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楚占占
任何时候,说话要说到点子上,都是表达能力里面最基本的一项能力。但是,很多人在与别人聊天的时候,说着说着就不知不觉跑题了,很容易说一些似是而非的内容,别人听完后只能一脸迷惑:你说的跟这个主题有什么关系吗?
有这种说话习惯的人,他们讲话总是喜欢添枝加叶,看似说得很全面,方方面面都考虑到,其实很多内容跟主题压根没有什么关系。听众听完之后,自然就很难从这些话语中抓住重点,给予恰当的回应了。也就是说,一个表达能力强的人,不仅要懂得抓住别人说话的重点,给予相应的回应,而且自己说话也要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让别人理解到你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只有这样,大家的交流才能够形成有来有往的良性互动态势。当然,在此之前,不管你是否意识到自己说话有没有这个问题,你最好先弄清楚说话离题的原因,以此训练自己表达的准确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84285/ed9af79e596d1143.jpeg)
什么叫做“说话说到点子上”?
这个“点”,指的就是位置;而这个“位置”,指的就是跟主题相关的一些重要内容。例如别人问你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想结婚?那么你回答说“现在的人很难找到喜欢的人”或者“觉得一个人生活挺好的”等这些原因,都无法真正回答到这个问题。因为这些答案并“不具备代表性”,某程度上是属于一种“表面原因”。
但如果你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在这些表面原因的背后,会隐藏着一个深层原因,只要你能够把这个深层原因找出来,你就能够真正回答到这个问题,也就是你的话说到点子上了。所以你会知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想结婚,并不是因为大家很难找到喜欢的人,或者觉得一个人生活得很好,尽管这些理由都有道理,但真正的原因,而是因为“现在做选择的成本越来越高”。
这个“成本”,包括你的生活成本,择偶成本,结婚成本,时间成本,甚至是其他成本的总和等等。当我们想要找到一个喜欢的人去结婚时,这个抉择,就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这些成本。
例如你工作很忙,你想找到一个对象谈恋爱,那么你就需要牺牲一些工作上的成本,时间上的成本,金钱上的成本以及彼此磨合的成本等。万一你跟找到的对象相处不来,一切重头来过,那么这些所有成本的付出,都要重新计算过。
即便你很幸运,找到一个相爱的人,但有一些固定的成本肯定要付出的。当然,找到一个喜欢的人,你会愿意去付出这些成本,不会计较得失。
问题是,在你还没有找到这个相亲相爱的人之前,你会不会主动花费这些成本,去追求虚无缥缈的爱情呢?除非你“财雄势大”,否则大多数人基于“损失厌恶”这种心理,都会倾向于选择不冒险。毕竟我以前追求你,请你喝汽水,最后你不喜欢我,OK,我只不过花费一瓶汽水的钱,还有一些用来打游戏的时间而已。
但现在追求你,带你吃五星级酒店的饭菜,送你几万元的包包,减少工作赚钱的时间,颠覆自己的习惯去迁就你逗你开心,到头来你跟我说“你是好人,我不适合你”?金钱、时间、感情、青春这些成本,统统都付诸东流。我不自闭个三五年,都没有勇气再去喜欢第二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这些成本也就越看重。所以,这就是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宁愿自己一个人生活,都不想结婚的原因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84285/ed0936a78784528b.jpeg)
虽然对于某些问题,尽管你好像感觉到是什么原因,但你总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那就说明,你对于问题的核心部分,还没有做到确切的把握。只要你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深挖问题背后的原因,相信你就能够把这些抽象的感觉,转化为具体的逻辑梳理。思绪过于复杂、混乱。
当一个人思绪比较混乱时,是很难找到一个表达的主线和中心点的。因为你不知道自己讲话到底是为了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这时,你就很容易东说一下,西讲一下,讲话内容杂乱无章。如果讲话涉及的内容太多,毫无主线,从一个问题引申到另一个问题,从这个人联想起另一个问题,来来回回地转换,哪个都没说清楚,这样就很难说到点子上了。
没有主线的讲话,对于听众来说是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也不知道怎么进行讨论。当你说话无法说到点子上时,多多少少都有这些因素在后面“搞鬼”。如果你在说话的时候,有意识地针对这三点进行调整,那么就算说的话缺乏闪光点,也会让人一听就懂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84285/bb86d4e7dd921697.jpeg)
不管在什么场合说话,我们都要尽量要求自己把话说到点子上,不能偏离主题,也不能流于表面。尽管看似很简单,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这需要你在开口之前,就需要先做一些“思维”上的运动。怎么做呢?
