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渤海湾那个大院儿

渤海湾那个大院儿

作者: 乐健君 | 来源:发表于2023-07-13 14:46 被阅读0次

一个人,能不能当官,当多大的官,跟本人一毛钱关系没有。

一个人的财运,跟本人有没有关系,好像有,又好像没有。

谁知道呢?

千万别相信用“上学的时候,如何如何用功;工作起来,多么多么努力……”这类早就变了质的老鸡汤,去做禁不住任何推敲的铺垫,来周全你对“学而优则仕”的误解。

用“祖坟冒青烟“,去解释托了八辈儿祖宗的福,白捡了一什么官儿当当,倒还说得通。

你有幸得到过这些人的帮助,你从内心深处,应该感谢的不是他本人。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个人的八辈儿祖宗。

至于,嘴巴上,包括以任何夸张的表情,去表达谢意,都不过分。

礼多人不怪嘛。

从渤海湾那个装着“亚洲长廊”的大院子里走出来的人,好像当多大官的都有。

毕业三十年之后的那次同学聚会,大家除了脸上多了些皱纹之外,再就很难从表面上找到太大的变化了。

不过,与社会角色伴演相关的身份特征,的确有了明显的变化。

已经坐到了“真身”不方便出席那个级别的官,还是找到了日理万机,压力山大等等等等冠冕堂皇的理由。

一个视频通话,就把学院的老领导,和在一个锅里,搅了好多年马勺的同学们给打发了。

嘴皮子上挂着“对钱无感”,但心里总是不想失去任何一个赚钱机会的同学,还是遵从了自己内心的选择。时间就是金钱,在商人眼里,没有比钱更重要的事儿了。

当然,不能错怪任何一个真正身不由已的人。“放屁赶当当”,来得既“寸”又“巧”,缠得人“脱不开,走不掉”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可自己作不了自己的主的时候,拍拍屁股就走,好像也有些不妥。

据说,还有几个同学,对自己要求,多少有点儿过于苛刻。

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期待过高。从在学校时,大家都是肩膀头儿一般高的不分彼此,到走入社会之后,经历了三十年的历练。人与人之间,已然见出了高低错落。

一时间还接受不了这种来自“面对面”的打击,而选择了回避。

当然,正常一点的人,好像还是三十年前,在渤海边儿,那个陆军学院的大院儿里,鼻子哼哼着“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脸上挂着各种各样的灿烂,脚步震得水泥路面“咚咚”作响的大多数。

其实,祖坟冒青烟,是件可望不可及的事。如果再敢往大了想,往很大了想,期待祖坟来个动静大一点的。

如果梦想真的可以成真。那得到恵及的人,也许是几代以后了。这辈子的人,也只能想想而已。

相关文章

  • 红旗大院被遗忘的角落

    如果不是警车开进红旗大院儿,拖走了那个衣衫破烂的哑巴女人,谁也不会想起大院儿东拐角的锅炉房里住着个活人。 不是不知...

  • 大院儿

    我是大院里走出来的孩子,我还在思念她。 说起童年,脑子里浮现的还是那个贴着青黄瓷片的破落大院儿。门前那两棵梧桐依旧...

  • 大院儿

    爸妈都是县城里的公务员,他们把我从农村接回县城,我就一直生活在县委大院儿里。 起初是住在一个很小的平房里的一间,刚...

  • 大院儿

    爸妈都是县城里的公务员,从小我就生活在县委大院儿里。 起初是住在一个很小的平房里的一间,刚被妈妈从乡下接到城里的我...

  • 大院儿

    老屋的大院里原来有一棵梨树,不知道栽了多少年,反正树径差不多有三十公分粗,现在猜想,爸爸应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了。...

  • 《合欢树》读书笔记

    原文片段: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

  • 我在渤海湾等你

    和织梦如云《我在渤海湾想你》 我在渤海湾等你 那个泊着星星的码头 停满等待的诗句 那个堆满故事的贝壳堤 是海洋的心...

  • 顾家大院儿

  • 医院大院儿

    80年代初,我的童年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医院大院儿的。因为爸爸妈妈都要上班(有个专有名词叫双职工),所以我放学都会先到...

  • 徐家大院儿

    今晚徐阿姨聊天,似乎感觉我们之间又近了许多。阿姨是一个很懂事理的人,讲话也有自己的一套思想和方式,很得人心。 不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渤海湾那个大院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sm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