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和菜头老师的文章里看到了一句话——青春的秘诀在于保持旺盛的好奇心,这可吊足了我的胃口。于是,我追问“如何才能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呢?”
在我看来,旺盛的好奇心也即始终拥有一份滚烫炽热的情感,对生活,对学习,对工作,对人都是如此。然而,我猜有很多人反驳我。当下的生活节奏那么快,生活压力那么大,我还要还车贷房贷呢,哪来那么多热烈的情感,我工作是为了多赚钱,生活也是,学习亦如是。我非但不会辩论,反而会举双手赞成。其原因是,我所说的炽热情感,旺盛好奇心,不是先有它们了才去工作或是学习等,而是先去工作和学习才会有炽热的情感,也即不是有了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了兴趣,在做的过程中慢慢发现它的奇妙,慢慢乐的在其中。
生活、学习等只是泛泛而谈,我更多的还是想说“那些我们发自内心,主动想做的事。”比如,有些人喜欢画画、打球、刷剧、手工、阅读、弹琴等等。每次我回我父母家,我的爸爸大概率都会坐在属于他的书桌前,一个字一个字的写着毛笔字。
有一次,我问他“爹,你怎么这么喜欢写毛笔字?你不会觉得无聊嘛?”
“没什么事的话,我能写一天。”他抬头瞄了我一眼,用毛笔沾了一点墨水,答复我。
在我看来,那是一件极其枯燥乏味的事情,可在我爸心里却充满了乐趣,或者,且不说多少乐趣,但我敢肯定当他写毛笔字的时候,内心一定是平静的,那些平静的时间,是他好奇的琢磨其中的一横、一撇、一捺甚至是一个点。
说真的,我是有些羡慕他,年过半百后,还依然有自己热爱的事情。若是,你问我“有没有什么事情能干一天的?”我自觉我还没找到如此令我痴迷的事情,对于阅读,对于写作,最多半天也可能就会由于眼睛和脑子不堪重负而停止。
小朋友相比大人来说,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对几乎所有的未知都保持好奇心,无论那事情有多么的荒谬,他们都想刨根问底。虽然,他们可能不够专注,但是,几乎每天,我们总是能感觉到他们有用不完的精力。而我们却好像恰恰相反,工作一天,学习一天,就会疲惫不堪,甚至即使什么都不做,单单只是出去一天,晚上回到家,也会想立即瘫在沙发上。单论体力,那小孩子的体力,肯定不如我们三十岁左右的人的体力强啊,可是,他们偏偏就是比我们活跃的多,而原因无非就是好奇心。
痴迷于琢磨,痴迷于改进,会让我们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也就如小朋友一般,有着持续不停歇的精力,而这可能就是年轻的秘诀。那如何找到那些让我们痴迷于改进的事情呢?我觉得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兴趣,因为,你总是会听到这样的话——我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我只想躺平。所以,好像兴趣也就失了灵。而事实上,兴趣从来都是后者,而前者始终是“去做”,做的多了,做的久了,兴趣自然而然就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