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国道

作者: 云浅浅 | 来源:发表于2021-11-30 19:57 被阅读0次

文|云浅浅

从成都开始,我们的车子正式驶入川藏线。车子还是挺多的,大多是向西行驶,目标是拉萨。

途中,看到“中国最美国道”的字样,我突然想起曾经看过一个航拍的所谓中国最美公路。莫非,这就是那条路?我既意外,又惊喜。

我留意到很多车后面贴着标签,上面写着:318,此生必驾。这都把走318上升到人生梦想的高度了。

这就是那条路,G318国道,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那时,我仅被航空拍下的美景所震撼,绝没有想过有一天,也会亲自踏上这条路,一路慢慢欣赏沿途的风光。

我记得在一个古城,我们一行人租了一辆观光车,沿着古城墙转了一圈,距离并不长,收费五百元。而318川藏线,也就是从成都至拉萨这一段,有2142公里。

我感觉像是在乘坐一辆长路漫漫的观光车。一路经过山川、河流、雪山、草地,长达13.4公里的二郎山隧道,情歌故乡,开满鲜花、土拨鼠频繁出没的毛垭草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空之城”——理塘,拐了72道弯的“怒江72拐”,高达5130米的东达山。

我生于平原,长于平原。川藏线上的一切在我眼中都是那么新奇、独特、美丽。

途经之地那些地方的名字也充满了魔力,康定、理塘、巴塘、左贡、然乌、波密、鲁朗、稻城……

这些地名中,有一些我早就听说,而更多的则是初相识,我总是会特别留意它们。

“你说的下一站是八蜀吗?大蜀山的蜀?”“不是,宿,住宿的宿,八宿。”“不对吧!”“对的,地图上有写。”“在哪?我看看。”就像是认真留意一个人的名字,不仅想知道叫什么,还想知道怎么写。仿佛我路过它,读一读它的发音,用目光阅读过它美丽的风景,从此,就会有什么地方神奇般地变得不同。

除了高原反应袭来时的难受时刻,以及长途坐车难以避免的昏睡时刻,我基本上都会大睁着眼睛,看向车窗外的世界,努力在脑海中储存更多的风景。

当这一场旅行结束,在回忆中想起这一切,进行思想之旅时,抽象的精神世界将会有更多可以依附的载体。否则,我们又该凭着什么去回忆呢。

道路复杂,变化不定。实际花费时间,总要比导航上的参考时间多出一倍。

有时,车子就是在悬崖峭壁上行驶。恐高的人,朝下面望一眼都会害怕。

有一天,朋友张总在开车时说了好几遍,他不敢朝下面看,他感觉头直晕,再看他就开不了车了。

若是躺在舒适的房间里,在视频里看到车辆在这样的环境下行驶,问一下自己是否愿意去走这样的路。肯定是不愿意。可是,这时已经没有选择,只能前行。

有时,一天能开上十个小时,腰坐得都是痛的。我还只是坐车,开车的就更别提了。我们同行的还有石总的一辆车。

有一天,石总说他实在受不了,想停下,他的脚踩油门都踩木了,多一分钟都踩不下去了。在那之前的一天,我们也开了九个多小时,中间堵车堵了三个小时,是的,川藏线上竟然也会堵车,而且还不止一次,可见,实现梦想的人还是有不少的。

对,我想起来了。那时,我们的车子正经过八宿的主干道。他的车走在前面,用对讲机说过受不了的话不久,就靠边停了。但仅调整了一下司机,让石总休息一段路程,连饭都没吃,我们又接着出发了,因为我们当天的目标是波密。

不吃饭不为别的,也不是不饿,而是加上高先生,一共三个“司机同志”商量了一下,觉得吃了饭更容易犯困,后面还有几个小时的路程,还是一鼓作气好。

中午不停下来吃饭,一般就是吃点包装的牛肉或者香肠,一两片面包或者是几片饼干,再喝点温水、纯净水,就可以了。到了住宿地,再好吃好喝一顿。

高海拔带来的不适,让人没胃口品味美味的食物。但为了营养和抵抗力,不用急着赶路的晚餐时间,仍会认真对待吃饭这件事。

如此这般,五天走完川藏线。参考网上攻略,发现我们效率还挺高,人家两天的路程,我们是合并成一天完成的。

艰辛和煎熬已成为过去。

惟有那条曲折蜿蜒的美丽公路,连同沿途旖旎无限的自然风光,一路相伴的白云、蓝天,在心头起伏,连绵不绝,仿佛微风轻吹涟漪一般,一波紧连着一波,一直扩散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2021-07-2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美国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tx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