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①,无莫也②,义之与比③。”
【注释】
①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②莫:疏远、冷淡。无适无莫,指做事不固执,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
③义:适宜、妥当。比:亲近、相近。
【翻译】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而只考虑怎样做才合适恰当,符合义就行了。”
【解读】
孔子教导我们说,君子对于天下人和事,无亲无疏。没有说一定要跟谁亲近,跟谁疏远,没有亲疏,他没有这个分别,他只用义作为标准。“义之与比”,这个比就是亲密,融合的意思。换句话说,我所亲的是道义。即“唯义是从”,对一切人不分亲疏,只讲道义。处事待人都以道义为准绳,这才是一个君子。
这个功夫修成熟了,不管在人面前,还是自己独处的时候,心中都能够空无一物,没有烦恼、没有杂念,那你所行肯定是符合道义。“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相随”。静的时候是一念不生,你不要没事还起念头,这叫无事找事。动是有事来了,缘到了,还是不起心不动念,心还是空的。但是所做的事万善相随,都是善,都是符合道义的。要追求这样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夫子讲的仁。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
网友评论