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为原拍】
曾经三次去过陈家桅杆,前两次得以参观,第三次按照旅游路牌却没能找到,据说是城市扩建搬迁了地方,又有人说还在某个地方,也不得而知了。
陈家桅杆原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寿安乡天鹅村,系清代咸丰年间翰林陈宗典及其子武举陈登俊年营建,陈家桅杆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经八年竣工,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园林于一体的综合性庭院式建筑群。整个建筑占地7282平方米,建筑面积2736平方米。大小12院,组合精巧紧凑,布局大方合理,具有清代特色,院内建筑为穿逗木结构,门前原竖立双斗桅杆,故俗称为“陈家桅杆”。
陈家桅杆可称川西民居的“大观园”了。即便后世,凭栏眺望,仍可想见当年起宅兴园主人家的殷实豪迈、挥金如土。陈家桅杆占地约十亩,四周溪水环绕,门前竖立双斗桅杆,巍然屹立,气势雄伟。院前照壁横陈,八字粉墙分列两旁,墙上镌有浮雕石刻,镂空的福寿二字和蝙蝠图案工艺精湛,黑漆卷拱重檐大龙门,檐上花鸟彩绘,光彩夺目。
院内建筑分为三组,第一组是正中三重住宅,分为前厅、二厅、正宅三重大院。屋顶飞檐翘角,半拱五色彩绘,四厅山水壁画,绿窗红柱,是主人生活起居之所。第二组是西侧小花厅,前有“翠柏山房”,布置典雅。四壁有名人书画、石刻,书房三间内置凤雕书案,楠木书橱陈设有序,是主人读书、授业之所。后有忠孝祠,内有石拱桥,桥上人物浮雕,桥下鱼池照影。祠内正面石壁上有主人画像和石刻宗谱,设供桌香案,是祀祖之所。
第三组是东侧大花厅,其庞大和精美为整个建筑之最。院内正面有照壁,两端石砌牌坊大门,中有戏台,四周有走马转阁楼,雕梁画栋,曲折回环,登楼远眺,景色尽收眼底。院西筑有亭阁水榭、鱼池石山,疏密有致,浑然一体,竹树掩映,清出绝尘。特别是池中石山,高仅七尺,阔不足一丈,山上竟配置青城山全景,楼台亭阁、宫观殿廊,应有尽有……
后世规模依稀如旧,但六朝楼台烟雨中,解放后历经乡政府、学校、养老院入驻,陈家的宦族梦早已幻灭。多年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恢复文化文物风貌,陈家桅杆亦榜上有名,1985年7月即列入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为什么叫陈家桅杆?这个问题问一百个人,九十九个人说不出所以然。《温江年鉴》也没有明确的说法,有道:“门前原竖立有双斗桅杆,故人称为陈家桅杆。”新出版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涉及仅数语:“成都温江区寿安乡清代陈家桅杆是川西平原仅存的集住宅、宗祠、园林于一体的复合式传统大型宅院,占地10余亩,建筑面积2736平方米,大小庭院12个。”
桅杆原系江河船行航标与帆杆,在并非水乡的川西民居前庭,罕有设造。川西民居常见多照壁,多天井,多牌坊,多木芙蓉。陈家桅杆为什么在“门前原竖有双斗桅杆”,乡民因此呼陈家宅第为“陈家桅杆”,这是一个有趣的事情。天高皇帝远的乡下蜀民见识也仅只停留在捕鱼行船的“桅杆”上。有人推测,陈家在北门高竖所谓“双斗桅杆”,并非桅杆也,乃是京城皇殿广场常见的华表(形同双斗桅杆)。陈氏父子不知何原因自京卸官携金返蜀,匿乡造宅隐居,仍不忘京华,不忘圣恩,筑双华表于北大门前,朝夕相对,正是效忠之意。父子身份不俗,由此可见一斑。而乡民呼为桅杆,主人并不纠正,匿笑不语,让其以讹传讹,又可见腹机之深密。
修林茂竹鸡犬之鸣中,这座豪华的川西乡间民居,赫然有洗不去的帝京天威的烙印与痕迹。从它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上可看出,它开时代风气,领时代潮流,倘若不是见过大世面者,断不可能在19世纪初叶即在蜀地边隅造出如此“洋房”,令人恍然有入清代最“洋盘”的“津门”之感。
然而这是去京三千里的青城脚畔,陈家桅杆建筑艺术风格摆在那儿,一一都可待验证。
宅院主人的题壁诗。唐代热爱成都的诗人刘禹锡有名作《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倘徉在这座清代宅园中,主人的书屋“翠柏山房”有一首较为完整的诗作,原镌刻石壁间,显系主人得意言志之作,其谓: 春花开得早,夏蝉枝头噪。黄叶飘飘秋来了,白雪纷飞冬又到。叹人生容易老,倒不如早清闲,乐逍遥,虽不能成仙了,倒亦不至泥俗滔滔。 下署同治八年了一居士。于此我们知道陈家桅杆那位隐归乡间的京宦父或子,原号称了一居士。“了一”,寓意一了百了,他究系什么事,才如此了一至此呢?这首诗酷近白话诗,清新明白,了一居士应是一位从富贵热闹场出来的性情中人。他的作品镌刻墙上,保存下来,不一定是他自己所为,但经历的年岁不少,传人拱壁存留,未加毁坏,看来一定是十分珍重他的一番心愿。
