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与人相处难免会有所摩擦,而这些摩擦使我们动其心,而动其心导致的结果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因为摩擦而与他人发生冲突,其二则是将摩擦暗自记在心中,等待它持续发酵,先伤己,再到一定程度而去伤害别人。理性地去考虑与权衡,这两种结果对自己都没有任何益处。今天呢,我想和大家讨论的就是第三种情况,那就是自省。

论语中很早就讲过“吾日三省吾身”,在与人相处之中,当你动其心,或陷入某种情绪不可自拔的时候其实恰恰反向证明了你的内心还不够强大,还不够成熟。情绪是你自己的,出问题的根源一定在于自身上的不足,而非别人言语或其他。想要成长,第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第二则是要提升自己的心性,不因外界的引导或其他而动其心,简单来讲还是要修炼强大的内心。学会拿得起放得下,做对的事情,无愧于心,也不要把事情存于心。当然,这是很难的事情,动其心很正常,这个时候一定要学会自省,外界有其运行的方式和规律,你无从改变,也无须改变。当你自身没有任何问题的时候,别人说任何话,做任何事,你都不会留于心,当然就更谈不上动其心。
正如《道德经》中讲的有无相生,还如佛家所讲的空和有。佛家训诫“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个人理解为,如果你已皆空,又怎么会生出有呢?相反,如果你本来就有,不做任何改变,你又怎么能做到空呢?(可能理解的不够正确,如果有缘人看到有自己想法按自己的理解就好,只是对个人见解的一点儿小记录,如果引起反感,提前说声抱歉啊,感谢阅读。)
无论如何,自省真的很重要,愿自己对人可以多去体谅、少去责备,多去反思、少去怨怼;做事坦坦荡荡,无愧于心。最后用丰子恺的《不宠无惊过一生》中的一段诗作结束语“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