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生活成长励志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作者: 生为二月二十二 | 来源:发表于2018-05-22 11:13 被阅读0次

今天上了一节形势与政策课,感觉收获颇多。

临近结尾的时候,老师讲了一个故事。

一位考研的师姐数学考了130多分,应该是去年吧,那年的数学考试十分简单,怎么就十分简单了呢,因为剩下的140分都超难。她要考中山大学,她的分数也位居榜首,国家考研英语分数线是50,她考了51,而中山大学英语分数线是60,结果就是落榜。

听到这的时候,我觉得非常的可惜,但万幸还有调剂这一说,这么高的分调剂到别的名校也肯定可以吧。可是,当她报上自己的简历的时候,她的本科大学是普通本科院校,不是所谓的985,211,调剂失败。

听到这的时候,气愤涌上心口,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带有酸意的无奈。其实我猜可能不止是普通院校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做的科研类实践类项目比较少,但不能否定的是,调剂失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简历上的本科院校并不出名。

于是她决定三战,我当时以为我听错了,结果老师重复了两遍三战,我才知道我没有听错。我心里更难受了。

有人说985,211大学取消了,有人说没有取消,只是纳入了双一流,我不知道谁对谁错,但我知道,就算取消了,在短时间内,大家还是认为原有的985,211高校好,培育出来的学生质量也高,没错,我也这么认为。师资力量雄厚,硬件设备齐全,动不动就有国内或国际知名的教授或社会人士前去讲座,那里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讲座去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他们一年的科研经费可能比其他普通院校好几年甚至好几十年的经费还要多,他们可以看到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听老师讲,白岩松先生曾去内蒙一所高校讲座,那里的孩子很积极,讲座的地方挤得满满当当。为什么?因为这种机会真的太少了。白岩松先生也讲过他看到的北大一个星期的活动就够内蒙古那所学校用十年。教育机会是平等了,那教育资源呢?

也许有人说,那些考进普通院校的人就是因为自身能力不够,那些少数能力强的进去好学校的人更应该享受更好的资源。这句话也没毛病。可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发展并不能只靠少数人,所有的青年人都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一份子。拿师范院校来说,不止是大城市里的师范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小城市里的也是啊。不同的是,有的学生走向国际,有的学生深入基层 。走向国际固然骄傲,但深入基层也同样为社会注入新鲜血液。有多少人因为硬件的不足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甚至发现不了自己的才华?他们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

我也是一个即将准备考研的人,因为更好的学校会提供更多的资源,我想成长,我想让我的羽翼更加丰厚。可我肯定避免不了某些不公与歧视,这很正常,我是有怨言,我也希望慢慢的教学资源的分配会越来越公平,我也希望找工作时社会会肯定普通高校出来的学生的质量,但我同样知道,改变不是简单的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不能也没有资格一直抱怨。

我现在所相信的就是:

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写完心里舒服多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rh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