为了逃避俗流,隐居乡间,以求一了百了,主人家的归田吟咏心情,从这首诗中反映得十分透彻。但与曹雪芹以及身边亲友当年的清贫苦吟还是不同,住着豪华的大宅子,呼奴唤婢,吟诗作画,这样的隐居生活,正是二千多年来中国封建士大夫文人的理想生活与最佳结局。但更多的人并不能如愿以偿,他们或者在政治斗争中败北,远充边塞,暴死无踪。或者家被抄检,流落为贫民,温饱堪忧,贲志而殁。倘为一介村夫,自食其力,小康生活,像陶渊明那样,要算万幸的了。陈家桅杆的主人身世不凡,可以富贵还乡,宅甲一方,百年后,真令人怀疑他的身份,当然,如果他真是智慧胜出,且为人善良,像古贤人那样,则还是有一些令人羡慕他的侥幸。
陈家桅杆最后一个主人的结局。“陈家桅杆”历史传奇的见证人、73岁的费光明老人的讲述:从清代开始,历经几代人的繁衍后,陈家最终没能按照老祖宗陈宗典的意愿继续兴盛下去。到上世纪初,由于人口越来越多,一个布局精巧典雅的大宅院不得不分给众后人居住。连第一代主人陈宗典视为骄傲的后照壁前,也盖起了房子住人……他讲述出鲜为人知的故事。
1910年前后陈家桅杆的第七代孙,年仅30岁的陈利石眼看时局动荡不安,颇有“中兴”雄心的他将自己的几十亩田地悉数出售,买得吴家场(今寿安乡)民团大队长的官衔,确立了自己在吴家场“土皇帝”的地位。
陈家桅杆未解之谜。陈家桅杆记载陈氏家族上百年的变迁史,也浓缩了川西坝子的百年沧桑。据史料记载,陈宗典原籍重庆璧山,是什么原因使他违背叶落归根的惯例而从京城直接来到了温江定居?
是哪一个能工巧匠将川西民情与居住文化相结合,设计出这样精美的院落?陈家桅杆所用巨大木材是从哪里运来的?陈家桅杆前照壁上,残缺的一组8个雕刻精细的人物源于何处?一说是八仙过海,但当地文史研究人员否认了这种说法,由于雕像已经残缺,他们也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解释。
据说在过去的百年历史中,陈家桅杆附近曾经数次挖掘出深埋地下的银锭,上面都镌刻有:“此银只能用于修建房屋”的字样,为什么留下这样的字样?是谁埋藏的银锭?看来陈家桅杆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秘中之秘。
选址建宅之谜,主人之所以选择远离通衢闹市,甚至难为人寻及处,除了他本系此地土生土长、叶落归根外,隐居与消遁,应是他当时择址建宅的真实情况。编写于2000年的《温江年鉴》这样介绍:“清代咸丰年间,翰林陈宗典及其子武举陈登俊所营建。”别无更多消息。考究这段话,颇见意趣,翰林系在京文官,武举则为武科举人,一对父子,一文一武,我们敢情要问,他们真是一对父子吗?抑或是化了名的一对主子与健仆,他们为什么要远遁出北京,到川西最萧条的乡间荒野筑屋而居?从此于此休养生息,世代不迁移。
谜永远猜不透,猜下去也只能是哑谜。金庸的小说凭野史传闻写乾隆皇帝乃汉姓陈氏所诞。但陈家桅杆去乾隆帝远矣,奠基之时,西太后还不是太后,还叫兰贵人,二十挂零,如花似玉。从陈家桅杆庄园将青城山全景完整浓缩打造于后庭花园,可以看得出来,主人选址有“为爱青城地”(杜甫诗)的重要缘故。但既如此,为什么不迳选青城山居住,像今天的人购买青城别墅那样,直接投身青山怀抱,他却抛却便宜,相去青城山不下十公里,只可远眺,不可近玩,他又是什么样的心思呢?
陈家桅杆景区变“影区”。多少年前,陈家桅杆因其典雅的造型、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等优势受到众多古装影视剧组的青睐。2010年 9月上旬,由四川电视台、慈文传媒有限公司、上海辛迪加影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年度苦情大戏《菩提树下》在陈家桅杆开拍。说起选择陈家桅杆作为拍摄场地的原因,该剧现场制片人称,陈家桅杆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保存也很完好,很符合该剧剧情的需要。他们在四川选了很多地方,终于决定“落景”于此。
从古迹作为影视剧拍摄场地的转变,当地还经过了一些波折。因为担心原景被破坏,相关部门负责人曾犹豫了许久。但后来,他们还是选择了支持拍摄。“我们希望通过电视剧的宣传,陈家桅杆能为更多人熟知”,当地文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天拍摄我们都会有专职人员到场,监督剧组的拍摄是否会对景点造成损害。”就这样,每天一开拍,负责人就来到剧场监督,直到拍摄完成收工,他们方才下班。
景区演变成影视基地,已逐渐成为了一种风气。宁夏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因其古朴荒凉而别具一格;位于浙中的横店影视城,因其完善、综合的配套而被誉为“中国好莱坞”。作为“新人”的陈家桅杆,虽然目前略显单薄,但依据大型影视基地的创建史,以及温江北部国际乡村度假产业的加快推进,陈家桅杆前景可期。近年来,已经先后有电视剧《家春秋》剧组将陈家桅杆作为剧中高家大院的外景地;另外,川剧电视剧《王熙凤》也曾在陈家桅杆拍摄。
[资料来源于“百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