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智商特别高的人即不是特别聪明的人。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镇里数学比赛选拔,数学老师选择了两个男生与我,三个人,在其中三个人里面再选择两个。
记得数学老师给我们三个讲数学比赛的那种题,现在想来就是奥数题。鸡兔同笼、速度题、水池的放水等,我发现其中一个男生总是能很快写出答题思路,我却发应很慢,甚至赶不上老师讲题的速度。这个发现让我感到很沮丧,后来我借口身体不舒服没有参加后面的选拔培训。
多年以后,那个小学特别聪明的男生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外出打工。多年以后联系我,说要借我的高中毕业证书参加一个什么证书的考试。
记忆中那个男生的确很聪明,小学数学成绩很好,上了初中,开始数学成绩还不错,随着科目的增加,以及对于学习的热情不够,初三的时候,那个男生的成绩不怎么样了,已经不在老师关注的范围之内了。
看到津巴多的关于智商的分析:拥有高智商并不能保证拥有强烈的动机,非凡的创造力以及生活的成功。它所能保证的不过是智力发展的潜力。我深以为然。
回忆初中与高中时代,好几个女同学比我聪明,但两个初中毕业,一个初三复读半途退出,一个复读考上高中却不愿读了。一个与我一样考取了普通的镇高中,但高二的时候,那个女生放弃了自己,觉得再努力也考不上大学,因为这个高中五年没有考取过一个大学生。但实际上,高三毕业,我们班考取了两个本科,五个专科。复读的我考取了本科,十几个同学考取了专科。
多年以后那个女同学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一个同学聚会,偶尔的消息也是她被家暴,面临离婚等等不好的消息。
现在想来一个人除了拥有一定的智商外,拥有坚韧的毅力与努力多么重要。
在我的脑海里,女儿是个比较聪明的孩子,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当听到老师对女儿的评价:娇里娇气,遇到点困难就退缩,还是有点意外!
我对于女儿的要求是严厉的,为了培养女儿的坚持毅力,我带女儿去徒步,去野外生存,学了心理学以后发现,方式方法错了,导致南辕北辙。
小时候女儿去上舞蹈课、跆拳道课,我没有任何共情与同理心,女儿说跳舞压腿腿疼,练跆拳道说累了,我说这有多疼多累,分明就是娇气。
女儿的情绪就是这样一点点被打击压抑,后来小学练排球,女儿报名了打排球,而不去学校的朗诵课外班,一问说太累了。其实女儿的体质与臂力根本不适合打排球,就是陪练。就是为了享受陪练的快乐,女儿也不愿意在朗诵班继续提高她的朗诵水平。老师们都说女儿的声音特别好听,特别适合练朗诵主持,就是这样女儿不愿意在朗诵方面一日复一日的坚持。
现在听到老师的评语,我又联想到女儿小时候很多事情,现在能做的就是接纳与理解:
背单词真的很枯燥,很难!
咱们不出国了,不考托福吧!
不行咱们继续读普通高中,考个青岛大学也挺好的……
女儿一听不乐意了:背单词是难,那就要死劲背,总能背会!
女儿爱穿短裤短裙,在初秋凉快的天气里,
“今天天气真热呀,你穿短裤凉快吧!”
“我觉得有点冷了!”女儿摸着光溜溜的腿。
当心理被温暖的爱意包裹,没有动机的心也会升腾起一点不服输的热气!
当好的基因赋予你聪明与美貌,能不能打一手好牌,还有综合的因素,爸爸妈妈坚定而温和的接纳与认同,温暖平和的爱是根基!
津巴多的学习启发了我更深入的觉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