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渭水徐公,承接文创类产品推广。有兴趣的文创老板,私信发送“文创”可了解详情哦)
请回溯一下你所见过的钞票,然后回忆一下:在各国的钞票上,你见过多少女性出现?
在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前,除了极个别掌权者之外,女性几乎没有参与经济交易的机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旧日的秩序渐渐瓦解,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社会,成为劳动大军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是她们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当女性深度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后,女性的形象,便开始渐渐在钞票的正面出现。当然,早期登录钞票外表的女性,大都是名声卓越、拥有相当社会地位的人。
譬如,被誉为“菲律宾民主之父”的贝尼格诺·阿基诺在遇刺身亡后,他的妻子科拉松·阿基诺成为菲律宾首位女总统,她也是第一位亚洲女总统。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的事件,这位女总统的形象,成功出现500比索的钞票上。
图为菲律宾500比索钞票,图片来源于网络
直到她卸任后,阿基诺夫人仍然在社会公益、经济建设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她于2009年去世时,举国陷入哀悼,因为这位处处庇护人民的长者,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当然,被印在钞票上的女政治家,并非只有她自己:
图为500叙利亚磅钞票,图片来源于网络
印在这张钞票上的女性,是古代巴尔米拉王朝的女王丝诺比亚。在她的统治期间,叙利亚王国得以开疆拓土,日益强大。但在对抗罗马帝国的过程中,她不幸战败,最终在乱军之中丧生。
但人民并未遗忘昔日的荣耀,更没有忘记她的贡献。所以,人民以钞票作为载体,将她的形象存留在了后人的心目中。
同理,阿根廷的贝隆夫人,也为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最终被人民铭记在了心中。
图为100阿根廷比索钞票,图片来源于网络
阿根廷前第一夫人艾薇塔·贝隆致力于救济穷人,为妇女争取投票权等权利,这使得她赢得了广泛的支持。为了表示对她的尊敬,她的头像被放在了最高面额的阿根廷比索上。
这些女政治家,都为自己的国民赢得了巨大的利益。所以,她们能登上自己国家的钞票,一点也不意外。
但这张钞票上的女性形象,就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了。
20面值新西兰元纸币,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西兰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虽然新西兰已经独立,但英国的影响力仍然残留着。如今的她,再次出现在新西兰的纸币上,这难道意味着,这个国家仍然在缅怀昔日被殖民的岁月?
看来大家的想法,真的是各不相同。不过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拥有极大影响力的女性,就更容易登上钞票的封面。而且,并不仅限于政治家的范畴。
譬如居里夫人,便因为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登上了1994版500法郎的封面。
1994版500法郎纸币,图片来源于网络
居里夫人是波兰裔法国科学家,华沙是她的出生地。所以,她实际上拥有两个祖国,也就是法国和波兰。所以她的形象,也登上了波兰纸币的封面。
2011版波兰20面值兹罗提纸币,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绝不仅仅是科学家。许多文学家与艺术家,也凭借其影响力,登上了钞票的表面。
我们的邻邦韩国与日本,总被人诟病为“大男子主义”盛行的国家。按理说,在这样的国家,女性登上钞票的首页,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实际上,韩元和日元上,都存在着女性的形象。
譬如韩国著名书画家申师任堂,便登上了5万元韩元纸币的封面。
2009版韩元纸币,图片来源于网络
顺便吐槽一下韩元的审美。他们各种面值的韩元凑在一起,简直和中国的鬼票(冥钞)有一拼了。
我上几个图,你来感受一下画风:
1000韩元上的退溪李滉,朝鲜哲学家
10000韩元上的世宗大王,李氏朝鲜历史上的君王
这阴沉肃穆的表情,如果放在大半夜的看,似乎有点瘆得慌。
日元的画风,其实和他们差不多,那简直不是一般的严肃。
2004版本5000日元,图中人物为日本女文学家樋口一叶
樋口一叶的代表作,有《十三夜》《浊流》《大年夜》等。《大年夜》的内容,与中国的《白毛女》,是非常相似的,也代表了她作品的风格——刻画了日本明治年间,日本下层民众的悲惨生活。
说来说去,登上钞票的每一个女性,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难道普通的女性,就没有在钞票上露脸的机会了吗?
怎么可能!
第四套人民币的壹元,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张壹元纸币上的女性,是一位普通的侗族女性石奶引。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一不留神间,自己就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当然,人民币对普通劳动女性的致敬,绝不仅限于这一次。
第四套人民币中的贰角,图片来源于网络
左侧为朝鲜族姑娘苏春熙,右侧为土家族姑娘黄其萍。对于年轻时的她们来说,能在人民币上露脸,绝对是意外的惊喜。
当然,最为大众津津乐道的,还得说是这一位:
1960版人民币壹元上的女拖拉机手,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人对于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向来不缺乏赞美和尊重。
图片中出现的女拖拉机手梁军,是共和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她登上了人民币封面这件事情,其实没有几个人知道。直到参加了电视节目后,这段故事才开始为众人所知。
梁军奶奶为我们讲述那背后的故事,图片来源于网络
时光荏苒,英姿飒爽的女拖拉机手也渐渐老去。让我们来祝愿她老人家健康长寿吧!
说来说去,身为世界灯塔的美利坚,他们在自己的美元上,致敬过哪些女性呢?
是这位了。
2016年20美元纸币上的“黑摩西”,图片来源于网络
“黑摩西”真名哈丽特·塔布曼,她在南北战争期间,为推动废奴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她得以登上了20美元的表面。
原来,代表着“先进文化、尊重女性、民主自由”的美利坚灯塔,直到2016年,才想起来让女性在美钞上露个脸。不过他们的考虑,还是比较全面的:黑人,女性,如果再加上“LGBT”,那就更符合政治正确的标准了。
想来也是,美国的历史相对比较短,所以从未诞生过一位女总统。好不容易出了一位同样政治正确的希拉里,还被老特一招秒杀了。
由此,我们对各国钞票上的女性,总算可以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认知了:
1,拉美、中东、东南亚等国家,都出现过里程碑式的女政治家,并且广受民众拥戴。
2,历史悠久的东亚国家,会用纸笔致敬历史上的女性艺术家。
3,中国的纸币,对普通女性的致敬,要多于其他国家。
4,美国纸币上的女性形象,代表了西方民主国家的“政治正确”。值得其他西方国家好好学习一个。
(完)
本期内容知识点,来源于天津金融博物馆
(渭水徐公,昔日的佛系写作导师,今日的博物馆探险家。欢迎你和我一起,走进更大的世界)
微信订阅“渭水徐公”,回复“文博”,见证文创与博物馆之美。
回复“避雷”,躲开我逛博物馆的那些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