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索取的人是令人厌恶的,就算你愿意付出,但是你漫无目的闲谈,真的是不尊重我付出了却收不回的时间和精力;即使你用心准备了,但却一直在说自己关心却对我没有用的事,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尽管你很棒让事情变得有深刻的启发性,不过你用了满满的套路只为读者的崇拜,谁有喜欢虚情假意呢?但是我们不一样,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有句话是:我们不是想赚钱,而是想花钱。一个是付出,另一个是索取,我们享受向他人索取,也喜欢他人为自己付出。但是我们讨厌别人向我们索取或者变形的索取,也不愿意为别人付出。如果都这样想,那人与人之间再无连接与信任了。
我见过有很多以真爱为名索取的,比如打击别人提升自身优越感来获得安全感;打着为别人好,替别人做决定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辞职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只为了更高的薪水;一言不合就创业只是享受创业成功后获得的分红和掌握的权利。
其中的差别在于你是索取,还是给予。如果你对某些人事物是真爱,千万别用嘴说,要把自己的资源不求回报的放在它们身上。所以表达的重要原则是真诚的给予。对于一个未来充满可能性的我们,名誉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做一个慷慨者。
如果有一个人他单纯的愿意分享,你知道他有能力表达的很好,但是他却在漫无目地表达,没有什么危害性,也没有什么特别难懂的地方,没有鲜明的观点,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但是读者一无所获。
你要知道,有人愿意花一天中的五到十分钟时间来看你的文章,你真的不应该即兴发挥。因为他给你最宝贵的财富,是一旦给予就无法收回的时间和精力。他们给了你十足的信任,你却敷衍了事,这既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有些人尊重你,其实不止尊重你,他尊重除自己以外的所有人。他不是因为你值得信任而尊重你,他尊重你恰恰是因为对自己的尊重。
漫谈的本质在于没有意义,我们分享的是思想,是那些我们最近一段时间最迫不及待能受益他人的事物告知他人。就像一个个拼图散落各地,不是拿到哪块是哪块,而是找适合自己所拼图形的卡片。所以你必须花时间最好充分的准备,使他们有所收获。
你的东西确实有意义,但是组织的方式不对,就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讨厌的公司人。组织对自己来说非常有兴趣,但外人看来可能对它毫无兴趣。这就需要我们专注于工作的本质,专注于渗透其中的思想。
启迪性的表演,迷恋于读者的追捧。这种嘴脸,你可以想象公园下棋的大爷的嘴脸就知道。启迪性不是表演出来的,而在于读者对真诚,勇气,无私奉献以及智慧的领悟,我们可以将这些融入到文章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