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我们班里的差生,字认识不几个,每当别人做练习或者写卷子时,他们只能愣神。
我常常劳神思考该如何让他们有所长进,曾试着教他们从读诗识字做起,一首诗我差不多教了他几十遍,依然没能学会,彻底凉了我的心。
后来我又拜托学习好的教他,只见那学习好的孩子发现——要想教会他是极费力又不见效的,大多以失败而告终。
再后来我就试着先教会比他强一点的,学得比他快一点的差生把本课生字先学会,然后让这位差生教给最差的这个孩子。这样比他好一点的差生反倒认为自己比他强,能做他的老师感到很开心,乐意有耐心地教他,而且不嫌弃他学得慢。
最差的这位学生反倒乐意跟比他强一点点的孩子学习,两人有的是时间,谁也不嫌弃谁。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倒是比其他人教的学得快。学会之后两个差不多水平的孩子再互相听写,发现这样的效果很有成效。
同学之间,找差不多水平的人互相帮扶,共同进步,我把这样的帮扶方法称之为梯田式帮扶,这种方法不但有助于被帮助的人,还有助于帮助他人的同学。为什么这样说呢?那个帮助比自己差的学生,因为要急于帮助他人,自己得要尽快学会,在这种前提下加快了他本身学习的速度与兴趣。其次是他有了自豪感,认为我比他强,无形中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另外帮助他人学会不会的知识点,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成就感与愉悦感。因为帮助他人,本身就能获得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