你没带好孩子”改成了“我们需要相互配合”。而妻子呢,也从表面的争吵,改成了表面顺从,内心却仍然不同意。
在妻子看来,丈夫所有的大道理,都在说“孩子没教育好,是因为你没做好”,而她也用沉默告诉丈夫“你说的话,我不想听”。
妻子对丈夫的这种解读,就是因为两人之前长期的矛盾所形成的。很多时候,这种对关系信息的解读,几乎成了彼此的自动化反应。
即使丈夫的语言有了一些改变,妻子对这种关系信息的解读,也不会发生改变。这就会导致夫妻在沟通上的误解。
让我再来举个例子。有一对夫妻,他们习惯的沟通方式是彼此抱怨。在咨询里,丈夫终于敞开了心扉。
他含着热泪哽咽着说:“我希望回家的时候,能看到妻子偶尔也能帮我做个饭。有时候我睡得太晚了起不来,我也希望她能帮我送送孩子,跟我说一声‘老公你多睡一会吧’。每当这时候,我就会很开心,会心里一暖,觉得妻子是体贴我、在乎我的。”
在这段关系里,丈夫表达了对妻子的需要和对亲近的渴望。
如果要回应丈夫的需要,妻子可以说:“我知道了,这对你很重要,我愿意尝试。”
哪怕她不愿意,她也可以说:“我知道这对你很重要,可是我做不到,因为困难在哪里哪里。”
可是妻子不这么说。她很生气地回应说:“少来了。就算我做了,你就会满意吗?你永远会找一些事,告诉我我做得不够好。”
然后她就历数了以前被丈夫指责的很多事件。而丈夫呢,一下子也收起了眼泪,开始反唇相讥。两个人又吵起来。
为什么一个明明挺温情的沟通片段,会重新变成相互指责呢?
原因是,两人有了太久的矛盾,所以哪怕丈夫在表达自己的需要,妻子也会解读成 “你没满足我的需要”,又进一步被解读为“因为你没满足我的需要,所以我可以指责你”,于是她开始为这种指责辩护。
这首关于需要和靠近的新歌,就这样变成了关于指责和辩护的老歌。
学会了关系的视角,你就能够超越表面事件,去理解家人之间在发生什么,你们的矛盾在哪里,也可以跟家人做出更好地沟通,促进对彼此的理解。只有这样,你才能真的经营好这个家。
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讲了关系的视角,讲了用关系视角看家庭的三个要素:首先,看到表面事件背后的关系的信息;其次,不只看说什么,更看怎么说;以及理解长期的相处如何影响了家人对关系的解读和表达。
最后给你留一道思考题,你曾经或者正在遇到什么家庭矛盾?如果用关系的视角,你觉得家人正在表达什么样的信息?欢迎留言分享给我。
跟老公和婆婆最大的分歧是关于孩子教育的。老公和婆婆观点一致,觉得孩子要听话懂事。所以事事限制孩子,告诉孩子这样不能做那样不能做等等。
在跟老公交流方式跟陈老师文中所表述的一致,我跟老公的育儿观点不同,最后升级成争吵,变成了育儿上的权利之争。
而老公和婆婆意见一致,在关系的视角中,表明他们两个更亲近一些。所以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也就会格外生气。最后很无奈的跟老公说,我理解婆婆育儿观点,她的观点在三十年前可以说是比较先进的,但是你作为三十年后的人,仍然用三十年前的老观点来教孩子,让人觉得很可笑。
不过经济过半年之争,老公和婆婆终于认识到教育孩子不能用老观点,有些改观。但我仍然认为老公在教育孩子上不思进取,总想当然的认为孩子应该怎么样,应该怎么样做,需要经常性的提醒他不能粗暴的对待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