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晚上下班在等地铁时,看到两个地铁工作人员隔着两条地铁轨道隔空聊天,几乎是用喊的,但是聊着聊着,一趟地铁进站了,这下没准儿正好打断他们聊在劲头上的话题,那可就真够扫兴的了。可是这时的我确实羡慕他们的。
我相信很多人也和我有着同样的感觉,尤其是工作后仍然单身的人,可能大家从下班的那刻起就进入了自我交流状态,地铁上的人那么多,每个人都在低着头,或是和手机那端的人聊天,或是在看新闻,每个人都不一样,可是每个人又那么一样,你能从这群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熟悉又陌生。但其实大家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尽管在千家万户五彩缤纷的灯光里没有一盏是为你而留,但是你仍然能以欣赏者的姿态来对此一笑而过;即使你回到家中扔孤身一身,你也依然能沉浸在这一人、一屋、一本书的恬静生活中。或许这就是生活,或许这才是生活。
从我们呱呱坠地起便一直有着大人的陪伴,那种似乎理所应当的陪伴。不知道大家第一次感受到孤独是什么时候。我呢,是在准备研究生复试的时候,由于同宿舍的人都在实习,于是我被迫有了第一次记忆犹新的孤独感。起初对这种异样的感觉很是抵触,甚至对会存在这种现象都表示很诧异,但经过这几年来不断的"训练",不知是不是量变产生了质变,这样的情况发生的越多,就越能慢慢的感受到其颇多好处了,现在早已能够泰然若之的去处理这种情况,如若说"处理"二字,倒显的很被动,莫如说是期待了。
看过刘同的一本书《你的孤独,虽败犹荣》。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就被深深的吸引了,于是迅速便买了。我发现越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就越会经历更多的孤独,可是这种曾经的孤独也会越来越变得不像孤独,不知道是它调整了方式适应了我们,还是我们调整了心态适应了它,也有可能是双方都在为一种相处的和谐做着无形中的努力。慢慢的,我们适应了这样的生活,也越来越享受只有一个人时才能做的事儿,才能享受到的宁静,甚至有时听到人群中的吵闹声就会愈发的渴望独处的时光。
有时能看到有些老人在没有老伴儿、子女又不在身边的情况下,一个人的生活。在我们看来,那孤独的背影,那日复一日的每一天,似乎是很煎熬的,可是当你站在他的角度去感受这种年月的时候,似乎这一点儿孤独的感觉都不足以在他整个生命漫长的岁月里留下一点儿痕迹,他这一生已经有太多可以回味的事儿和人了,那么多的酸甜苦辣撑起了整个跌宕起伏的人生。
三年前看过作家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整本书都是关于在丈夫和女儿相继离世之后对他们的思念,被先生描绘出的有关丈夫和女儿的梦境,我相信肯定有一些是来自她真实的梦里,就这样即使在现实的世界不能再相见,但是在梦里依然能够一家团圆。我相信先生那时是孤独的,正如相信我们是孤独的一样,但是我们慢慢的适应了这种特殊的感觉,其实所谓适应,其实就是不得已而为之,说白了,我们又能怎么样呢,孤独只不过是我们这一生的必修课罢了,我们生来就是一个人,没有谁会一直陪伴我们左右,我们要做的只是适应,再适应。当你人至暮年,再忆当时,这些也早已如流水一般在你内心泛不起任何波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