选择与主题相关,又符合当下语言环境的表达;任何需要你进行表达的时刻,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你都需要在即兴发言的时候,把握好发言的主题,让自己接下来的一言一句都围绕着这个主题构建。
好比说你的朋友结婚,邀请你上台讲两句,这个情况好像没有特定的主题,但其实你可以让自己“打造”一个出来,让自己的讲话有一个主线或者中心点。
没见过世面”这种话,即便是开玩笑,即便是在私底下,都很容易让听的人感到尴尬,更何况是在公众场合。而何炅就根据当下的处境和现场情况,随机应变地更改提词器的内容,构建出一个更为合理和恰当的主题,从而让话说到点子上,避免尴尬氛围。
这种临场应变的能力,既得益于何炅多年的主持经验,也是他根据现场环境,主动进行有意识调整的思维运动的结果。
所以,当你需要进行表达或者发言时,一定要培养这种对自己说话有“自我察觉”的思维意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84285/f953751193de7165.jpg)
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本质的、间接的反映。而语言又是思维的载体,所以我们能够说出什么样的话,是跟我们的思维有直接的关系。
很多人说话之所以无法说到点子上,就是因为思维不够慎密,思考不够周全,或者思绪太混乱而造成的结果。
面对一个问题或者谈话的主题,如果你能够启动自己的思维,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它们,那么你得出来的谈话内容就会更有深度,也能够更容易做到让话说到点子上了。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时刻注意到问题出现的各种因素。因为一个问题的发生,会有很多原因造成。同样,一个原因,也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
我们思考的时候,尽量通过合理的逻辑分析,运用发散思维、聚敛思维或者逆向思维等思维形式去进行推理,构建出自己的看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84285/5846d25f41accd58.jpeg)
我们思考的结果,会影响到我们说出来的话。
所以在你叙述一件复杂的事情,或者讲述某个观点时,你最好先在大脑中“过滤一遍自己的看法”,看看自己思考的落脚点是在哪里,这些看法是建立在什么前提之上,而这些前提又是不是正确的。
让没能力的人做事,只会白费心机,
所以,让他做这件事,也只会白费心机。
问题是,这两个前提,你确定都是完全可靠吗?这个“没能力”,指的是哪些事情的没能力?而“小强这样的能力”,到底是哪种能力?又是不是真的做什么都不行呢?
如果这些前提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那么我们的表达就不够慎密了,说出来的话就很难回应到点上。
换言之,先思考,后表达;层次分明,条理表达。这样一来,你说话的逻辑性就会大大提高,也很容易把话说到点子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84285/03eaf060a218548e.jpeg)
说话是一种“外向”的表达,只要有话可说,我们说多久都可以。
但问题是,一旦我们的思维跟不上我们的嘴巴,我们很容易说着说着就跑题,收不住了。这时,我们就需要练习把话“收回来”的能力,也就是懂得及时对表达进行“刹车”。
在讲述的时候,你最好要有一个清晰的思维,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或者什么地方把话题拓展出去,插叙一些其他事情,什么时候应该把话题拉回到主题上,完成一个完整的表达。
当我们处于紧张、焦虑、害怕的情绪中时,我们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就很容易变得语无伦次,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所以,尽量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保持镇定自若的姿态,让自己的说话构建出思维流畅、语言流利的条件。
这样,你才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去掌控自己的谈话,避免自己说话跑题或者说不到点子上。否则,你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对付自己的不良情绪,你怎么还能够把话说得自然、条理呢?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我们说话会有很大帮助的。
当你能够做到这一点,再结合上面的方法去表达,相信任何场合,你都能够把话说到点子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