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早餐吃的差不多都是包子,再加一杯豆浆,刚刚好能填饱肚子。
不是说我特别爱吃包子,只是三个包子两块钱,一杯豆浆一块,三块钱的早餐,当时认为特别划算。
像这样的早餐,不但省钱,而且还特别省时间。不像吃一碟肠粉,都快早读了,也未必等得到。
或者说,我也不敢跟别人说,自己当时的生活费也只能这样个吃法,再多的话,那可能就要超支了。
当然,经常吃包子、喝豆浆也会腻。等那天心情不好了,又或者睡过头了,早餐也终于可以换个口味。
比如,等早读后,就去学校围栏处,偷偷地买盒肠粉。
学校门外还有卖河粉的,河粉的老板特别会使脑子,为了增加收益,专门用小型的一次性饭盒装河粉。吃一盒小的河粉,那能吃得饱,吃完后,必定出现饿着肚子度过当天的上午的情况。
所以,一堆也是跟我一样晚起床的同学,一听到下课铃声,就马上冲到学校后门栏杆处抢着买肠粉。如果肠粉卖完了,没办法,也只能选河粉。
吃不饱,可以去买个粽子,或者一些糕点类的。总之,只要你不是来得太晚,不会没有早餐吃。
就如同,你跟其他人预想去同一处地方拍照一样,只要你不是来得太晚,你还可以拍得很好看的照片。只不过,你和别人的收获,不太一样而已。
到大学,早餐还是喜欢选择吃包子配豆浆。
大学里的课程,每天的课程安排时间不一样,如果赖床不起,就很难吃到饭堂的包子。
如果我一定要吃包子的话,那就要跑步到后门,摆摊卖早餐的阿姨,一般都会如约在门口等着。但跑出去又太远,像我这样喜欢赖着不起床的人,总不能让我每天跑着出去买个早餐,然后又跑回来上课吧。
特别是夏天,跑一身汗,教室有没有空调。来到教室后,全班同学转身用统一的眼神看着我,手臂里拖着几本书,满头大汉,四指拎着热腾腾的早餐。将我整个人看上去,不像早起的学霸,而又不像晚起的学渣,最后就剩下一脸的尴尬。
大学的晚起是吃不上包子的,一日之内在于晨,早餐这么重要,可不能说落下就落下。
不能吃包子,唯有到饭堂的兰州拉面那里,找大叔点个牛肉面。不管在什么地方,牛肉拉面的配料,最少的就是牛肉。有时候真的怀疑人生,不知道是我没有去过兰州,还是各店里的拉面师傅,为什么牛肉拉面没有牛肉。是不是牛肉都流入汤底和面里去了,然后就缩水了。
一份拉面是吃不饱的,点两碗即浪费钱又显得土豪,早上不能又是饿着肚子上课熬时间吧。
吃一碗拉面,趁着其他人不注意,把面吃完后,我又把汤底也都喝完了。如果在大众广庭之下,在学校饭堂吃兰州喝完全部汤底,未免显得奇怪和惊讶。所以,很多时候,我都是在其他人不经意间,然后完成这一项任务。妙哉!
喝完汤底还是不饱,我打算放弃与梦魔的抵抗,还是吃包子吃得舒服,不会饿肚子。
为了能吃上有包子的早餐,我有一段时间,每天坚持早点起床,早早地跑到饭堂去买我的包子。
早起,不但可以去跑步锻炼身体,而且还能吃上有含有高中时那味道的包子。是的,真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