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族企业财富保全和传承"谈财富管理“三生三世”
原创: 罗兴 埃孚欧财富 昨天
作者 | 罗兴 律师
责编 | 有鱼 // 来源 | 埃孚欧财富(foschool)
如何让一个家族企业的财产进行保全和传承呢?事实上它就包括“三生三世”,即富过三代。不同的人,资产演变是不一样的。第一代财富者、第二代守富者、第三代接受财富的人,他们所面临的财富危局和资产配置的理念也是完全不同的。
一、资产剥离
第一代所碰到的最大问题是他们只会忙于创造财富的裸奔而疏于财富传承的管理,所以“无剥离,不传承"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第一代创造财富的人在改革开放初期是没有一个财富管理的合法边界的意识的,因为没有法律意识,所以很多人都给自己留下了"原罪”——企业家的刑事犯罪,比如职务侵占罪、偷税漏税、挪用资金罪、非法经营罪、违法发放贷款罪等等,这都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肓目地追求财富的积累而忽略了底层法律的保护。因此,第一代的财富创造者就要学会如何去剥离自己的财产。
剥离包括了很多层面,比如从固定资产转向价值资产的剥离,从显性资产转向隐性资产的剥离,从应税资产转向免税资产的剥离,从财富投资失败转向财富保全的防火墙的剥离,从第二代的自持资产向代持资产的剥离,从婚姻资产转向抗婚变资产的剥离,从家产、遗产到可传承资产的剥离。也就是所有的剥离都源自于对原有资产的梳理。
但是所有的剥离并不是每位企业家立刻愿意去做的,也不是每位财富管理人员都能立刻学会的,因此所有法律方案设计的背后,金融工具的优势就会凸显出来。
如果不会做良性负债将良性资产变为免税资产,起码可以增加配置免税资产,此时人寿保险尤其终生寿险的优势便得以突显。
如果不会将婚姻资产变成抗婚变资产,起码可以给孩子留下一笔定向抗婚变的资产,此时"人寿保险+投保人变更”的优势便得以突显。
讲到剥离,首先让客户认识到剥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其次让他建立合规合法的意识,最后让他看到在长久的剥离工作进行之前至少可以做一些现有免税资产、免税资产,抗婚变资产、可传承财产的增持。
以婚变资产剥离为例,如果客户经常不好意思写夫妻财产约定,好不容易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写一份赠与协议,又产生一些疑问:这个单方赠与协议是否需要公证?是否需要请律师书写?事实上他听碰到的问题还是法律工具不能落地的问题,此时如果通过年金保险加单方赠与协议,问题便会变得很简单。
具体操作方式便是通过投保人购买年金保险,在保费交完之后,将投保人的身份变更成被保险人,然后在保险公司进行备注这份保单财产所有权人的变更是自己对孩子的一种单方赠与。
这份保单所具备的金融工具上的优势主要凸显在以下两个部分:
1
第一、保险配置,尤其是经过银行或者专业机构配置的保单,都是需要经过录音和录像的,所以它代替了公证处对单方赠与的一个见证功能,也反映投保人的投保状态是意识清醒的、投保意愿是本人真实的意思表示。
2
第二,投保人变更的过程中是可以在保险公司的补充条款当中进行备案和备份的,从而降低了客户自己盲目书写一份其他资产的赠与协议而得不到法律效益的支持。
二、家族文化
家族文化,家族成长到一定阶段,自然会积淀出自己的文化。家族文化能促进家族的团结,形成积极、乐观和向上的生活态度,是大家的精神支柱与依靠。这就意味着家族文化不单单是指一个好的文化气氛,更是精神上的支撑力量。
所有家族文化的设计离不开几个关键词:
1、诚信。也就做信任,诚信的背后就靠安全来承载。
2、安全。安全的本质是远离危险,或者危险到来前能够有应急机制。
3、传承。一个家族一定要有可传承的智慧,才会有文化的传承性。
4、爱与责任。爱表示了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激励和辅导以及对接班人的培养,那么责任就是表示当一个人成为家族企业的主要主管,他有义务也有责任去为家人去为社会去做更多的事,承载更多的公益、造福他人的这样一个事业。
三、家族信托的设计
保险最大的魅力就是给孩子留下一笔定向传承财产,给孩子留下一笔免遗产税的保险金。当然这仅仅只是在财富的部分,但是更重要的部分要通过家族信托来实现,这就是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家族精神的传承。
因为家族信托当中的受益人领取财富的方式是根据信托设立人的委托意愿来进行。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一个信托的委托人,他在设立信托的初衷就可以做到这笔钱是用于专款专用的。
比如说孩子的教育基金、创业基金、守业基金、添置第三代的个人口基金、慈善信托基金等。这些基金通过不同的标签,被分类标注之后就能够通过解码的方式展现家族文化当中的核心价值。所以,信托意愿的布局直接决定孩子能不能够承载家族的一个文化气息,这是家族信托的魅力所在。
比尔·盖茨设立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信托基金会,并陆续将其与妻子名下的资产转入该信托基金;默多克 通过GCM公司运作自己的家族信托。洛克菲勒家族、肯尼迪家族、班克罗夫特家族等全球资产大亨都通过信托的方式来管理家族财产,以此来保障子孙的收益及对资产的集中管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